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翠鳥說課稿

  本文作者重點介紹了翠鳥的外形特點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接下來小編為你推薦,一起看看吧!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思維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所以本課以摒棄瑣碎的分析講解,引領孩子入情入趣朗讀課文,在課堂教學中創造一種輕鬆、和諧、風趣、愉快的課堂氣氛作為本課教學的根本出發點,讓學生在這種活潑的氛圍中努力學習和探求,培養語文情趣,讓學生真正懂得文章的“情”在哪裡,“趣”在何處。

  一、把握聯絡,領悟教材

  《翠鳥》是六年制第六冊第四單元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要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

  本文作者重點介紹了翠鳥的外形特點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本課的編排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體驗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二是體會課文中關詞句在表達情意上的作用;三是培養學生愛護鳥類的意識。

  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1、藉助拼音讀通課文,聯絡上下文理解新詞。2、瞭解翠鳥的外形特徵、動作敏捷及高超的捉魚本領。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1、利用畫翠鳥說翠鳥的環節讓學生掌握抓住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2、通過現場採訪創設語言情境,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1、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2、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寫翠鳥外形特點和對捉魚的動作描寫。難點是以以便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之間的關係。

  二、靈活運用,選擇教法

  1、 創設情境法

  情境應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本課順應學生心理,創設情境,建立課文的內含情感與學生情趣的聯絡,激發學生情感。如,通過播放翠鳥捉魚的教學錄影,運用有形、有聲、有情的情境,讓學生進入課文,直觀感受翠鳥捉魚的動作敏捷,調動學習積極性,這樣能比校直觀地理解詞語的含義,變抽象為具體,當學生感悟了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後,自然地生成了情感。

  2、 朗讀感悟法

  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方面,在整堂課中,把朗讀貫穿在整節課的始終,運用多種方式的讀。個別讀、小組讀、齊讀、師生賽讀、引讀、評讀等,讓學生在讀中進入課文意境,在讀中意會,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讀中積累語言。

  此外,還採用了遊戲激趣等方法。

  三、培養能力,指導學法

  1 培養自學能力 學會藉助拼音讀通課文,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能根據課文內容疑問難,讀活課文。

  2 訓練觀察方法 學習抓住事物人特點進行觀察,以畫促悟,培養學生按順序觀察的能力

  3 掌握讀段方法 段的訓練是中年級的訓練重點,學生要學會讀懂一個自然段,在詞句的基礎上,理解整個自然段講了什麼。

  四、 以學定教,優化程式

  ***一***談話匯入,讀通課文

  1、***課件出示翠鳥***大家看,圖中這隻美麗的鳥名叫翠鳥,又叫“叼魚郎”,它不僅外形美麗,還有高超的捉魚本領,學了這篇課文,你們一定會愛上翠鳥的。

  2、這課大家預習了嗎?誰願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為了給老師一個驚喜,給大家一些時間練習好嗎?

  ***設計這一下環節的目的是給學生提出了更高的練讀要求,同學們為了給老師一個驚喜,自然積極認真地練習讀書***。

  ***二 ***體會感悟,讀懂課文

  一 、體會翠鳥外形美

  1 用最喜歡的方式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寫了翠鳥的什麼特點?

  2 從哪兒看出翠鳥長得真漂亮?畫出重點詞語

  3 以畫見悟

  ***1***同學們喜歡翠鳥嗎?喜歡畫翠鳥嗎?

  ***2***老師和兩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其它同學自己畫。

  ***3***誰願意把翠鳥的樣子介紹給大家?

  ***設計此環節的意義***1***檢查學生是不是準確地理解了這外形描寫,頭腦中是否形成了清晰的鳥形象;***2***符合小學生長於形象思維的特點,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3***訓練學生說的能力。***

  二、感受翠鳥活動特點

  1 放錄影,邊看邊思考***1***翠鳥活動的特點是什麼?***2***翠鳥怎樣捉小魚,找出表示動作的詞語,這些詞語說明了什麼?

  3 小組合作學習。

  4 討論交流

  5 指導朗讀。***指導學生讀出翠鳥動作迅速的特點,體會”清脆 疾飛 一眨眼 輕輕地停等詞語的變化***

  6 師生賽讀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通過播放教學錄影,讓學生直觀感受翠鳥的動作敏捷,調協積極性,再通過師生賽讀,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在讀中理解課文,感悟課文。***

  ***三***質疑問難,讀活課文

  學習了課文前三個自然段,你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問題需要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學生在學習課文中發現並提出問題這反映了學習的深入,是學生主動性充分調動的表現,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虛擬情境,說出情趣

  1、我知道,同學們都非常喜愛翠鳥,想不想當翠鳥?我是世界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想採訪你們寫一篇關於翠鳥的報道,讓全世界的人民保護你們,你們願意接受我的採訪嗎?***設計以下采訪題目***

  ***1***你們的聲音那麼好聽,怎麼回事?

  ***2***你們的嗓子那麼好,給予我唱一支人類的歌曲好嗎?哪個翠鳥願意唱?

  ***3***聽說你們有個外號叫“叼魚郎”,捉魚的本領很強,誰願意介紹一下你們是怎樣捕魚的?

  ***4***有什麼證據說明你們飛得快?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這種採訪調動並調節著以情感需要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認識與創造,對美的追求與體驗統一起來,能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五***含英咀華,誦出情趣

  1、 通過採訪,我打算把你們寫一寫,介紹給全世界的人們,有現成的文章嗎?

  2、 誰能聲情並茂地讀給我們聽?請同學們再認真練習誦讀。

  ***此次讀訓練,屬於積累層面的誦讀訓練,訓練學生內化課文語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充分體現學生對交際言語的學習和運用。***

  板書設計:

  外形 小爪、頭、背、

  ***美麗 *** 腹、眼、嘴

  動作: 鳴聲清脆 疾飛

  ***敏捷*** 蹬開 叼起 飛遠

  總評:本課教學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重視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以人為本***1***按照“讀書內化”的認知規律設計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翠鳥叫,學翠鳥說話,畫翠鳥,讓翠鳥唱人類的歌曲,讀他們的文章,所有這些萬變不離其“讀”,以讀為本,以畫、說、演等促讀。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以讀促問,以讀導悟,以悟促讀的教學策略。***2***真正將學生放在了主體的地位,質疑問難的安排,採訪練說的訓練,各個教學都是以人為本的。

  《翠鳥》課文原文

  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它的顏色非常鮮豔。頭上的羽毛像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雙又尖又長的嘴。

  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它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小魚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吹了個小泡泡。儘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起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

  我們真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老漁翁跟我們說:“孩子們,你人知道翠鳥的家在哪裡?沿著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裡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呀!”我們只好打消了這個想法。在翠鳥飛來的時候,我們遠遠地看著它那美麗的羽毛,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