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匯儲備分散化情況

  外匯儲備的分散化日益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提倡,我國也不例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為了分散風險,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國外匯分散化情況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我國應對外匯儲備進行分散化處理

  近日,纏繞市場多日的美國債務違約警報最終在兩黨的妥協下得以解除,事實上,美國的預算危機遠未結束。

  “美國債務問題的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但是,債務問題反覆發生使得美國在全球的形象大大受損,也表明美國經濟的衰退。同時,這將是一個長時間存在的問題。”近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魏本華在由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重陽金融研究院舉辦的主題為“美債危機與中國金融改革”的思想沙龍上表示。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10月16日釋出的研究報告指出,本次美國聯邦政府關門至少已造成美國24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該機構同時將美國經濟第四季度按年率計算的增長率從上月預測的3%下調至2%。

  中國進出口銀行首席國家風險分析師趙昌會表示,美國債務問題體現出美國財力和國力的重大虧空,此外,美國的結構性調整在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模式和各國全球化加強的情況下,也很難實現大的調整。

  在此背景下,前瑞士蘇黎世州銀行北京首席代表劉志勤指出,雖然美國債務問題的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但是鑑於兩者之間的關係,加上外部環境因素的作用,美國一旦爆發債務危機,這將對全球乃至中國金融產生巨大的影響,應該事先做好預案或者準備。

  對於中國來說,如果美國出現債務違約,將會引發美國國債價格下跌,進而導致大量中國財富消失。上月末,中國外匯儲備創紀錄達到3.66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投資於美國國債。

  前中國銀行副行長、國家商會執行理事張燕玲表示,我國應該出臺一個危機管理辦法,一旦出現違約,美國就應該給予相應的利息補償,這也是國際慣例。

  魏本華指出,中國應該對龐大的外匯儲備進行分散化、多元化處理,目前中國已經開始行動。中長期來看,中國應適當減少美國國債持有量,因為,這次“狼來了”並不是最後一次“狼來了”。

  劉志勤建議,中國政府應加強對證券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監管,否則美國的任何突發事件都會對我國的投資和基礎經濟產生巨大的衝擊。同時,還應該防止進出口貿易的空轉,加強實體經濟的鞏固和發展,以致在“狼真的來了”的時候,不會對中國產生最直接和致命的影響。

  獨立財經觀察家侯寧指出,基於美國經濟持續處於衰退期,美元也處於低位不振的狀態,人民幣國際化遇到一個空前難得的好時機。

  外匯儲備提倡分散化的原因

  儲備貨幣分散化又稱“儲備貨幣多元化”,指儲備貨幣由單一美元向多種貨幣分散的狀況或趨勢。

  原因:美元頻繁危機,主要貨幣匯率經常波動,國際清償力的迅速增長及儲備資產的管理不當;最根本的是主要發達國家經濟發的不平衡與相對地位的此消彼長。

  國際儲備多元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有利影響:

  1.儲備貨幣的多元化擺脫了對美元的過分依賴,使各國外匯儲備的價值不再只受美國經濟變化左右;

  2.減緩了外匯儲備的匯率波動風險,同時使得各國貨幣當局在儲備資產的選擇中獲得較高的收益;

  3.當國際金融市場發生動盪時,可促使儲備貨幣所在國加強國際金融合作與協調。

  不利影響:

  1.外匯儲備貨幣由單一化走向多元化,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

  2.儲備貨幣的多元化加大了各國貨幣當局進行國際儲備管理的難度;

  3.儲備貨幣多元化增加了國際儲備的供給,使儲備貨幣總額過分增長, 加劇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