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公司如何進行風險規避

  公司創業階段處於非常重要的成長期,不要因為資本小、人員小而忽略了這些,忽略了法律風險的存在,為日後公司的發展埋下了隱患。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公司風險規避的相關法律知識。

  ?

  一注意創業形式的選擇

  個人創業可以選擇的法律形式主要有:申請登記從事個體工商戶,設立合夥企業,設立個人獨資企業,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各自承擔的責任形式是不一樣的。

  在個人創業過程中人多投資人都把企業當然的認為是自己的,企業的錢也是自己的。但是在公司制度中這種意識是危險的,公司是獨立的,已經脫離投資人的獨立的“人”。如果使公司和自己的錢分不清的話,需要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還有可能還會涉及挪用資金最等刑事案件。尤其在一人公司中,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所以,公司要建立完善的財務制度,投資人要把企業和個人財產分開,避免法律風險。

  二注重各類協議、章程和公司制度

  比如投資者之間要簽訂合夥協議、投資協議、章程。合夥協議和公司章程都是企業的“憲法”,是投資者之間權利義務分配的依據,主要涉及了利潤分配和權力的行使等。一旦有一方違反相關規定就守約方是可以依據約定追究違約方責任。

  投資人也要簽訂競業及商業保密協議:合作期間和合作結束兩年內不得從事同行業和高相關度的行業。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個人私心的膨脹而導致分裂。競業協議可延伸到企業核心人員和中高管理層,在新員工入職前就實施,先小人後君子。

  其他公司制度:規章制度是用人單位的內部“法律”,貫穿於用人單位的整個用工過程,是企業規範運作和行使用人權的重要方式之一。企業應當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行使好法律賦予的這一權利,規範高管與公司的關係、規範員工與公司的關係、確立會議、考勤、獎懲等制度。成功的企業多制度,其效果是使企業運作平穩、流暢、高效,並可基本上防患於未燃,使企業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得不戰時則也可使企業盡作有準備之戰,勝券在握。

  三注重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

  不少企業對商標、專利、商業祕密等智慧財產權普遍不重視,以致發生技術洩密和侵權事件。為此創業者需要建立智慧財產權整體保護策略、方案設計,建立企業內部商號、域名、商業祕密保護制度,及時進行商標專利申請、及時申請版權註冊,申請著名商標、馳名商標認定,及時進行智慧財產權海關備案、質押登記;發生侵權的時候要及時提出異議、複審行政程式,發生糾紛時注意智慧財產權保護調查取證。綜合運用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兩種途徑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

  四注意合同簽訂事項

  簽訂前對合作物件的主體資格進行審查。

  1、審查合作方的基本情況。先要了解對方是否具備法人或者代理人資格,有沒有簽訂合同的權利。

  2、審查合作方有無相應的從業資格。

  3、調查合作方的商業信譽和履約能力。

  4、查閱國家對該交易有無特別規定,目的在於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否合法有效;涉及特種經營行業的,還需要檢視是否有特殊的經營許可證。

  5、涉及專利、商標、著作權的需要檢視是否為專利、商標、著作權的所有權人。

  五注意用工問題

  如果不重視勞資關係的處理,勞資糾紛會不斷,造成經濟損失和企業聲譽的影響。一旦企業違法可能涉及更多的賠償,比如未繳納社保的還需要補交社保、賠償未簽訂合同的雙倍工資、經濟補償金、經濟賠償金等,企業違法用工還會受到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並且還要注意對勞動者入職審查,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有可能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也要充分發揮培訓協議、保密協議和競業條款的作用,防止勞動者利用從培訓得到的知識和了解到的公司的商業祕密做出不利企業的行為。

  六債權債務管理

  企業自身要建立賬款回收制度以及逾期款催收制度,也要結合對合同的審查和履行的規範來規避風險。對重大的專案和合同要提前進行資信調查,對遇到有逾期情況的客戶要主動了解其經營狀況和資產情況,摸清其資產範圍、性質和權屬,一旦發生訴訟可以直接進行保全,防止損失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