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有哪些工作原理及使用技巧

  家用空調的種類分為很多種,其中常見的包括掛壁式空調、立櫃式空調 、窗式空調和吊頂式空調,空調也有一定的使用技巧。以下是由小編整理的空調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空調的工作原理

  1、製冷原理

  液體汽化製冷是利用液體汽化時的吸熱、冷凝時的放熱效應來實現製冷的。液體汽化形成蒸汽。當液體***製冷工質***處在密閉的容器中時,此容器中除了液體及液體本身所產生的蒸汽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氣體,液體和蒸汽將在某一壓力下達到平衡,此時的氣體稱為飽和蒸汽,壓力稱為飽和壓力,溫度稱為飽和溫度。平衡時液體不再汽化,這時如果將一部分蒸汽從容器中抽走,液體必然要繼續汽化產生一部分蒸汽來維持這一平衡。液體汽化時要吸收熱量,此熱量稱為汽化潛熱。

  汽化潛熱來自被冷卻物件,使被冷卻物件變冷。為了使這一過程連續進行,就必須從容器中不斷地抽走蒸汽,並使其凝結成液體後再回到容器中去。從容器中抽出的蒸汽如直接冷凝成液體,則所需冷卻介質的溫度比液體的蒸發溫度還要低,我們希望蒸汽的冷凝是在常溫下進行,因此需要將蒸汽的壓力提高到常溫下的飽和壓力。

  製冷工質將在低溫、低壓下蒸發,產生冷效應;並在常溫、高壓下冷凝,向周圍環境或冷卻介質放出熱量。蒸汽在常溫、高壓下冷凝後變為高壓液體,還需要將其壓力降低到蒸發壓力後才能進入容器。

  液體汽化製冷迴圈是由工質汽化、蒸汽升壓、高壓蒸汽冷凝、高壓液體降壓四個過程組成。

  2、制熱原理

  壓縮機吸入低壓氣體經過壓縮機壓縮變成高溫高壓氣體,高溫氣體通過換熱器把水溫提高,同時高溫氣體會冷凝變成液體。液體在進入蒸發器進行蒸發,***蒸發器蒸發的同時也要有換熱媒體,根據換熱的媒體不同機器的型號結構也不同,常用的有風冷和地源。***液體經過蒸發器後變成低壓低溫氣體,低溫氣體再次被壓縮機吸入進行壓縮。

  就這樣迴圈下去,空調側迴圈水就變成45-55度左右的熱水了。熱水經過管道送到需要採暖的房間,房間安裝有風機盤管把熱水和空氣進行熱交換實現制熱目的。

  3、系統原理

  水系統工作原理

  水冷中央空調包含四大部件,壓縮機、冷凝器、節流裝置、蒸發器,製冷劑依次在上述四大部件迴圈,壓縮機出來的冷媒***製冷劑***高溫高壓的氣體,流經冷凝器,降溫降壓,冷凝器通過冷卻水系統將熱量帶到冷卻塔排出,冷媒繼續流動經過節流裝置,成低溫低壓液體,流經蒸發器,吸熱,再經壓縮。

  在蒸發器的兩端接有冷凍水迴圈系統,製冷劑在此次吸的熱量將冷凍水溫度降低,使低溫的水流到使用者端,再經過風機盤管進行熱交換,將冷風吹出。

  風系統工作原理

  新風的傳輸方式採用置換式,而非空調氣體的內迴圈原理和新舊氣體混合的不健康做法,戶外的新穎空氣經過負壓方式會自動吸入室內,經過安裝在臥室、室廳或起居室窗戶上的新風口進入室內時,會自動除塵和過濾。同時,再由對應的室內管路與數個功用房間內的排風口相連,構成的迴圈系統將帶走室內廢氣,集中在排風口“撥出”,而排出的廢氣不再做迴圈運用,新舊風形良好的迴圈。

  盤管系統工作原理

  風機盤管空調系統的工作原理,就是藉助風機盤管機組不斷地迴圈室內空氣,使之通過盤管而被冷卻或加熱,以保持房間要求的溫度和一定的相對溼度。

  盤管使用的冷水或熱水,由集中冷源和熱源供應。與此同時,由新風空調機房集中處理後的新風,通過專門的新風管道分別送入各空調房間,以滿足空調房間的衛生要求。

  風機盤管空調系統與集中式系統相比,沒有大風道,只有水管和較小的新風管,具有佈置和安裝方便、佔用建築空間小、單獨調節好等優點,廣泛用於溫、溼度精度要求不高、房間數多、房間較小、需要單獨控制的舒適性空調中。

  空調故障的判斷

  常見故障現象

  製冷系統的髒堵與冰堵;空氣過濾器堵塞;進風口、出風口被障礙物堵塞等。

  電動機的繞組、風扇電動機的繞組、電磁閥線圈、繼電器線圈和觸點等被燒燬。

  風扇卡住、運動部件的軸承卡住等。

  故障判斷方法

  對家用空調器常見故障的判斷基本方法是:看、聽、摸、測、析。

  1、看:仔細觀察空調器各部件的工作情況,重點觀察製冷系統、電氣系統、風系統三部分,判斷它們工作是否正常。

  冷凍機油***,也可用乾淨的軟布、軟紙擦拭管路焊接處與接頭連線處,觀察有無油汙,以判斷是否出現洩漏。

  2、聽:通電開機細聽空調器壓縮機運轉聲音是否正常,有無異常聲音,風扇運轉有無雜音,噪音是否過大等。空調器在執行中,正常情況下振動輕微、噪聲較小,一般在50DB以下。如果振動和噪聲過大,可能原因有:

  泡沫塑料墊等,均可使空調器在運轉時振動加劇、噪聲變大。尤其在剛啟動和停機時表現得最為顯著。

  底盤相碰,風扇的軸心竄動,葉片失去平衡也會發出撞擊聲;如果風扇內有異物,葉片與之相碰也會發生撞擊聲。

  3、摸:用手摸空調器有關部位感受其冷熱、振顫等情況,有助於判斷故障性質與部位。正常情況下,冷凝器的溫度是自上而下逐漸下降,下部的溫度稍高於環境溫度。若整個冷凝器不熱或上部稍有溫熱,或雖較熱但上下相鄰兩根管道溫度有明顯差異,則均屬不正常。蒸發器在正常情況下,將蘸有水的手指放在蒸發器表面,會有冰冷粘住的感覺。乾燥器、出口處毛細管在正常情況下應有溫熱感***比環境溫度稍高,與冷凝器末段管道溫度基本相同***,如感到比環境溫度低或表面有露珠凝結及毛細管各段有溫差等均不正常。距壓縮機200MM處的吸氣管,在正常情況下,其溫度應與環境溫度差不多。

  4、測:為了準確判斷故障的性質與部位,常常要用儀器、儀表檢查測量空調器的效能引數和狀態。如用檢漏儀檢查有無製冷劑洩漏;用萬用表測量電源電壓、各接線端對地電流及運轉電流是否符合要求,由電腦控制的空調器,還應測量各控制點的電位是否正常等。

  5、析:經過上述幾種檢查手段所獲得的結果,大多隻能反映某種區域性狀態。空調器各部分之間是彼此聯絡、互相影響的,一種故障現象可能有多種原因,而一種原因也可能產生多種故障。因此,對區域性因素要進行綜合比較分析,從而全面準確地判定故障的性質與部位。

  空調的基本術語

  單體式即窗機***即將淘汰***送風量小、適用於小房間,價格便宜,噪音較大。

  掛壁機

  採用斜片不等距貫流風扇、噪音小、39~41分貝以內。適合臥室使用。

  櫃機

  採用筒式斜片不等距貫流風扇、並且優化風道、45~49分貝以內。適合客廳使用。

  嵌入式***天花機***即吸頂機,室內機主體藏於天花板裡面。適合中小賣場超市使用。

  中央空調

  由冷熱源系統和空氣調節系統組成。適合大型商業賣場或者企業使用。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空調的選購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