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兒童繪畫能力

       兒童畫教育是素質教育教學的重要載體,而兒童畫活動則是具體的實施。在準備這篇文章之前,我曾經做了一個小調查:我在班裡找了十個孩子詢問同一個問題:“你喜歡畫畫嗎?”其中有九個孩子不加思索的就說喜歡,還有一個孩子說我不喜歡畫畫,在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那個說不喜歡畫畫的孩子自己領取了一張紙和一支筆,於是我問他,你要做什麼啊,他說我要畫畫。我們暫不討論孩子回答問題時的心情對孩子的答案有多大影響,作為調查研究,十個孩子作為樣本是不夠科學的,但是跟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畫畫的。

  孩子喜歡隨心所欲的亂塗亂畫,這種亂塗亂畫也是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了解,也是兒童抒發情感的一種形式,繪畫能夠發展孩子的思維並建立自信和成就感。兒童繪畫的種類很多,例如蠟筆畫、簡筆畫、水粉畫、創意畫、線形繪畫等等。根據日常的教學情況,如何培養孩子的繪畫能力,總結為以下幾點:

  首先,培養良好的繪畫習慣很重要。我們要教給孩子正確的那筆姿勢和用紙方法。讓幼兒先學畫橫線、豎線、曲線、再畫圓形、房子等,從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反覆練習,對兒童以後的寫字奠定基礎。

  第二,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的繪畫兒童畫的興趣。興趣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在繪畫活動中我們給孩子提供熟悉的素材和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孩子會更喜歡繪畫,更善於繪畫。例如簡筆畫是從孩子喜歡的事物、圖形出發,或者是從孩子喜歡的繪畫方式、地點等。兒童繪畫有時候沒有固定的主題,但畫完後孩子能講出很多的東西。線形繪畫要求孩子做到細緻、耐心,所以調動孩子的興趣很重要,我給每個孩子一條海洋魚的外形,每個孩子的都不一樣,孩子們很興奮,創作也很順暢。

  第三,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的觀察力。繪畫之前要先仔細觀察事物的特點,抓住最關鍵的部位或角度,這就要求引導者提出明確的觀察目的,例如讓孩子畫葉子,可以帶孩子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除了葉子的形狀、顏色等外在特徵,還要引導孩子從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例如讓孩子觀察燈光下的葉子、樹上的葉子、一片葉子、一堆落葉等等。

  第四,在活動中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初期孩子的繪畫多數是模仿,培養孩子繪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將觀察到的事物進行變形,引導他們想象相關的物體,或是想象事物之間的聯絡,將這種聯絡描繪出來。例如樹與人的聯想,有的孩子會畫出一個“樹人”,樹枝是髮辮,樹杈是手,樹根是腳,這些都是想象的發揮;另一方面,讓孩子從一個事物聯想創造成其他的事物,還是那樹來舉例子,可以引伸為樹房子、樹上學校等等。

  第五,在活動中培養繪畫的欣賞能力。孩子不僅要會畫畫,還要會欣賞畫,這也是培養孩子美好情操的重要一點。平時我們看孩子的作品,很多家長會用“真漂亮”、“真美”、“畫得很好”等等這些語言,這種評價孩子聽了也會很高興,但是過一會兒就忘了,沒有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家長和老師的評價對培養孩子的興趣,建立自信是很好的機會,我們可以針對孩子繪畫作品的一個方面來進行評價,比如線條流暢、色彩鮮明或想象獨特等等,孩子也會接受並改善的更好。同時,讓孩子學會自己評價自己和他人的繪畫,對語言表達和自我成長都會受益匪淺的。

  第六,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兒童的集體繪畫可以培養孩子的團結合作,幾個孩子一起構思、佈局,都需要大家合作來完成,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可以觀察到這些孩子的心理髮展狀態,我在廣州一家教育機構組織孩子分兩組進行集體繪畫,第一組比較團結,他們取名為太陽組,全域性以太陽為主題,每個人都有作品在上面;而另外一組則取名打敗太陽,很明顯是針對第一組的孩子,他們還畫了很多大炮等攻擊性武器,通過這個環節可以看出第二組的有些小朋友具有很強的攻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