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寫作說課稿

  教小學生語文的寫作,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小學語文寫作的說課稿,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一、 說教材。

  為了更好的引導學生,讓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達到讀寫結合說真話抒真情的目的。我選擇了一則新聞材料:《中國專家談伊拉克戰爭》。在讀寫結合的基礎上,讓學生對伊拉克戰爭有進一步的瞭解。我們學生和全世界人民一樣都在關注著一個焦點。圍繞第二次海灣戰爭,你能說些什麼,又由此想到了什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生活是寫作的第一源泉,有了這樣的生活素材,我相信學生一定能夠寫出好的文章。

  本節課的訓練重點就是讓學生說真話,抒真情。

  二、 說教法。

  為了創設一個良好的讀寫氛圍,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圓滿的完成這次的教學任務,我採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談話法。通過談話給學生以親切感,進一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

  2、 分組討論法。把學生分成若干讀寫小組並讓他們推舉一名組長。讓學生圍繞發的這則新聞材料從各個角度展開熱烈的討論,各抒己見、暢說欲言。

  3、 巡視指導點撥法。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可能遇到有爭議或寫作疑難問題的時候,老師要適當點撥、誘導。給學生指點迷津,讓學生茅塞頓開。

  4、當堂評定法。學生寫完作文,小組評改後,當堂進行評定,選出幾篇典型的文章集體點評,對他們的優點閃光之處當眾給予表揚,尤其是有創意的地方給以熱情的鼓勵,增強他們的成功欲。對於一般的文章,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幫助其提高寫作水平。

  三、 說學法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的完成這次寫作任務,我將採用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討論法。仔細閱讀完新聞材料後,讓學生參與到小組中去,發表個人的看法,聽取別人的見解,共同探究。

  2、快速成文法。通過共同商討,把自己想的結合在小組中討論的內容進行構思,傾注於筆端,變口頭語言為書面語言。進一步錘鍊自己的語言,提高自己的寫作表達技巧。

  3、學生修改法。個人自改後,分小組互改。小組改是進一步進行寫作體會交流,提高他們鑑析文章的能力。

  4、集體改。讓學生對典型的文章共同探討,共同提高。

  四、 說教學過程

  ***一***.與學生談話,增進師生的感情,並匯入新課。匯入語:街頭巷尾,茶餘飯後我們聽到最多的是什麼?我們全世界人民都在關注著什麼?那就是美伊第二次海灣戰爭。此時此刻,那殘酷的戰爭還在繼續著,那慘不忍睹的悲劇還在上演著。對於這次海灣戰爭,你想說些什麼,或由這次戰爭你想到了些什麼。今天我們這節課就讓我們走近海灣。

  ***二***發放材料,閱讀材料。

  ***三***小組內交流體會感受。也可以跨小組討論。學習小組,可自由結合。以5人為單位。組長由自己的組員推薦。

  ***四***.討論:1.你對美國和伊拉克這兩個國家知多少。***個人想,小組討論*** 2.你對海灣戰爭知多少。***個人想,小組討論***

  ***幻燈片***展示第一次海灣戰爭、這次海灣戰爭及與之相關的圖片和內容。尤其是在醫院裡的悲慘一幕。

  ***三***.作文片斷練習。

  ***四***.快速修改;

  1.個人改。學生完文之後,自我修改。

  2.個人修改完畢,讓學生討論;什麼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以此作為小組評改的依據。老師根據實際情況可略作補充。

  3.小組改。教師巡迴指導。每人都和其他同學下評語。如果在評改中有異議的地方,小組內部可以進行討論,如果還不能確定,小組之間可以商榷。也可以讓老師也參與進去參加討論。

  4.集體評改:由學生自由推薦文章共同評改。***文章內容通過幻燈片展示***讓學生對所看到的文章七嘴八舌各抒己見。老師則從學生的評論中總結概括。從文章的題目,構思立意,語言表達等方面歸納。

  ***五***由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收穫。

  ***六***板書設計: 走近海灣

  題目新穎的:

  構思立意好的:

  創新的:

  語言表達美的:

  篇二

  一、選題和基本思路

  1.選題的出發點

  在接受任務後,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認真學習新的《教學大綱》,重點研讀了寫作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以及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然後,比較分析了第四、五、六單元的“引寫”,一個是觀察事物的特點,一個是觀察景物的特點,再有一個就是想象。最後選定了“想象”是因為它更能反映新大綱的特點,這是基於以下幾點來考慮的:

  第一,新大綱的教學目的中提到,要“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而“想象”作為寫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思維因素,顯然比另外兩者——觀察——更能體現這一教學要求。思維呆滯、想象力貧乏的學生,寫文章總是吃力的、枯燥乏味的;想象力豐富,語文基礎較紮實的學生,則可能寫出妙趣橫生的文章。這是考慮到想象本身在思維及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新大綱也十分重視想象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寫道:“運用聯想或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還有,“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我們選擇了想象這一具有一定難度的課題。

  2.對本節課性質的認識

  我們認為,這是一節作文課,是融入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作文課,也是一節片斷作文課。

  這是一節作文課,是學生運用文字進行表達的訓練課,“寫”應當是整個課程設計的核心,以發展學生寫作能力為這節課的終極目標。

  但是,鑑於想象的重要性,這節作文課又不同於其他作文課,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應當是貫穿全課的一條線索。新大綱要求:“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那麼,在這節課中,突出的就應當是藉助於想象作文的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豐富性、敏捷性、嚴密程度和創造程度。

  通過對教材的研究,我們發現,教材設計的三條練習都不是通常所謂“大作文”的題目。或者說,要求學生運用想象去創作的部分,都不是很長,是片斷作文的練習。我們認為,這是恰當的,是符合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因此,我在這節作文課的設計中納入了整個作文的全過程:作前、作中、作後的練習與指導,這樣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較為準確的理解和把握了編者的意圖。

  3.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新大綱要求:“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科學的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因此,我們的一個指導原則就是,能交給學生的時間就交給學生,能讓學生做的就讓學生去做。在這節課中,學生寫作、討論、評點、修改的時間佔整個學時的一半以上。

  另外,新大綱還要求:“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在教學設計中,我們也力求做到這一點。

  二、教學要求的定位

  1.本課時在想象作文訓練序列中的定位

  無論是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還是想象作文的訓練,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應當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智力的發展循序漸進的有計劃、有序列的培養。這一節課是學生進入初中以來第一次接觸到想象作文,是一節起始課,因而,不能追求面廣量大,否則會導致浮泛而不紮實,如蜻蜓點水,如浮光掠影,無所收效。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中只選擇一個題目,集中力量在這個題目的完成中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培養,力求開口小而挖掘深,為以後繼續深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