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生存法則盤點

  身在職場,讓自己不可替代的唯一途徑就是專業化生存方式。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下職場生存法則,讓大家瞭解下職場生存法則有哪些。

  

  一、告別職場“萬金油”

  “萬金油”,顧名思義,什麼都懂一點,什麼都會一點,哪兒都能用,但是都派不上大用場。

  職業“萬金油”有如下特徵:

  ——什麼都會,但什麼都只會一點兒,證書不少,真正能拍著胸脯說是這個專業的專家卻沒有;

  ——什麼都能做,但什麼都做不透;

  ——日常事務還能應付,一旦讓他獨立運作一個專案,他又覺得心中無數;

  ——想換個地方可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幹什麼;

  ——工作內容較雜亂,沒有行業或職業核心職業競爭力。

  不少人不是不聰明,也不是不好學,更不是不努力,問題是他們總是眼皮太活,朝三暮四,東一榔頭西一棒,耐不住性子在底層進行專業能力積累,甚至抱著投機僥倖心理,試圖撞到南牆行大運,到頭來卻是光開花不結果,真正成了“萬金油”。

  二、找準專業方向

  工業革命的結果就是現代社會的分工和專業化,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沒有核心能力的企業將會逐漸倒閉;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沒有核心能力的人,可能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命運。為了不至於使自己成為各方面都懂一點、會一點的“半瓶子醋”,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是否正走在一條正確的職業道路上?我的職業方向清晰嗎?

  ——我選擇了一個職業中的專業作為突破口了嗎?

  ——我是否像藝術家對待作品一樣,仔細認真地對待自己工作的每個細節?

  ——為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我堅持學習有關的專業書籍和專業知識嗎?

  ——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是否都盡心盡力,做到了極致?在我所從事的專業領域,我是否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是否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無法做出肯定的回答,那就說明你並不比他人做得好,也無法超越他們。

  在自然界中,每一個物種都在發展和加強自己的新特徵以求適應環境,獲得生存空間。職場生存也是如此,泛泛地瞭解一些知識和經驗是遠遠不夠的。一位著名的企業家說過:“‘萬事通’在我們那個年代還有機會施展,現如今已一文不值了。”

  所以,我們應該在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仔細審視自己,認清環境,徹底搞清楚:我想幹什麼?我能幹什麼?我會幹什麼?社會和企業需要我做什麼?

  三、苦練技能絕活兒

  ——我的絕活兒是什麼?

  ——我憑什麼在企業裡不可替代?

  ——我能為企業解決什麼樣的技術、技能問題?能為企業創造什麼別人不能創造的價值?

  ——我憑什麼讓企業對我高看一眼?我憑什麼讓企業給我待遇、給我榮譽、給我加薪?

  讓自己不可替代才能使自己的職業價值保值增值。職業人士的價值不是老闆或別人施捨的,而是由市場需求和自己的能力決定的。如果一個職業人缺乏業績的支援,他隨時都面臨被市場拋棄的可能。因此市場價值是職業人的生命,失去了職位,沒有關係;但是失去了市場價值,就意味著職業生涯的終結。

  成功靠的不是幻想與等待,而是日復一日地行動,聰明固然可貴,但真正的成功往往需要幾分傻氣,只有“傻幹”、苦練的人才能最終顯示出他的聰明。“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需要我們付出非常的努力,才會在某個方面有所突破,實現最初的夢想。

  成為企業不可替代的人,需要我們擁有毅力,所謂毅力就是堅強持久的意志。具體來說,毅力是頑強不息、堅定不移的意志,是人們樹立信心、戰勝困難的力量源泉,是一個人在奮鬥中能否取得勝利的關鍵。

  職場法則經驗

  理想很重要,但比理想更重要的是利益

  在職場裡,絕大部分人都有理想,這也是人們重要的奮鬥目標。但如果真的把理想付諸現實,卻往往會死的很慘。

  因為職場是一個交換利益的地方,老闆靠你賺錢,你用勞力換錢。一切活動的基礎都是利益。只看重理想,而不明白利益重要性,這是絕大部分人被打擊的原因。

  所以,想要在職場成功,你需要的不僅僅是"理想",更應該懂得"利益。

  工作不會害你,只有人才會害你

  在職場裡,我們都會遇到工作的意外。譬如在升職競聘關鍵時刻,你卻要出差。譬如明明是能做好的事情,卻偏偏出了岔子。

  實際上,我們做的是工作,但相處的卻是人。所有工作害人的事件,背後都有策劃和主謀。

  必須要記住,在職場裡,工作本身是死的,不會害人,只有人才會害你。

  做事要藏拙,做人要露怯

  仔細想想,你所認識的職場成功者是怎麼樣的?他們是不是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厲害,甚至到處都是缺點,好像你隨時都可以超越他們。

  可在做事情上面,這些人又面面俱到,幾乎不露馬腳,讓人抓不到把柄。職場裡生存,不是看你能做到多好,而是看你能活多久。

  所以做人要暴露缺點讓人不防備,做事要處處小心不被抓把柄。

  上司誇你越多,你拿的好處就越少

  上司誇獎你並不是好事情,因為他們拿最廉價的口頭讚揚,取代了實質性的利益。很多上司不吝嗇嘴上讚揚,但卻把實際好處藏在自己的口袋裡。每次被誇,你就少了晉升和提升的機會。所以,千萬別被上司的花言巧語給騙了。

  規劃要長遠,拿錢要及時

  有過於短視的人,也有過於遠見的人。職場是隨機應變的藝術,絕不能用一種生活態度去對待。

  對於職場生涯,必須要有遠見,因為規劃的不是你正在做的工作,而是你的人生。但在錢的問題上,必須要短視,能拿到手的儘量拿到手,只有落袋為安的才是你的錢。

  要記得,人生是你的,可以長遠規劃。而錢是別人的,只有落袋為安的才是你的錢。

  別人對你越壞,你要對人越好

  好人是可以得罪的,因為他們個性溫和,不會報復你。但壞人卻絕對不能得罪,他們睚眥必報,你得罪他們,必得十倍惡果。

  "好人好報,壞人壞報"是一個願望,卻從來不會成真。防備壞人的方法,並不是處處小心,而是別人對你壞,你要對人好。

  這不是"以德報怨",而是潛伏隱忍,一直等到你有足夠的力量反擊,才能讓壞人獲得他們應有的報應。但在這之前,要多好就得表現的多好。

  得罪人是有成本的

  職場中的大忌,就是被一時的情緒所控制,不由自主的去得罪人。任何職場高手,都是不露聲色,深不見底的。

  原因實際很簡單,在職場上,得罪人是有成本的,你自以為不用怕別人,可以隨便得罪,但在這過程裡,卻已經支付出了成本。

  因為職場是一個利益交換的地方,你的同事也好、上司也好,與你都非親非故,他們沒有任何理由忍耐。當你得罪了他們,就算今天不還報,等到有天你犯在他們的手中,必然會狠狠的報復你。

  在風水輪流轉的世界中,你能做到一輩子不犯在別人手裡麼?

  在好上司手下做能臣,在壞上司手下做奸臣

  職場生存術千變萬化,不可從一而終。

  永遠做好人,可能會令你成為壞上司的眼中釘肉中刺。永遠做奸臣又沒辦法得到好上司的信任重用。

  能夠分清上司好壞,明白上司的需求,在好上司之下做能臣,在壞上司之下做奸臣,這才是職場的最高境界。從古至今,所有權傾朝野的能臣,都是玩弄這套把戲的高手。

  老闆對你講的道理,永遠都是對他有利的

  有些人把老闆的話奉若聖旨,但要明白,老闆做為一個人,他也有自己的職場利益。

  所以,老闆說的話,當然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上,是為了保障他的利益。而勞資雙方的利益是對立的,老闆的利益就代表著你會失去什麼,聽老闆的話越多,你失去的也越多。

  待人以誠,但誠是有目標和尺度的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待人以誠",不少人將此做為金科玉律,在什麼場合都用。即使是職場上,也待人誠懇。毫無疑問的,這些人到頭來都會碰一鼻子灰,甚至會惹禍上身。

  老實人在職場總歸是吃虧的,就算你要待人以誠,必須有自己的尺度。而對人誠心,是應該有目的的,否則就是職場"爛好人",最後吃虧最多,口碑最差的依舊是你。

  關於職場的一些"潛規則",這些對於一個社會新鮮人來說,尤為重要。不要以為自己年輕,腦子好使,專業性強,技術好,有些東西不是你能從書中學來的,需要在實際的場地裡摸爬滾打出來才親身體會!好在,有這些經驗和教訓可以作為參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