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土豆種植與管理的方法

  土豆與小麥、稻穀、玉米、高粱併成為世界五大作物。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荷蘭15土豆種植與管理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荷蘭15土豆種植與管理的方法

  一、選地 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疏鬆,透氣性好,微酸性的沙壤土,有排灌設施的土壤,前茬作物無茄科作物或馬鈴薯參與輪作的土壤。

  二、整地、施肥 播前要進行滅茬、深耕,耕深應達20釐米。結合翻地應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000千克/畝。根據當地的土壤情況施入20千克以上的複合肥***氮、磷、鉀的比例為1:0.5:2***以滿足馬鈴薯整個生育期對肥料的需求。

  三、催芽 播種前30-40天進行催芽,先將種薯出窖,嚴格挑選種薯,去除爛薯。將種薯攤晾在散射光下,保持15-20℃,直接催出短壯芽後,進行播種,無論是整塊播種,還是切塊播種,都要進行播種前催芽,從而保證全苗,促進早熟,增產增收。

  四、適時播種 適時播種指土壤10釐米深處地溫達到7-8℃時播種。

  1、提倡用小整薯播種,增加結薯個數,達到高產。

  2、切薯 切塊不能太小,一般應在30克左右,分好頂芽,充分發揮頂芽優勢。做好切刀消毒,應準備好2-3把刀,放在75%酒精或0.2%高錳酸鉀的消毒液中,切到病種薯時,換用已消毒的刀,以減少病害的傳播。

  3、拌種 用草木灰加百菌清等殺菌劑進行拌種,促使切塊的的刀口儘快的癒合,減少爛種,增加鉀素,防病害。

  4、播種 根據種薯大小、土地的溫度和溼度、土地的質地等多種因素確定,一般播深10釐米左右,覆土後鎮壓,土層厚度在15釐米以下。

  5、密度 根據品種型別、自然條件、播種方式等因素確定,一般以4500-5000株/畝為宜。

  6、防蟲 播種時撒入地蟲殺淨顆粒劑4千克/畝,防治地老虎、蠐螬等地下害蟲。

  7、苗前除草 可用都爾或乙草胺150毫升/畝。播後一週內噴施。

  五、田間管理

  1、及時中耕培土 第一次中耕培土應在播種後30天左右進行,以鬆土為主,必要時結合追肥同時進行。第二次待苗高達15-20釐米時進行。

  2、覆膜馬鈴薯。出苗後,及時破膜放苗,並用土將破膜處封好,苗高10釐米時將膜去掉,進行第一次中耕培土。以除草、疏鬆土壤為主,並向苗根培少量土。

  3、及時灌排水。

  4、控制植株徒長

  ***1***通過栽培措施控制,可適當減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鉀肥用量。

  ***2***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多效唑。

  5、病蟲防治 防治蚜蟲和二十八星瓢蟲可用虎嘯等藥劑噴霧;防治早、晚疫病等真菌性病害可交替用大生100克/畝,防毒礬100克/畝。

  6、適時收穫 根據生長情況和市場需求與產值、天氣情況適時收穫,收穫後要防止陽光長時間照射而變綠。

  土豆的藥用價值

  可以用來主治胃痛、痄肋、癰腫、溼疹、燙傷,是和胃健中藥和解毒消腫藥,性平味甘。

  中醫認為馬鈴薯“性平味甘無毒,能健脾和胃,益氣調中,緩急止痛,通利大便。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腸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暢的患者效果顯著”。現代研究證明,馬鈴薯對調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臟病患者的良藥及優質保健品。 馬鈴薯富有營養,是抗衰老的食物之一。

  新膳食指南建議,每人周應食薯類5次左右,每次入50克-100克。每100克馬鈴薯含鉀高達300毫克,是20多種經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中含鉀最多的。日本一個研究發現,每週吃5~6個馬鈴薯,可使中風機率下降40%。

  據國外研究顯示,馬鈴薯中含有的抗菌成分有助預防胃潰瘍,它不僅有抗菌效果功效,同時不會造成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