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炒股技巧

  炒股如何穩定的盈利,大多數投資人在證券市場上像蜜蜂採花一樣頻繁進出,可是卻陷入虧損不能自拔,接下來,小編和您一起分享股神巴菲特的炒股技巧。以供參考。

  巴菲特的炒股技巧

  1、 購買那些暫時出現問題或股市下跌甚至低迷時的大公司股票。

  2、 不要去預測股票市場、整個經濟、利率或選舉的走勢,也不要把錢浪費在專門去預測這些事情的人身上,應該去研究公司的經營和財務狀況,評估公司的未來。當一切你都認為可行時就買下它。

  3、 巴菲特小時候的興趣轉向了企業經營。

  4、 格雷厄姆始終堅信:投資者只要能正確計算企業的內在價值並以低於企業內在價值的價格購入其股票就能發家致富。

  5、 巴菲特簡樸、直率、坦誠、深奧冷峻的智慧與鄉巴佬般的幽默完美結合,他對那些內在邏輯合理的事情有著深深的敬意,對無知則極為厭惡。他喜歡簡樸的處世之道和生活方式,儘量規避複雜。

  6、 股票的投機特徵是人們恐懼和貪婪的結果,這些存在於大多數投資者中的情緒旋風之外,就有機會利用那些基於感情而不基於邏輯分析的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

  7、 巴菲特從格雷厄姆那裡學會了如何獨立思考。如果你基於正確的判斷得出了一個合乎邏輯的結論,那麼,不要僅僅因為別人不同意而輕易放棄。“別人不同意你,並不能說明你對或錯,”格雷厄姆寫道,“你之所以正確,是因為你的資料和推理正確”

  8、 格雷厄姆給了巴菲特有關投資的思考基準――安全空間,並且幫助巴菲特認識到跟蹤股市波動的愚蠢性,學會了控制情緒以便從市場波動中獲利。費雪則教給了巴菲特實際可行的選股方法,使巴菲特認識到公司的業務型別、管理能量對公司價值起很大作用並判別出好的長期投資。

  9、 巴菲特同輩中的許多人都很有才華,嚴謹認真,富有獻身精神,巴菲特之所以能超越他們完全是因為他令人仰視的戰略執行能力。

  10、在股票市場上,情緒的力量往往比理性的力量更為強大,貪婪與恐懼往往促使股價或高或低於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因此,投資者的感情比公司的基本情況對股票價格有更強大的衝擊力。巴菲特指出,當人們貪婪或驚恐時,常常會以愚蠢的價格購買或出售股票。

  11、巴菲特自信他在股票股價方面能比市場做得更好。他認為,如果你不能做到這一點,你就不屬於這種遊戲。這正像玩撲克一樣,如果你玩了半天遊戲而不知道誰是傻瓜,你就是真正的傻瓜。

  12、 股票市場不是嚮導,而僅僅為你提供了權益買賣的場所。

  13、巴菲特認為,需要大量的固定資產來維持經營的企業往往受到通貨膨脹的傷害;需要較少的固定資產的企業也會受到通貨膨脹的傷害,但傷害的程度要小得多;經濟商譽高的企業受到的傷害最小。

  14、經濟商譽的存在不僅使權益資本收益率超過平均水平,而且經濟商譽本身的價值也往往隨通貨膨脹的上升而上漲。理解經濟商譽的這一特性是理解巴菲特投資戰略的基礎。

  15、實際上,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往往價格波動最劇烈。

  16、巴菲特自信的長期購買及持有的戰略與當今機構投資者的看法背道而馳。每當華爾街稍有風吹草動時,機構投資者會迅速調整他們的投資組合***買入或賣出***。他們的行為主要基於保護他們不至於跟不上市場的形勢,而不是對公司良好的內在價值的體會。

  17、大多數機構投資者業績平平的原因並不因為智力的問題,而是機構決策過程與規則的結果。機構投資決策通常是由一些小組或委員會制定的,那些小組或委員會對風行的組合理論有強烈的喜好,他們往往把安全等同於平均。對那些不管是理智或不理智的分散化投資實踐的推崇與繼承遠遠超過了獨立思考。巴菲特指出:“大多數基金經理沒有積極開動腦筋,而是像個傻瓜一樣進行決策,他們個人得失心太明顯了。如果這個非傳統的決策效果不錯,他們會被上司拍拍背;但如果這個決策表現很差,他們會跌得很慘。因此,對他們來說,常規的失敗是最好的選擇。旅鼠的群體形象不佳,但沒有任何一隻旅鼠曾受到過巨大的壓力”

  18、巴菲特忠告投資者:“一定要在你能力允許的範圍內投資。能力有多強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正確瞭解和評價自己的能力”

  19、根據巴菲特的經驗,那些多年來生產同樣的產品、提供同樣的服務的企業,往往有最好的投資回報。而那些正在轉變主營業務的企業,則更有可能出現重大的經營失誤。

  20、巴菲特認為,“劇烈的變革和豐厚的投資回報通常是不相容的。”投資者爭購那些正在進行公司重組的公司股票。巴菲特認為,出於不可解釋的原因,這些投資者對這類公司未來的收益寄予厚望,卻忽視了這類公司的現狀和問題。

  21、巴菲特認為。對擁有不斷增加的現金,卻難以獲得高於投資平均收益率的公司來說,唯一合理的做法,就是將這些現金返還給股東。具體做法有兩種:1、增加紅利;2、回購股票。

  22、大多數管理者總是不斷把自己企業的銷售、盈利、經理獎勵等與其他企業進行比較。這種比較往往容易導致企業經理的非理性行為。

  23、對習慣規則最後的解釋就是不動腦筋、生搬硬套的模仿。

  24、採用權益資本收益率時,需做某些調整:首先,有價證券應該按投資成本而不是市場價格來估價。其次,投資人也應控制任何非經常專案對公司利潤的影響。巴菲特將所有資本性的收入和損失及其它會增減利潤的特殊專案全部排除在外,集中考察公司的經營利潤,他想知道,管理層利用現有的資本通過經營能產生出多少利潤。他說,這就是評斷管理者獲利能力的最好指標。另外,一家企業應能在沒有或極少負債的情況下,用股權資本來獲得收益。財務槓桿比率較高的公司,在經濟增長緩慢或衰退時,是極為脆弱的。

  25、企業的價值是由企業生命週期中預期產生的淨現金流經過合適貼現率的貼現而得到的。

  26、巴菲特說:“我非常強調確定性。如果你這麼做了,那麼風險因子的問題就與你毫不相關。只有在你不瞭解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時候,才會有風險”

  27、巴菲特投資哲學最主要的特徵在於他非常清楚,持有普通股,就是擁有了企業,而不僅僅是幾張紙而已。巴菲特一直強調,如果不瞭解公司的執行機制――包括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勞工關係、原材料成本、工廠和裝置、再投資需求、存貸、應收賬款和營運資本等,就去購買該公司股票,那麼這種想法和行動是非常可怕的。

  28、巴菲特擁有和管理許多不同型別公司的經驗,因此,當他在普通股上投資時,這些經驗使他的行動區別於其他所有的專業投資人。當其他專業投資者忙於研究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風險係數和現代證券組合理論時,巴菲特卻在研究公司的損溢表、資本再投資需求和現金產出能力。巴菲特問道,“對魚來說,陸上的一天勝過幾千年的空談。同樣,一天的經營公司的實踐也具有想同的價值”

  巴菲特炒股的方法:

  步驟一:離開股票市場

  步驟二:不為經濟情況煩惱

  步驟三:買入公司,而非股票

  步驟四:管理投資組合

  “有一件事幫助了我”,巴菲特解釋道,“那就是成千上萬從商學院畢業的學生證明了那種正規教育對思考沒有任何幫助的”

  巴菲特炒股準則

  一、商業準則

  1、業務簡單易懂嗎

  2、公司有連貫的經營歷史嗎

  3、公司有良好的長期發展前景嗎

  二、管理準則

  1、管理人員的行為是否理智

  2、管理人員是否坦誠對待股東

  3、管理人員能否抵制“行業潮流驅使”

  三、財務準則

  1、關注權益資本回報率,而非每股收益

  2、計算“股東收益”

  3、尋找利潤率高的公司

  4、對每一美元留存收益確信至少創造一美元的市場價值

  四、市場準則

  1、公司的價值如何

  2、該公司股票能以明顯的內在價值的折扣購入嗎

  3、你決不會把你的未來賭在一個沒有經歷過不同經濟週期和競爭壓力的新公司上。你應該確信,你的公司有足夠長的經營歷史,以便證明它在長期內賺取可觀利潤的能力。

  4、最佳擁有的公司是有最好長期前景的公司,也就是那種特許經營的公司。產品有很大需求,沒有直接替代品,公司沒有盈利率的限制,有極佳的商譽,能更好的對付通貨膨脹的壓力。最糟公司是那種沒有特殊商品的一般公司。強大的一般商品公司要得到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就必須有最低價格的供應商。

  5、管理者稱職與否的標準之一就是他們能在何種程度上獨立思考並克服從眾心理。

  6、高利潤率不僅僅反映了公司的強大,而且反映了管理層對成本控制毫不放鬆。典型的高經營成本公司總是想法維持或增加其成本,而那些成本低於平均水平的公司則總能不斷削減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