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寫好的基礎介紹

  想要寫出好的作文,學生需要知道寫好作文的基礎,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小學語文作文寫好的方法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作文寫好的基礎

  一、審題。

  只有準確地審清題意,透徹理解題目的意思,解決好“寫什麼”的問題,寫起來才能保證不偏題,不致於“下筆千言,離題萬里”。這裡教給同學們三種審題方法:

  ***1***分析法:先把題目按詞拆開,然後一個詞一個詞琢磨,理解每個詞的意思,弄清它們之間的關係。如《校園新事多》可分解為“校園”、“新”、“事”、“多”四個詞,我們就能寫發生在校園裡的新鮮的事,至少要寫出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

  ***2***比較法:根據所給題目,自已擬幾個相似的題目進行比較,弄清它們的寫作範圍和要求。如寫《我和老師》,可自擬《我的老師》、《我愛您,老師》進行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確定寫作重點。

  ***3*** 設問法:先提出幾個問題,並考慮好其中的重要問題,然後對照題目對假設的問題進行條理清楚,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的回答。如《她變了》,可提問:變之前她是 怎樣的?她變的原因是什麼?她變後是怎樣的?有哪些人說她變了?另外,對於特殊的題目要仔細推敲,弄清真正的意義。如《溫暖》,就不能專寫天氣溫暖,而應 體現互相幫助或得到關懷愛護的感受。

  2、確定中心

  中心就是文章的靈魂。教給大家確定中心的方法;第一、要根據題目要求確定中心。如《記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確題目的重點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寫作時要緊扣這個中心。

  第二、要根據自己平常的生活積累,根據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來確定中心。如寫《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現王小明的好品質,他的優點。

  3、選擇材料

  材料的選擇、詳略,都要為中心服務。常犯的毛病有:

  ***1***中心不突出,要說明的問題很多,頭緒紛繁。

  ***2***詳略不當,重點不突出,主次顛倒。

  ***3***選材平淡,不典型。因此,要注意兩點:第一、 要圍繞作文中心思想選擇材料。第二、要選擇自己最熟悉的、真實的、新穎的、典型的事件作為材料。

  4、組織材料

  材料的組織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對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寫,哪些後寫,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對材料的處理。哪些詳寫,哪些略寫。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方法有:

  ***1***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安排材料。

  ***2***按時間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幾個方面安排材料。

  ***5***層層加深中心思想,由淺入深地安排材料。

  5、編寫提綱

  提綱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一篇文章分幾個層次,幾個段落,哪個先寫,哪個後寫,哪個略寫,哪個詳寫,在提綱裡要反映出來。但又不能寫得太詳細,也不能太簡單,要寫得簡明扼要,切實具體。

  如:作文題目:有趣的蝸牛比賽中心:通過對蝸牛比賽的記敘,反映少年兒童課外生活的豐富多彩,表現少年兒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

  ***1***我和表弟捉到幾隻蝸牛,想舉行一次比賽。***略***

  ***2***為參賽蝸牛命名,做好比賽前準備。***略***

  ***3***比賽中蝸牛各自的表現。***詳***

  ***4***比賽結果。***略***

  ***5***結尾。***略***

  6、開頭與結尾

  常見的開頭方法有:

  ***1***開門見山,直截了當。

  ***2***說明情況,交代背景。

  ***3***描寫環境,渲染氣氛。

  ***4***提出問題,引人入勝。

  ***5***巧講故事,引人注意。

  ***6***先說結果,倒敘開頭。

  常見的結尾方法有:

  ***1***事情完整,自然結尾。

  ***2***總結主題,抒發感受。

  ***3***照應開頭,留有餘味。

  ***4***含蓄結尾,引人入勝。

  7、過渡與照應

  過渡要做到自然靈活、承上啟下、語言連貫、彼此銜接。辦法一般有過渡段、過渡句及過渡詞三種。

  上下文之間的互相呼應,就是照應。照應方法一般有三種:前後照應、首尾照應和正文與標題照應。

  修改文章包括:修改錯別字和用錯的詞;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錯的標點符號;理清個別顛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開頭是否吸引人,結尾是否有力;看看是否有內容表達不清楚,不具體的地方;檢查並修改中心不明確,不集中的毛病。

  小學語文作文寫植物的方法

  提起植物,小學生的腦海力會出現許多花草樹木的樣子,但是要將平時熟悉的植物寫成作文,很多同學卻感到很難,有的覺得無話可寫,有的三言兩語就寫完了。怎樣才能寫好植物呢?首先,寫前要細心觀察所寫的植物,並做觀察記錄。觀察時,先看整體的形狀***外形***特徵;再看顏色、枝葉的細部特徵及生長環境,並把所看到的詳細情況記錄下來。其次,安排好寫作順序。

  1.可以從整體到區域性

  先寫植物的整體特徵,再寫它的區域性特徵。例如以主幹、枝、葉、花、果等為序,並突出寫其中的一兩部分。另外寫的時候,要求學生從各個角度去詳細地描繪、刻畫。例如描寫樹葉,就寫它們的形狀、顏色和給人的感覺等;描寫花,就寫它們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臨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很多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直至衰亡,每個時期的形態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3.寫觀察日記

  可以用寫觀察日記的方法。來描述某種植物在一段時間裡的生長、發育情況。

  4.以四時變化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節裡割據特色,所以,還可以其四時的變換順序。

  5.託物抒懷,借物詠志

  寫植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外形和色彩的描寫上,還應該在文章中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對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這種方法,要藉助例文進行必要的指導,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態的同時,賦予它們一定的象徵意義。

  小學語文寫遊記的方法

  ***一***寫遊記必須寫清遊蹤

  要記住從什麼地方到了什麼地方,每個地方的名稱,以及每個地方的方位。這樣讀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麼地方。後到什麼地方,才能確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體位置以及它的特徵,喚起讀者對你所遊覽之處的神往之情。同時,也使文章福有條理,層次清晰。

  ***二***要留心觀察

  觀察是寫好遊記的基礎。遊覽時,不能走馬觀花,要仔細觀察。所謂仔細觀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狀、顏色、質地是怎樣的,靜態下什麼樣,動態下又是什麼樣,等等。只有這樣,在寫作時可選的材料才多,才便於把景物寫具體、寫出特點來。另外,在觀察的時候,還要按一定的順序,或由近及遠,又遠到近;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裡到外,從外到裡;或從中間到兩邊,從兩邊到中間;或從整體到區域性,從區域性到整體。按照這樣順序去觀察,彩繪全面,描寫時彩繪有條理。

  ***三***要做記錄

  學生遊覽的時候,看的東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較廣,一時很難記住,就是當時記住了,過後也難免遺忘,不利於組織作文。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遊覽時要求學生帶上筆和本,邊觀察、邊記錄,隨看隨記,就不會忘記了,寫作文的時候還便於選擇。另外,公園和修藍區的有些景物帶有介紹。例如,辭經管是何時建造的,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佔地面積是多少,包含著怎樣動人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等等。這些資料很有可能成為學生作文時的寶貴材料,應該要學生記錄下來。在遊覽之後,要求學生及時地把自己觀察到的和記錄的材料整理歸類,看看哪些是屬於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詳寫,哪些需要略寫,做到心中有書,為下一步作文做好準備工作。可以要求學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