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與國防安全

  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絡,有了國防安全為堅實的後盾才能保證我們國家外匯儲備的資產安全,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係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外匯儲備資產的安全離不開國防安全的後盾

  在一些專家的眼裡,中國目前超3萬億美元規模的外匯儲備,似乎成了一坐“活火山”,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似乎只有大幅度地削減儲備規模,才能使“火山”安全。降低了外匯儲備數量,自然也就降低了外匯儲備資產發生損失的規模水平。但從貨幣本義上說,貨幣是財富代表,外匯儲備也代表財富,只不過是以外幣而非本幣表示的財富。所以,筆者認為,以減少外匯儲備規模來保證資產安全,根本上就是一個謬論。追求財富增長有錯嗎?對外匯儲備資產安全管理追求的保值、增值,本身就包含了對財富數量增長的目標。因此,外匯儲備的安全管理,是在不排斥外匯儲備規模繼續增長的前提下,對外匯儲備資產結構、投資形式的動態優化。

  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的亞洲金融[0.00%]危機表明,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對一國經濟發展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國人從中得到的啟示是:增加外匯儲備等於給一國巨集觀經濟發展吃了“定心丸”!但任何事物都過猶不及,鉚足了勁積攢外匯儲備的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和廣大發展中國家,這一回卻傷在了鉅額儲備上。發展中國家儘管坐擁高額外匯儲備,但在發軔於西方世界的金融危機,依然未能使我們倖免金融危機病毒的“傳染”,中國坐擁鉅額外匯儲備依然“很受傷”。外匯儲備資產的安全管理***實際上就是如何保值、增值***,自然就取代外匯儲備的數量管理,成了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外匯儲備管理的新重心。

  事實上,只有美元的通貨膨脹才能真正造成美元價值的毀損。另一方面,在匯率衍生產品交易發達的現代國際金融體系中,幣種選擇並不應成為外匯儲備管理的核心內容。換言之,通過匯率交易消除匯率波動風險的套保目的並不難達到。外匯儲備資產管理首要內容應是資產品種結構管理,而非幣種結構,也不是資產持有主體結構。

  當前,我國外匯儲備資產過多集中於外幣有價證券。在我國外匯儲備資產構成中,比重最大的是各種政府債券和類政府債券***如“兩房債”***。很不幸,無論歐元債還是美元債,在危機衝擊下其市場價格都下跌了不少。除了債券,本輪危機中股票等權益類證券價格也下跌不少。對黑石的權益類證券投資,就是中國外匯儲備權益資產價值貶值的一個典型。危機中有價證券價值無一倖免的狀況,自然會讓人得出外匯儲備應更多轉向實業領域直接投資***FDI***的看法。

  無疑,大幅度提高外匯儲備的對外直接投資比重,對中國的好處明顯要比投資外匯有價證券多。投資外匯有價證券實際上首先是滿足了外國融資的需求,主導權在外方,資金的使用權掌握在外方;而外匯對外直接投資,中國並無讓渡資金的使用權,外匯對外直接投資因主導權在我,其經濟之外的政治、社會影響更可進一步發揚。二戰後在馬歇爾計劃的帶動和影響下,美國對歐洲的大規模重建直接投資,對加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形成和發展,並藉此樹立了美國在西方世界中的領導地位,無疑“給力”多多。

  當然,發展外匯對外直接投資要有堅強的實力作後盾。國際經濟、政治形勢的動盪,必然使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資產的安全形勢受到嚴峻挑戰。中國在利比亞龐大投資的安全問題,就是擺在面前的一個棘手問題。反觀美國的海外直接投資,無論是“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時期,還是新世紀[-2.24% 資金 研報],基本不用擔心其對外投資的安全。因為全球遊弋的航母編隊和軍事存在,構成了美國海外資產的安全保障。因此,中國在大力轉變外匯儲備資產結構,利用外匯儲備拓展直接投資的同時,也不能忘了海外投資安全基石——以“航母”編隊為代表的國防現代化建設。沒有軍事實力保障的海外直接投資發展,是一種“虛”的外匯資產多元化,一旦有事海外資產就會面臨被凍結或扣押的危險,外匯儲備資產的安全性仍然無法得到保障。

  中國當前外匯儲備很安全

  結合近日出爐的外匯儲備資料,今年前8個月中國外匯儲備整體呈現“五降三升”走勢:1、2、5、7及8月出現下降,3、4、6月則反彈上升。期間,最高值為1月的32308.93億美元,最低值為8月的31851.67億美元。對此,專家指出,儘管近兩個月外匯儲備再次出現下降,但這只是個別月份的正常波動。整體來看,今年以來中國外匯儲備保持了有增有減的小幅波動,並處在相對合理、安全的區間內。未來,在中國經濟良好基本面的支撐下,同時考慮到市場各類因素的影響,中國外匯儲備將能夠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連降兩月創新低

  繼7月份外匯儲備小幅下滑41億美元,8月份中國外匯儲備再次出現下滑,並創下2011年12月以來新低。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資料,截至8月底,中國外匯儲備為31851.67億美元,較7月份減少159億美元。

  “關於外匯儲備波動,首先應該認識到,個別月份因為市場原因出現小幅下降或上升都屬於正常現象,外界對此不應有‘過激’反應。事實上,8月份外匯儲備減少159億美元也沒有超出市場預期,總體仍處於可控範圍。就其下降原因而言,8月份人民幣匯率出現的貶值以及企業‘走出去’所衍生的正常投資用匯需求,都導致了外匯儲備的減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張煥波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根據中金公司、招商證券研究中心等機構的測算,匯率變動在8月造成了外儲40多億美元的負向估值效應,如果扣除該因素,7月、8月這兩個月的實際降幅很接近,中國跨境資本流動仍向著平穩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