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上菜禮儀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那麼你們知道中餐的上菜禮儀是怎麼樣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中餐上菜的一般順序是:先冷盤、後熱炒、大菜、湯,中間穿插麵點,最後是水果。上點心的順序,各飯店之間有所不同,有的在湯後面上,有的將第一道鹹點提前到第一道大菜後面上;有的鹹、甜點心一起上,有的鹹、甜點交叉上。

  第一道菜上冷盤。在開席前幾分鐘端上為宜。來賓入座開席後,走菜餐飲精英即通知廚房準備出菜。

  當來賓吃去2/3左右的冷盤時,就上第一道菜,把菜放在主賓前面,將沒吃完的冷盤移向副主人一邊。

  接下來的幾道炒菜用同樣方法依次端上,但需注意前一道菜還未動筷時,要通知廚房不要炒下一道菜。如果來賓進餐速度快,就須通知廚房快出菜,防止出現空盤空臺的情況。

  炒菜上完後,上第一道大菜前

  ***一般是魚翅、海蔘、燕窩等***,應換下用過的骨盤。第一道大菜上過後,視情況或上一道點心,或上第二道大菜。在上完最後一道大菜和即將上湯時,應低聲告訴主人菜已上完,提醒客人適時結束宴會。

  幾種特殊菜的上菜方法:

  上拔絲菜:拔絲菜有如拔絲魚片、拔絲蘋果、拔絲山芋等,要託涼開水上。即用湯碗盛裝涼開水,將裝有拔絲菜的盤子擱在湯碗上用托盤端送上席。託涼開水上拔絲菜,可防止糖汗凝固,保持拔絲菜的風味。

  上易變形的油炸菜:油炸菜如拖魚條、高麗蝦仁、炸蝦球、炸雞球等,可以端著油鍋上。具體方法是:上菜前,在落菜臺上擺好菜盤,由廚師端著油鍋到落菜臺邊將菜裝盤,隨即由餐飲精英端送上桌。此類菜只有上臺快,才能保持菜餚的形狀和風味,如時間長了菜就會癟塌變形。要求餐飲精英快速上桌,提醒客人馬上食用。

  上原盅燉品菜:原盅燉品菜如冬瓜盅等,上臺後要當著客人的面撕去封蓋紙,以便保持燉品的原味。這樣做,還可以向客人表明燉品是原盅燉品。撕去紗紙後要快速揭蓋,並將蓋翻轉拿開。拿蓋時注意不要把蓋上的蒸餾水滴在客人身上。

  中餐禮儀知多少

  1.席位安排:圓桌上的座次

  在中餐宴請活動中,往往採用圓桌。不單是在不同位置擺放的圓桌有尊卑的區別,每張圓桌上不同的座次也有尊卑之分。記住這些原則,確保不坐錯位置,這在中餐禮儀中非常重要。

  主桌是你的方向標

  入座前,你首先要迅速辨別出哪張桌子是主桌,然後由邀請方引導你入座,通常中餐的餐桌擺放分為兩種情況:

  ***1***由兩桌組成的小型宴請。這種情況下,通常是兩桌橫排或兩桌豎排的形式。當兩桌橫排時,面對正門右邊的桌子是主桌;當兩桌豎排時,距離正門最遠的那張桌子為主桌。

  ***2***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桌數所組成的宴請。在安排多桌宴請的桌次時,除了要注意上面提到的“面門定位”、“以右為尊”、“以遠為上”等規則外,還應兼顧其他各桌距離主桌的遠近。通常,距離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離主桌越遠,桌次越低。

  有的餐廳設計的主桌會比其他餐桌大一些,這樣便於讓賓客分辨哪張是主桌。

  席位安排以主為先

  宴請時,每張餐桌上的具體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別。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五點:

  ***1***主人大都應面對正門而坐,並在主桌就坐。

  ***2***舉行多桌宴請時,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時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3***各桌位次的尊卑,應以與這桌主人的距離遠近來定,離主人比較近的位置比較尊貴。

  ***4***與本桌主人的距離相同的位次,則以本桌主人面向為準,主人座位右邊的位置比較尊貴。

  ***5***如果主賓身份高於主人,為表示尊重,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主人則坐在主賓的位子上。

  排列少於5人的便餐席位時,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個原則:

  ***1***右高左低原則

  兩人一同並排就座,通常以右為上座,以左為下座。這是因為中餐上菜時多以順時針方向為上菜方向,靠右坐的人因此要比靠左坐的人優先受到照顧。

  ***2***中座為尊原則

  三人一同就座用餐,坐在中間的人在位次上高於兩側的人。

  ***3***面門為上原則

  用餐的時候,按照禮儀慣例,面對正門者是上座,背對正門者是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