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危害和自救方法

  據統計,全球每年要發生500萬次左右地震,雖然大部分地震因為發生在海洋或地殼深處或是由於震級太小而不被人感覺到,但每年仍有不少地震給震區人民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地球上所有自然災害中給人類社會造成損失最大的一種地質災害。破壞性地震,往往在沒有什麼預兆的情況下突然來臨,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毀整座城市,並且在地震之後,火災、水災、瘟疫等嚴重次生災害更是雪上加霜,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據統計,全球每年要發生500萬次左右地震,雖然大部分地震因為發生在海洋或地殼深處或是由於震級太小而不被人感覺到,但每年仍有不少地震給震區人民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僅上個世紀以來,全世界就有120多萬人死於地震,幾乎每個地方都受到過地震的侵擾。

  中國,由於地處在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之間,因此歷史上也發生過很多破壞性很大的地震。如1556年發生在陝西關中的8級地震造成了死亡83萬餘人的慘劇,這是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20世紀以來,我國境內影響較大的地震主要有三次:一次是1966年3月8日及3月22日發生在河南省邢臺地區的強烈地震,在震中地區幾乎所有的房屋全部倒塌;另一次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7.8級地震,十幾秒內,這座隨著開灤煤礦的開發而興起,有著百萬人口的重工業城市就變成了一片廢墟,在這次震災中,死亡24萬多人,重傷16萬人,輕傷36萬人;還有就是今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的里氏8.0級地震,死亡及失蹤人數超過8萬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

  南陽市地質構造複雜,也是地震活動較為強烈的地區,歷史上曾發生過1946年10月23日南陽6.5級地震,震中烈度達Ⅷ度,死傷人口約1萬人,是我省歷史上發生過的最大地震。自1970年有儀器記錄以來,南陽小震活動不斷,每天都有發生,較為顯著的地震活動有:1973年11月29日,淅川宋灣發生ML5.1級地震,有感範圍波及淅川、內鄉、湖北均縣等地;1976年2月11日至2月28日,內鄉發生的ML4.0級震群活動;1991年10月13日桐柏縣發生的3.1級有感震群;2000年4月29日,內鄉縣馬山口和鎮平縣高丘之間發生ML4.7級地震,這是南陽市自1973年11月淅川宋灣5.1級震群以來最大的地震,共造成1人死亡,28人受傷***其中重傷7人***,經濟損失5600餘萬元。

 

  地震自救方法

  “輕微震感過後,不少市民致電瞭解。讓市民掌握更多地震中的應急求助知識很有必要。”王振亞告訴記者,地震時,一定要掌握好正確的自救方法。

  避震姿勢:1、蹲下或面朝地伏下,捲曲身體,降低重心。2、抓住桌腿等牢固物體。3、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家庭、學校避震方法:1、在家中,就近躲在牢固傢俱下、牆角處和廚房、廁所,千萬不要跳樓。2、在學校,不要恐慌和擁擠,聽從指揮,有序撤離。3、教室內,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3、教室外,就地蹲伏,雙手護頭,避開高大建築、危險物。

  公共場所避震方法:1、保持冷靜,聽從現場工作人員指揮。2、捲入恐慌人流時,雙手抱頭,兩肘朝外,鬆開衣釦,用肩和背承受外力,避免被擠到牆壁、柵欄旁。3、被擊倒時雙手抱後腦勺,雙肘支地,胸部稍離地面。4、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就地蹲趴在排椅旁。5、在行駛車輛內,站時抓牢扶手,以免摔倒碰傷,坐時雙手抱頭,抬膝護腹。6、在商場、展覽館、地鐵等處,避開廣告牌、照明燈、貨架等,就近躲在大柱子和大商品旁。

  戶外避震方法:1、避開危險場所,跑向開闊地。2、避開高大建築物,高聳或懸掛物等。3、躲開易發生山崩、滑坡、泥石流的地帶。掩埋自救方法

  掩埋自救方法:1、搬開身邊可搬動的碎磚瓦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注意搬不動時千萬不要勉強,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2、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時再被埋壓。3、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4、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5、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或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溼衣物捂住口鼻。6、不要亂叫、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最後,在確保自身安全前提下,儘可能的參與救援,為拯救他人的生命獻出屬於自己的力量。

  救人應注意:1、挖掘被埋壓人員時應注意保護支撐物,以防進一步倒塌傷人。2、使傷者先暴露頭部,清除其口鼻內異物,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3、當發現一時無法救出的存活者,應立下標記,以待救援。4、被壓者不能自行爬出時,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進一步受傷;脊椎損傷者,搬運時應用門板或硬擔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