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市場的風險分析

  事實上只要是投資就難免會有風險存在,而股指期貨又有哪些市場風險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股指期貨的市場環境風險分析

  1、市場過度投機的風險。我國證券市場的投機氣氛濃厚,從二級市場的高換手率和對績差的pt、st不加選擇地瘋狂炒作上可見一斑。股指期貨推出的初衷是適應風險治理的需要,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場的過度投機,但在短期內難以改變交易者的投機心理和行為,指數期貨對交易者的吸引力主要來源於其損益的放大效應,一定程度上,指數期貨工具的引進有可能是相當於又引進了一種投機性更強的工具,因此有可能進一步擴大證券市場的投機氣氛。在我國商品期貨市場進展這些年中,其套期保值、價格發現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惡性逼空行為也時有發生,所以要警惕市場過度的投機行為。

  2、市場效率方面的風險。市場效率理論認為:如果市場價格完全反應了所有當前可得的資訊,那麼這個市場就是高效的強勢市場;如果少數人比廣大者擁有更多資訊或更早得到資訊並以此獵取暴利,那麼這個市場就是低效的弱勢市場。

  〔3〕交易轉移的風險。股指期貨因為具有交易成本低、槓桿倍數高的特點,會吸引一部分純粹投機者或偏愛高風險的投資者由證券現貨市場轉向股指期貨市場,甚至產生交易轉移現象。市場的資金供應量是一定的,股指期貨推出的初期,對存量資金的分流可能衝擊股票現貨市場的交易。國外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日本在1998年推出股指期貨後,指數期貨市場的成交額遠遠超過現貨市場,最高時曾達到現貨市場的10倍,而現貨市場的交易則日益清淡。

  〔4〕流動性風險。如果由於期貨合約設計不當,致使交投不活,就會造成有行無市的窘境。撇開其他因素,合約價值的高低,是直接影響指數期貨市場流動性的關鍵因素。一般而言,合約價值越高,流動性就越差。若合約價值過高,超過了市場大部分參與者的投資能力,就會把眾多參與者排除在市場之外;若合約價值過低,又勢必加大保值成本,影響投資者利用股指期貨避險的積極性。因此,合約價值的高低將影響其流動性。

  股指期貨市場交易的風險分析

  〔1〕套期保值者面臨的風險。參與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相當數量是希望利用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以規避風險的投資者。雖然開設股指期貨是為了向廣大投資者提供正常的風險規避渠道和靈活的操作工具,但套期保值交易成功是有前提條件的,即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現貨與股票指數的結構一致,或具有較強的相關關係。在實際操作中再高明的投資者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這點,尤其是中小散戶投資者。如果投資者對期貨市場缺乏足夠的瞭解,套期保值就有可能失敗。

  〔2〕套利者面臨的風險。套利是跨期現兩市的。根據股指期貨的定價原理,其價格是由無風險收益率和股票紅利決定的。一方面,從理論上講,如果套利者欲保值的股票結構與期貨指數存在較強的相關關係,則套利幾乎是無風險的。但獵取這種無風險的收益是有前提的:即套利者對理論期貨價格的估量正確。如果估量錯誤,套利就有風險。由於我國目前利率沒有市場化,公司分紅派息率不確定,並且,股票價格的變動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由股票的內在價值決定的,種種原因使得套利在技術上存在風險。

  〔3〕投機者面臨的風險。

  投機者面臨前面所講的三大風險:“槓桿作用”、“價格漲跌不具確定性”、“交易者自身因素”。簡單地說就是,投機者是處在一個不具確定性的市場中,任何風險在槓桿作用下都將放大了幾十倍,包括自身的一些因素。

  股指期貨的風險提示

  1、股指期貨風險較大,不排除大的機構利用股指期貨操縱市場的行為,不建議資金在5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參與。

  2、股指期貨及期權都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

  3、股指期貨炒作容易爆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