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版畫製作方法

  銅版畫也稱“蝕刻版畫”、“銅刻版畫”、“銅蝕版畫”、“腐蝕版畫”,版畫的一種。指在金屬版上用腐蝕液腐蝕或直接用針或刀刻制而成的一種版畫。屬於凹版。因較常用的金屬版是銅版,故稱。銅版畫藝術典雅、莊重,在國際上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名貴的藝術畫種。

  銅版畫製作非常繁雜,而且每道工序對畫面最終效果都有影響,緊密相連,絲毫疏忽不得,從備板、刷防磨劑、刻圖腐蝕時間掌握,特殊技法的運用,機器印製等等都需畫家親自操控,一道程式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畫面效果。所以優秀的銅版畫被認為了是版畫中的“精品”。製作方法有飛塵法、軟蠟法、幹刻法、腐蝕法等,以腐蝕法較為普遍。

  一:飛塵法

  銅版面的一種製版方法。將防酸的材料如瀝青、松香等製成粉末,盛在小布袋裡,或放在小銅絲篩裡, 在版面上方輕敲, 使粉末均勻地落在版面上,並把版加熱,使粉末點子熔化粘著版面。然後將版放入硝酸溶液中。凡未粘上防酸粉點的地方均被腐蝕形成凹洞,除去防酸粉點後,上油墨印刷,即成一片黑底白點的灰色。腐蝕時間長,灰色就深,反之就淺,以防腐漆控制畫面各部分腐蝕時間,就可得到許多層次的灰色。再因版面上防酸粉點的粗細、疏密,可使畫面變化更為豐富多彩。另有用一種特製的飛塵箱,進行飛塵的,即在一密閉箱內建防酸粉末,搖動風扇後,使粉末飛揚,然後將版放入,粉末即均勻落在版面上,根據需要的厚薄取出。此法可使飛塵細而勻,但不能根據畫面需要來安排各部分點子的疏密和粗細。

  二:軟蠟法

  銅版畫的一種製版方法。在防府蠟***或防腐劑***中加上油脂***一般宜使用較硬的動物蠟,如牛脂、羊脂等***,使軟而粘。塗布版面後,上覆一層紙紋較明顯的紙,再在紙上用鉛筆或刻針作畫。凡畫過之處,蠟即被粘在紙上。 用力重, 蠟被粘去多,反之則少。畫完揭紙,放入酸中腐蝕,被蠟粘去多的版面,先被腐蝕,因而腐蝕較深;蠟被粘去少的版面,酸須透過一層薄蠟才能受到腐蝕,因而較淺;未畫之處,則不被腐蝕。去防腐蠟之後,即可上墨印刷。由於作畫用筆的輕重,畫面上產生了濃淡層次的變化。如用鉛筆作畫,則有鉛筆的效果。此外,在軟蠟上還可壓印麻布、絲綢、特殊紙紋等不同的花紋,增加版面藝術效果。

  三:幹刻

  銅版面的一種製版方法。用刻針直接在銅版或鋅版面上刻畫, 不經過腐蝕, 即可上油墨印刷。刻針需是很硬的鋼針,或筆端裝有硬寶石***或鑽石***的針筆。在版面上刻畫時,銅刺向線的二面或一面翻起,如犁田時翻起泥土。印刷時這些銅刺滯帶著油墨,使每根線都形成一種滲化的柔和感覺。因線是在銅版上用力刻畫出來, 往往剛直有力, 從而呈現不同於腐蝕的特殊藝術效果。

  四:腐蝕法

  銅版面的一種製版方法。是以防腐蠟或防腐劑***一般以黃蠟、松香、瀝青等抗酸材料製成***塗布版面,形成一層防腐膜,用刻針在版面上作畫,然後放在腐蝕液***常用硝酸溶液***中腐蝕。凡被刻針颳去防腐膜之處,即被腐蝕,形成凹線,腐蝕時間越長,凹線也越深。除去防腐膜後版即形成。印刷時先用油墨塗布版面,使所有凹線都填滿油墨,然後揩去凹線以外的油墨,使所有凹線都填滿油墨,然後揩去凹線以外的油墨,放在銅版機上壓印,紙受壓,凹線內油墨吸於紙上而形成凸起的線條,由於線有粗細、深淺、疏密,再加上線外揩去的油墨有多有少,就形成一幅多層次的、調子變化複雜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