怎麼種青菜

  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var chinensis***,中國東北稱油菜,為一年生草本,蕓薹屬,顏色深綠,莖、葉用蔬菜。那麼青菜怎麼種植,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青菜的型別

  ***1***白菜型別:又分為中國北方小油菜和中國南方油白菜。

  中國北方小油菜,株型矮小,分枝少,莖杆細,基葉不發達,葡伏生長,葉形橢圓, 有明顯的琴裝裂片,且刺毛多,被有一層薄蠟粉。青海的門源青菜屬這型別。

  中國南方油白菜,其外形很象普通小白菜,與北方小青菜比較,株型較大,莖杆較粗壯,葉肉組織疏鬆,基葉發達,葉柄寬,絕大多數不具蠟粉。蘇州藏菜、興化青菜屬這型別。

  白菜型青菜,花瓣中等大小,相互重疊,生育期較短,體細胞染色體數為10。

  ***2***芥菜型別:株型高大,分枝纖細且部位高,基生葉有明顯葉柄,葉面皺縮,具有刺毛和蠟粉。花小,花瓣平滑,不重疊,有辛辣味,體細胞染色體數為18。細葉青菜和大葉青菜均屬於這個型別。

  ***3***甘藍型別***歐洲型別***:植株大小中等,葉較厚且有蠟粉,葉緣缺刻深,半抱莖著生,莖上部的葉無柄,花較大,花瓣重疊,種子較大,不具辛辣味。體細胞染色體數為19。勝利青菜、奧羅青菜和歐洲青菜均屬這個型別。

  青菜的種植

  整地理墒

  前作收後,深翻炕垡,施足底肥,每畝施入農家肥1000-1500公斤,複合肥40-60公斤,普鈣40公斤,然後整地理墒。冬春季理成平墒或低墒,墒寬2.5-3米;夏秋季應理成小高墒,墒寬0.8-1米,溝深20-30釐米。青菜冬春畝播種用量0.75-1公斤,夏秋播要1.5-2公斤,可撒播也可點播。

  間苗及定苗

  當有2-3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有4-5片葉時第二次間苗,有5-6片葉時進行定苗。留苗距離秋季20-24釐米,冬季15-18釐米。

  灌水追肥

  拉十字時追第一次肥,畝用5公斤普鈣和5公斤碳銨兌水500公斤提苗;定苗後畝用5公斤尿素和5公斤硫酸鉀兌水500公斤追施,以後隔10-15天再施一次追肥,畝用尿素15-20公斤。追肥要結合灌水,保持土壤溼潤。

  採收

  青菜的採收期根據品種特性,栽培季節及市場需要而定。秋播小青菜30-40天即可採收,充分長大要50-60天,冬春播的則要100天以上,可以間拔採收或一次性採收。

  田園管理

  溫度

  青菜是喜冷涼,抗寒力較強的作物,據試驗,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3—5℃,在20—25℃條件下3天就可以出苗,開花期14—18℃,角果發育期12—15℃,且晝夜溫差大,有利開花和角果發育,增加幹物質和油分的積累。

  水分

  青菜生育期長,營養體大,結果器官數目多,因而需水較多,各生育階段對水分的要求為:發芽出苗期一般土壤水分應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65%左右;蕾苔期開花期為田間持水量的75—85%,角果發育期為田間持水量的70—80%。

  肥料

  據測定,每生產100公斤青菜籽,氮磷鉀三者的比例為1:0.35:0.95,對三要素的需求量相當於禾穀類作物的3倍以上。

  土壤

  青菜是直根系作物,根系較發達,主根入土深,支、細根多,要求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豐富,既保肥保水,又疏鬆通氣的壤質土,在弱酸或中性土壤中,更有利於增加產量,提高菜籽含油率。

  青菜的病蟲害

  1、青菜菌核病:此病主要為害莖杆,亦為害葉片、花和莢果。莖上的病斑初為淡褐色,略凹陷,後變灰白,溼度大時,病部變軟腐爛,表面長出白色絮狀物***病菌的菌絲體***。病莖皮層腐爛,髓部多消失而成空腔,內生有大型黑色的菌核,狀如鼠糞,有時莖表也長有菌核。此病在青菜開花期開始發生,並一直為害至成熟期。引致植株早枯,種子皺癟,減產減收。

  2、青菜霜黴病:此病在青菜的整個生育期都可發生,引致葉片枯死,花序肥腫畸形,此病可為害葉片、莖、花和莢果。其症狀是在被害葉片正面初生淡黃色不明顯的病斑,呈多角形,葉背病部上長出白色的霜狀黴。不能結實或結實不良,菜籽產量和質量下降。

  3、青菜花葉病:青菜花葉病的症狀特點是感病後,在嫩葉上產生明脈症狀,全部或部分葉脈呈淡黃色***對光觀看略透明***,隨後產生花葉症狀***即黃綠與濃綠相間***。少數葉片變畸形,植株矮化,結實少,不實粒增多。發病較重的,全株矮縮畸形。莖上往往產生水漬狀、褐色至黑褐色的枯死條斑。病莢彎曲,重病株往往早期枯死。

  4、青菜缺硼萎縮不實:青菜萎縮不實是甘藍型青菜因缺硼而引致的非侵染性病害,嚴重缺硼時,青菜從苗期至抽苔期均可發病,病株萎縮死亡。中輕度缺硼時,植株在花期出現症狀,莢果不實。其症狀特點是植株根系發育不良,表皮變褐,有的根部腫大;葉片變暗綠色,葉形變小,葉質增厚,甚至凹凸皺縮,後變紫色和藍紫色,葉脈褪綠變黃;生長點和花序頂端過早褪綠髮白,萎縮乾枯;莢果停止發育,結實少或不結實,莢果和莖部表皮也變紫色或藍紫色,或紫藍色的條斑。

  5、菌核病。藥劑種類與用量為:40%菌核淨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1~2次,50%多菌靈粉劑500倍液2~3次,20%甲基立枯磷1000倍液1~2次,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0~1500倍液2~3次。在主莖開花株率95%以上、一次枝梗開花株率達50%左右時,或葉病株率10%以上、莖病株率在1%以下開始噴藥最適宜。噴藥1~2次,間隔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