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音樂的發聲原理

  電子音樂是指使用電子樂器音色所創造的音樂,也就是排除原聲音樂以外的一切,那麼,電子音樂的發聲有什麼原理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電子音樂發聲原理的相關介紹,歡迎閱讀!

  解析

  電子樂器可以模仿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要模仿的逼真,其關鍵是要電子樂器所發出的聲音,要與模仿樂器發出的聲音的音色特徵儘可能的一致跟一般的電器的材質、發聲原理都不同 電子樂器在現代發展迅速,軟體為主的虛擬機器器已成為主流,主要的平臺為SteinbergCubase為主的VST Plugin 由軟體模擬的混音器及各種效果器Reverb混響,Chrous合聲,EQ 均衡等效果器,真空管音箱模擬TUBE AMP 延遲 Delay,以及其他各種模擬效果器Pitch,Wah-Wah....用來替代早期的各種錄音效果器。

  音序器Sequencer,早期用來記載音符時值及力度,速度及其他控制數位訊號的機器,現代亦由軟體模擬取代. 多軌錄音器Multitrack Recording Machine,也由軟體所取代.成為在電腦上使用硬碟紀錄錄音音軌資料. 早期的混音器***Mixer***現代亦由軟體所取代. 軟體模擬機器,在電腦螢幕上由視窗化的GUI介面,使用者可以再操作時看到與實體機器一樣的外觀和類似的操作方法. 並無不同. 合成器***Synthizer***,鼓組音源***Drum***的其他外掛,用來取代早期硬體機器的音源器,合成器.MIDI介面的各種樂器將可簡單的接上電腦直接彈奏或打擊並且簡易的錄製下來編修存檔.麥克風前級及壓縮限制器現代亦由軟體模擬所取代。

  電子音樂的簡介

  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簡稱電音、電子樂。含義而言,只要是使用電子樂器音色所創造的音樂,都可屬之,也就是排除原聲音樂以外的一切。任何以電子合成器、效果器、電腦音樂軟體、鼓機等電子樂器所產生的電子音色的音樂,都可合理地稱為電子音樂。包括house、trap、dubstep、techno、Trance等種類的音樂。

  電子音樂,其範圍相當廣泛,電影配樂、廣告配樂,某些流行歌、搖滾樂中都經常會出現,只是常人不易發覺。國內很多人經常會把電子音樂叫成是DJ,但這是錯誤的叫法。因為DJ只是職業不是音樂風格。另外把電子舞曲叫成“DJ舞曲”也是對曲風的錯誤叫法[1] 。DJ就是職業名詞,無法替代已有的音樂風格。

  實際上所謂的DJ是這些電子音樂的接歌混音播放者,也就是打碟工作者。DJ只是職業並不是音樂風格。很多人把電子音樂錯誤叫成DJ,以為DJ是音樂,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有的人還會錯誤地將DJ與電音的音樂製作人劃上等號。DJ是隨DISCO發展起來的。DJ發展到現在,意思已經完全清晰化了,DJ只是職業名詞,是Disc Jockey的縮寫,並不是音樂風格,那些被錯誤叫成DJ的歌曲實際為電子音樂。而電子音樂並沒有“DJ”這樣的叫法。

  電子音樂的產生

  早在19世紀末就已經有電子音樂這樣的概念了,只不過一開始叫做電子樂器音樂。直到20世紀20年代電子樂器的廣泛,電子音樂才變成一個大眾概念並且將名字定型為Electronic music,電子音樂完全是一場樂器的變革。

  在歐洲和美國,電子音樂到60年代末開始流行,70年代末開始影響到所有音樂風格。可以不誇張地說,現在幾乎所有音樂風格都可以理解為加入了電子音樂元素,只要它使用了電子樂器音色。現在的音樂大部分都是4/4拍,也是受電子音樂的影響。

  40年代開始,舞曲這個概念才出現。其實舞曲一直是電子音樂當中製作方向令人亢奮的音樂的統稱。可以說舞曲屬於電子音樂,但電子音樂不是隻有舞曲。60年代開始舞曲變得廣泛,許多電子音樂都做成跳舞型別。

  70年代末合成器/MIDI控制器/鼓機才開始影響到各類電子音樂風格,有人認為使用合成器做的音樂才算電子音樂,這個理解是大錯特錯的。你可以理解為合成器是電子樂器的一種,但電子樂器不是隻有合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