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國內外研究綜述的知識

  在國內外處處可以感受到茶文化的足跡,那麼茶文化的國內外研究有什麼進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國內外研究綜述,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國內外研究綜述

  外國學者就“茶”寫的專著不多見,但他們在經濟史、貿易史、文化史等相關著述中對之往往有所涉及,或是提供了一些貿易和消費資料,或是對當時消費情況的社會背景做了研究。如克拉潘的《現代英國經濟史》以及《劍橋歐洲經濟史》***4—6卷***。其中《歐洲經濟史》第2卷提出茶消費的社會原因,並介紹了164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茶葉貿易情況。著名歷史學家布羅代爾在《15至18世紀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一卷第三章“飲料部分”談到了“茶”,其間對茶文化有較多的討論。他提出新的看法,即認為歐洲人在印度而不是中國首先品嚐到茶,是荷蘭而非葡萄牙率先開始歐洲的茶葉貿易;關於英國人飲茶形成風尚的時間,他認為應當是在1657年左右,而更多的著述則將時間限定在18世紀上半葉。

  此外,斯特爾卡普***Ann Stalcup***的《中亞細亞的茶肆》、莫爾的《尋找午茶的片刻寧靜》和亨尼西***Gail Hennessey***的《沏上一杯茶嗎?》都以茶文化作為研究物件,第一篇討論了中西茶文化的異同,後兩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西方人下午茶的有關情況。德國學者希施費爾德的《歐洲飲食文化史:從石器時代至今的營養史》、英國學者奧尼爾的《勃朗特姐妹的世界:她們的生平、時代與作品》對茶貿易、茶事和茶會等茶文化現象均有所涉及。

  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因此中國本土對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顯著,主要表現為:有相對穩定的研究隊伍,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創辦了一批報刊,出版發表了一系列論著,茶文化交流日益活躍,茶館數量有增無減,茶藝表演十分熱鬧,茶葉網站發展迅速。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四川一帶已盛行飲茶。神農氏是“三苗”“九黎”部族首領。在《史記・吳起越》與《說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記載。從《五褒僮約》的記載的飲茶、賣茶的事實看來,我國漢代以前,川東鄂西地區生產和利用茶葉的事業已相當發達。蘇東坡在《汲江剪茶》中道“活水還需火煎,自臨釣石取深情。大瓢貯月歸春甕,小勺分江入夜瓶……枯腸末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再如“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有了文人的參與,茶開始逐漸有了它的文化內涵。

  茶文化的內容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鑑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品茶的環境一般由建築物、園林、擺設、茶具等因素組成。飲茶要求安靜、清新、舒適、乾淨。中國園林世界聞名,山水風景更是不可勝數。利用園林或自然山水間,用木頭做亭子、凳子,搭設茶室,給人一種詩情畫意。供人們小憩,不由意趣盎然。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新增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中國茶文化的內容主要是茶在中國精神文化中的體現,這比“茶風俗”、“茶道”的範疇深廣的多,也是中國茶文化之所以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的原因。

  茶文化的知識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

  茶文化的開端,起源於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陸羽《茶經》的問世,在晉代、南北朝時期使茶文化發展到一個空前的高度,標誌著茶文化的萌芽產生。

  宋代時期茶文化的興盛以及明清時期茶文化的普及,鑄就了今天茶文化在中國的發展。品茶悟道,感受心靈的脫俗,一種愜意,一種超然物外的感受,是每個品茶人的內心所歸。

  喝茶是為了讓心平靜,也就是在心無雜念之中,看杯中茶葉沉浮,細品茶葉的清香。品茶而思,思考事物,品析人世界萬物,茶文化中缺少不了靜謐的意境。


猜你感興趣:

1.茶文化發展的現狀分析

2.茶文化發展的現狀分析

3.茶文化的發展現狀有什麼

4.茶文化通感研究畢業論文

5.茶文化與商業旅遊研究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