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旅遊安全注意事項和準備

  幼兒在旅遊途中,因抵抗力與適應新環境能力較差,身體出狀況的機會比大人多。所以帶幼兒出遊是,應特別注意旅遊安全。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旅遊安全注意事項

  注意乘車安全

  在行車過程中,家長要提醒孩子不要把頭、身體、手伸到車窗外。家長自己開車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搶道超速,儘量避免急剎車。

  如果孩子會暈車的話,家長可以在出門前給孩子吃一些暈車藥,但千萬不要擅自給孩子用藥。

  防止走失或被拐

  帶孩子去公園或者其他人多的場合一定要記住,孩子一定要在家長的視野內,防止孩子走失或者被陌生人拐走。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孩子的衣服口袋裡放一張家長的聯絡卡片,方便孩子走失之後求助。也可以提前對孩子進行一些基本的安全教育,比如一旦與大人走失要在原地等待不要亂走等等。

  人多不去湊熱鬧

  一來,人多的地方相對來說比較不安全;二來,過於擁擠的場所對孩子的健康也沒有好處。不僅空氣流通不夠,而且孩子易受到擠壓而出現“擠壓綜合徵”。尤其是當旅途中出現突然事件,發生擁堵現象時,家長應儘量避開人流,更不要隨之擁擠著走動。

  管好孩子的嘴

  在景區周圍常有一些流動的食品攤販,衛生條件存在缺陷,家長應儘量不要讓孩子隨便去吃,以免傷了腸胃。可以吃一些自帶的食物,並且在吃之前一定要用溼紙巾等擦乾淨手。

  即使是乾淨的食物,也不能讓孩子沒有節制地大吃特吃。如果要乘車坐船,就更要注意讓孩子少吃一些,因為乘行時孩子缺乏運動,食物的消化過程延長,如果不節制飲食,必然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孩子腸胃不適。

  另外,出去踏青的時候,不要隨便帶孩子採摘和食用野生的蘑菇、野菜及野果,以免發生食物中毒。

  幼兒旅遊安全準備

  安排行程:帶寶寶出遊,不同於成人旅遊,要根據自家寶寶的特點,選擇有趣、適合孩子的旅遊點,如動物園、植物園、海濱等。行程也不宜過於緊密,要儘量輕鬆,太勞累的行程會使孩子身體不適、甚至生病。旅途中應儘量安排孩子在一些較空曠的地方,如公園、廣場等,跑跳活動,以舒展筋骨。

  心理準備:爸爸媽媽事先給孩子外出的心理準備是很有必要的,你可以事先描述旅遊的趣事,把要遊玩的地方,在地圖上找到介紹給孩子,有圖片先作介紹更好。讓孩子對旅遊充滿期待。

  準備食品:寶寶總是很挑食的,在家就難侍侯,外出旅遊就更挑剔。出行時給寶寶帶上在家裡經常吃而且營養豐富的食品:如奶粉、餅乾、水果等。準備一些小孩經常喝的純果汁,也可以把水果、蔬菜洗乾淨後,切成小條、小片放在餐盒中,用牙籤給小孩扎著吃。

  整理行裝:即使短途出行,也要備齊如保溫壺、奶瓶、奶粉、輔食、紙尿褲等必需品,確保孩子飲食如在家時一樣規律。保溫壺不僅可以保障寶寶隨時都能喝上熱水、熱奶,還能避免有些腸胃敏感的寶寶因水質變化導致腹瀉。春季多雨,步行出遊時,要帶上雨具,預防寶寶被淋溼而感冒。帶上一、兩件孩子喜歡的玩具,坐車久時還可以拿來給他解悶。隨身帶上外套,以保暖和擋風雨。帶上各種應急藥物、驅蚊水等。衣服一定是熱了能脫,冷了能夠穿在一起。儘量不要帶毛衣。毛衣天氣熱了易捂,天氣涼了易透風,還容易引起孩子面板不適。帶平時穿慣的衣服,這樣環境變了也不容易造成小孩面板過敏。

  準備禮物:兒童在旅途中時間長了,通常會感到無聊。可以適當和孩子做些小活動,玩點遊戲,不要讓孩子鬧起來以後才設法使他安靜。準備一些禮物,在旅途中不時送給孩子,又或者在到達某一些地點或景點時,送給孩子,讓孩子在整個旅途也有所期盼,又開心,又可加深記憶。

  休息調整:出遊時,寶寶因為接觸新鮮事物,情緒會比較激動亢奮,盡興玩耍的時候會不肯按時睡覺。嬰幼兒正是生長髮育的重要期,因此,合理安排寶寶作息時間,勞逸結合對增強寶寶抵抗力非常重要。爸爸媽媽們要讓寶寶按合理的作息時間休息睡覺,如果是一整天的戶外遊玩,可以帶上手推車,午間讓寶寶在車中休息午睡,對寶寶的抵抗力大有幫助。

  預防暈車:針對有暈車暈船現象的寶寶,乘車前不喂油炸或高脂肪的食物;儘量避免乘密封的大巴出遊。非要坐汽車長途旅行的,可在出發前30分鐘,將一片新鮮生薑片貼到寶寶的肚臍上***用創可貼固定***,或按說明吃暈車藥;儘量坐在前面靠司機旁邊的座位上,以減少顛簸;為寶寶準備好塑料袋、衛生紙和水,嘔吐時讓其將汙物吐在裡面,用水漱口,消除不良氣味,擦淨嘴角。

  飲食問題:按時就餐,避免兩餐之間隔的時間過長,還要防止暴飲暴食,不要吃過多的零食。要攜帶一些事先準備好的餐點乾糧,包括孩子愛吃的食物、飲料,並且允許他改變一下吃東西的方式或食物量,不要像在家裡一樣嚴格地要求他。若到餐館吃飯,最好要一些便捷快餐,因為飢餓的孩子往往沒有耐心等待太久。注意飲食衛生。乍暖還寒天氣,應避免在戶外迎風處吃東西。

  排洩問題:對孩子大小便的處理也要事先考慮,多準備些幹、溼紙巾,垃圾袋,紙尿布,替換衣褲等。

  幼兒旅遊遭遇意外時的急救處理

  1.搶救生命

  首先檢視受傷兒童的呼吸、心跳是否正常。通常呼吸、心跳完全停止4分鐘以上,生命就會岌岌可危。當病人呼吸、心跳發生嚴重障礙時,如不立即急救,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心肺復甦通常採用人工胸外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做人工呼吸時,用手捏住患者鼻子,口對口用力對患者吹氣,同時觀察患者胸部是否上升,看到患者胸部上升,停止吹氣,讓患者被動撥出氣體,然後再給患者深吹氣,成人每分鐘14—16次,兒童每分鐘20次。最初六七次可快些,以後轉為正常速度。建議家長攜兒童出遊前,可提前瞭解學習有關急救知識,做到有備無患。

  2.骨折

  當該情況發生時,千萬不要隨意移動或搬動孩子,這可能會引起受傷處進一步的錯位,以及血管因壓迫而破裂出血。首先問他受傷部位是否能夠移動,如果可以,只是感覺稍微有點疼,通常說明受傷並不嚴重。可先讓孩子選擇自己舒服的姿勢休息,然後在受傷處蓋上一層布,受傷後24 - 48個小時內每隔2 - 3小時,對受傷部位用冰袋進行冷敷,這樣可以減輕受傷部位疼痛、出血以及腫脹。冷敷時間以20 - 30分鐘為宜,忌長時間或直接將冰袋放在面板上,避免面板損傷。另還可用幾個枕頭將受傷部位抬高,最好要高於心臟位置,減少血液聚集到傷處和腫脹程度。情況嚴重的應即刻叫急救車。急救車到來之前,可對受傷部位作一些簡單的包紮固定,有利於醫生進一步治療。但包紮時切忌搬動孩子身體或受傷部位。

  3.中毒

  當發覺孩子有中毒現象發生時,應在第一時間聯絡急救中心。如孩子是誤食毒物中毒,應立即用軟布、一次性毛巾或面巾紙包住手指,取出剩在孩子口中的毒物。同時讓孩子保持左側臥位,延緩胃內容物的排空,保持氣道通暢,有利於嘔吐物的排出。對於接觸毒物而中毒的孩子,須立即用肥皂及自來水沖洗局接觸部位,清除肌膚表面汁液。對於吸入毒物而中毒的孩子,應立即把孩子帶離中毒現場,假如孩子已失去意識,須立即按照意外窒息的應急措施進行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