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養雞飼養成本_土雞散養技術

  散養雞的養殖成本是很多養殖戶關心的問題,養殖散養的成本你有計算過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散養雞飼養成本,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散養土雞養殖成本

  1、按一隻雌雞苗2元計算;

  2、一隻雞養五--六個月大約需耗補充飼料飼養成本在19-22元,前100天,均每天0.1飼料,後60--80天均每天0.15飼料;若不能全進全出,吃一天可得0.15元料錢

  3、防疫及治療藥費0.8元/只;

  4、土雞全散養一般成活率50-75%,這得看你管理水平和技術、運氣

  5、死雞成本按8元計6、人工費、水電費、固定資產拆舊不計,每隻雞,成本在28--32之間,土雞批發價9-11元/斤之間,平均重2.5斤,怎麼算都是虧錢的生意

  我飼養的有幾千只土雞,每天吃的是收購來的穀子啊,玉米等糧食,自己找蟲子吃還不夠它們打牙祭的。現在糧食漲價啊,每天都要吃掉我大籮糧食,土雞長得又不快,賣出去價格也只13塊/斤,我算了下沒什麼攢頭,還不算雞發病,各位給我支支招,如何減少成本,提高效益,另外,我的土雞基本賣給農戶和當地,請問賣到哪裡價格高點呢?那從養殖成本方面來著手,一降低成本,二增加收入。但是我覺得疾病的預防不能省。能否養點蚯蚓啥的,要不竹林啊,樹林裡放養放養。找大酒店,野味店試試呢?13元/斤在我們這裡也算不錯的價格了,可見賣價和和當地的飼養條件及消費水品有關,要提供利潤就要有賣點,爭對餐館酒店也可以,還有就是自己和別人聯合經營農家樂之類的場所,讓別人享受吃雞玩雞賞雞之樂。

  養土雞以每個月養500只雞,年出欄5000只雞為例:基本上一隻土雞4個月可達2.5-3斤左右,一隻雞的飼養成本約為15元***根據各自實際環境預算***,生態土雞一般價格在10-12元/斤,每隻雞按平均重3斤計,一隻土雞理論上講純利在15-20元左右***具體實施估計沒這麼多***,年出欄5000只雞,年純利有7-10萬元。養土雞的成本概算養生態土雞90-100天即可達到2.5-3.5斤/只,即可出欄,但為了保證肉質,一般要養4個月,一隻雞的成本在15元左右。具體核算如下:養一隻生態土雞4個月上市,重2.5-3斤左右,所需飼料別離為穀物***稻穀、玉米、麥子、紅薯、豆粕、韭菜、胡蘿蔔、菜葉均可***6斤,按1元/1斤計即6元,黃粉蟲3斤,自己飼養每斤成本1.5元即4.5元,蠅蛆3斤,自己用雞糞飼養成本0.5元/1斤,3斤即1.5元,青菜5斤1.5元***自己種或撿菜葉不用錢***,土雞苗自己孵化約2元/只,疫苗每隻0.2元,總計:15.8元。養土雞投資成本概算1、養雞要多少錢投資,這和你的養殖範圍大小有關,以每個月養殖土雞500只,年養5000只雞為例,需資金26800-29800元;在農村,如果自家有糧食,前期投資只需6800元,最多有10000元即可。年養5000只雞,只需準備3個月1500只土雞的資金就夠啦。如果1500只土雞用大棚技能建設雞棚,費用為1500元;1500只土雞苗3000-6000元;養1500只雞需要養黃粉蟲200箱,200箱黃粉蟲需資金2000元,1500只雞需養蟲養雞飼料20000元,1500只雞疫苗費300元,總投資約26800-29800元即可。每個月養500只雞,年出欄5000只,年純利約7-10萬元。

  今朝,全國的專業土雞養殖戶,多采用自由放牧的方式,一般每畝養殖土雞200-500只。而名人堂:眾名人帶你感受他們的驅動人生馬雲任志強李嘉誠柳傳志史玉柱採用生態鏈圈養放牧方式,經益生菌處理,一般每畝可以養殖1000以上,以1000只為宜。土雞需要放養,從以上可以看出,養土雞的缺點是佔地面積較大。但由於生態、安全、無汙染,味道好,價格比飼料雞高出2倍以上,所產蛋也比圈養雞價格高出2倍以上,且求過於供,非常暢銷。對於我國廣大的農村人員說,養土雞佔地面積大就不是什麼缺點,在農村的林地、草地、果園、沙地、荒地都可以養,但一定要注意防止耗子等天敵。

  養雞利潤分析按湖北荊門的物價:土雞苗1只:2元左右,從小雞出殼到商品雞出欄所耗飼料在14-15元,四個月可以出欄,最低達到2.5-3斤,商品土雞按成批出售價1斤10元,即:3/斤*10/元=30元,除去雞苗2元和飼料15元,一共:17元。養一隻商品土雞的純利:30-17=13元。按投資500只土雞計算,所需成本:500只雞苗需500/只*2/元=1000元;飼料需15元/只*500/只=7500元,統共投資8500元;另外500只雞舍建設需500元,500只雞總投資10000元左右。純利在5000至10000之間。飼料投入的具體分析寧外,飼料投入約佔整個投入成本的70,以500只為例,如按飼料費用投入的4部分計算:育雛前期***0-26日齡***需全價顆粒料160千克,按飼料價格1.85元/千克計算,飼料費用為160×1.85=296元;脫溫後育雛30天***27-56日齡***飼餵自配全價料,按每隻天天飼餵0.06千克飼料、飼料價格為1.2元/千克計算,飼料費用為30×0.06×500×1.2=1080元;育成期94天***57-150日齡***飼餵自配全價料,按每隻天天飼餵0.05千克飼料、飼料價格為1.1元/千克計算,飼料費用為94×0.05×500×1.1=2585元;產蛋期215天,按每隻天天補飼0.075千克全價飼料、飼料價格為1.2元/千克計算,飼料費用為215×0.075×500×1.2=9675元。全程飼料費用共計296+1080+2585+9675=13636元。

  養雞需要裝置:育雛舍、料槽、料筒***要有不同規格的***、料盤、飲水器***大小不同規格的***、基礎設施需要的質料、加溫和保溫工具、透風工具、注射器、網、疫苗、其它勞動工具、電路等工具、雞籠或週轉的箱***用到臨時抓雞的***、運輸車***拉飼料或糧食餵雞的***、稻草簾***保溫用、溫度計、溼潤程度計、稱、斷喙器等其它必備工具。雞非常走悄!由於口味比人工餵養的好得多,非常受人們的喜愛。在我們山區,一斤土雞的價在15元左右,而且數量非常有限,土雞蛋也賣到八角錢一個。從飼養成本上看,飼養土雞的成本主要包括雞苗成本、飼料成本及防疫成本。按一隻雌雞苗2元計算,500只雞苗的成本是1000元。飼料費用又分為4部分:育雛前期***0~26日齡***需全價顆粒料160公斤,按飼料價格1.85元/公斤計算,飼料費用為160×1.85=296元;脫溫後育雛30天***27~56日齡***飼餵自配全價料,按每隻每天飼餵0.06公斤飼料、飼料價格為1.2元/公斤計算,飼料費用為30×0.06×500×1.2=1080元;育成期94天***57~150日齡***飼餵自配全價料,按每隻每天飼餵0.05公斤飼料、飼料價格為1.1元/公斤計算,飼料費用為94×0.05×500×1.1=2585元;產蛋期215天,按每隻每天補飼0.075公斤全價飼料、飼料價格為1.2元/公斤計算,飼料費用為215×0.075×500×1.2=9675元。全程飼料費用共計296+1080+2585+9675=13636元。

  防疫及其他費用按每隻雞1元計算,共500元。綜上所述,飼養土雞的總成本是1000+13636+500=15136元。如果採用戶外放養,雞群春、夏、秋三季以在田野、山林中覓食昆蟲、草籽為主,飼養戶只需在晚上飼餵少量精料,又可節約2/3以上的飼料,大大降低了飼養成本。飼養土雞的利潤非常可觀。以產蛋期215天、每隻雞每2天產1枚蛋、每22枚蛋重1公斤、每公斤蛋售價6元***最低價,有的地方售價達每公斤10元以上***計算,500只雞每年的雞蛋收入為14659元。另外,淘汰雞按每隻1.75公斤、每公斤8元計算,500只雞還可收入7000元,總收入達21659元。從上述計算可以看出,按市場最低價計算,飼養500只土雞一年可獲利21659-15136=6523元,平均一隻雞賺13元。土雞養殖時間比較長,一般肉雞隻要40天就出欄,而土雞最短是120天***夏季光照時間長,長得快***,最長要150天***冬季光照時間短,長得慢***。雞養起來,每天都要吃,一般養殖1000羽土雞需要有1萬元以上的資金***1萬元中不包括土雞苗等成本***。因此,規模養殖土雞,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不行。土雞看起來都比較健康,但是由於一個種群的遺傳問題,一些特定的疾病很容易感染它們。而不同的土雞群,容易得的疾病也不一樣,因此疾病防治也是關鍵的一環。

  最後,養1000只土雞要多少錢投資,這和你的養殖範圍大小有關,一般每個月養殖土雞1000只,年養10000只雞為例,需資金53600-59400元;在農村,如果自家有糧食,前期投資只需13600元,最多有20000元即可。年養10000只雞,只需準備3個月3000只土雞的資金就夠啦。如果3000只土雞用大棚技能建設雞棚,費用為3000元;3000只土雞苗6000-12000元;養3000只雞需要養黃粉蟲400箱,400箱黃粉蟲需資金4000元,3000只雞需養蟲養雞飼料40000元,3000只雞疫苗費600元,總投資約53600-59400元即可。

  土雞散養技術

  1 場地選擇

  選擇的山地應無汙染,必須遠離住宅區、工礦區和主幹道路。環境僻靜安寧、空氣潔淨。以坡度較緩、長有灌木林、荊棘林、闊葉林等的山地為佳。附近應有無汙染的小溪、池塘等清潔水源。

  2 品種選擇

  我國的地方優質土雞,如崇仁麻雞、仙居雞、寧都黃雞、固始雞、蕭山雞、三黃雞、清遠麻雞、杏花雞等,具有體型小,毛色美觀,活潑好動,耐粗飼,抗病力強的特點,適於放養。而且蛋的品質好,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可口,深受養雞戶和消費者的喜愛。

  3 放養規模

  放養規模以每群1500~2000羽為宜,規模太大不便管理,規模太小則效益低,放養密度以每畝山地200羽左右為宜,採用“全進全出制”。

  4 棚舍搭建

  4.1 舍址選擇 搭建棚舍應在放養區找一避風向陽、地勢較平坦、不積水的平地,旁邊應有樹林或果園,以便雞群在太陽強烈時到樹蔭下乘涼,還要有一片比較開闊的地帶,最好有青草、沙粒,讓雞自由棲息和啄食。附近應有水源。

  4.2 搭棚方法 一般棚寬4~5米,長7~9米,中間高度1.7~1.8米,兩側高0.8~0.9米。覆蓋層通常用3層,由內向外,第1層用油氈,第2層蓋稻草,第3層蓋塑料薄膜。在棚頂的兩側及其一頭用沙土磚石把薄膜油氈壓住,棚的另一頭開一個出口,以利飼養人員及雞群出入,也便於通風換氣。對棚的主要支架用鐵絲分四個方向拉牢,以防暴風雨把大棚掀翻。棚舍內搭2~3層棲息架供雞隻棲息。依據雞群放養數量來決定建棚舍的數量。

  4.3 鋪設墊草 若不搭棲息架,為了保暖,地面應鋪些墊料。墊料要求新鮮無汙染,鬆軟,乾燥,吸水性強,長短粗細適中,如青乾草、稻草、鋸屑、穀殼、小刨花等,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應將墊料曝晒,發現發黴墊草應當挑出。鋪設厚度以3~5釐米為宜。

  5 雞群飼養管理

  5.1 雛雞的飼養管理

  5.1.1 育雛時間的選擇 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選擇春季***2~4月份***育雛較為適宜,最晚不能晚於6月份。春季培育的雛雞生長髮育速度快,成活率高。進入育成階段正是春末夏初季節,青綠植物、昆蟲等豐富,可為柴雞提供優質的飼料,育成後期光照時間逐漸縮短,可防止雛雞過早開產,從而保證適宜的產蛋體況,維持較長的產蛋期。春季培育的雛雞在當年秋季開產,氣溫適宜,作物和昆蟲豐富,蛋品質好。產蛋一年後第二年秋天才停產換羽,產蛋時間較長,產蛋量高。春季育雛,國慶節前後到達產蛋高峰,此後緊接中秋節、元旦、春節,需求量增加。產蛋1年後可將柴雞淘汰,此時又遇中秋;國慶兩節,活雞銷售價格較高。

  5.1.2 適時飲水與開食 雛雞進入育雛室後,讓雛雞休息半小時至1小時,便可飲水。水的溫度以32℃左右為宜。前2天飲用高錳酸鉀溶液,以預防雛雞白痢病。雛雞飲水後,能迅速排出胎糞,既可促進雛雞新陳代謝,又可刺激食慾。開飲後即可開食,餵給易消化、營養全面的飼料,目前常用小雞配合顆粒料,亦可喂雛雞料。喂料要定時、定量、少量、多餐。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鐘吃完為宜。

  5.1.3 適宜的環境溫度與溼度 適宜的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關鍵。雛雞出殼時,孵化房的溫度應為37.5℃,雛雞從孵化房轉到育雛室後,溫度不宜相差過大。雛雞各階段的適宜溫度分別為1~2齡43℃~35℃;3~7齡34℃~32℃;第2周為30℃~28℃;第3周為28℃~6℃。育雛期在冬春季每週下降2℃,夏秋季每週下降3℃,至21℃為止。溼度要求:第1周相對溼度為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後儘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溼度過大,有利於病原微生物繁殖,易誘發球蟲病;溼度過小,雞舍乾燥,雛雞呼吸加快,體內水分隨呼吸大量散發,腹內剩餘蛋黃吸收不良,影響雛雞發育。可用水盆盛滿水自然蒸發,達到增溼的目的。

  5.1.4 適時分群 對強弱病雛要及時分群飼養。弱、病雛可在早晨第1次餵食時挑出,搶食時弱病雛常被擠出來,容易分辨。對病雛要及時隔離治療,較重的應立即淘汰。經常觀察雛雞的精神狀態、食慾、活動及糞便等情況,是獲得優良育雛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5.1.5 放牧訓練 幼雛一般在5周左右即可脫溫飼養。脫溫後即可轉移到山上放養。為儘早讓小雞養成上山覓食的習慣,從脫溫轉入山上開始,每天早晨進行上山引導訓練。一般要2人配合,1人在前邊吹哨開道並拋撒顆粒飼料,讓雞跟隨哄搶,另1人在後用竹竿驅趕,直到全部上山。為強化效果,每天中午可以在山上吹哨補食1次,同時飼養員應堅持在棚舍及時趕走提前歸舍的雞,並控制雞群活動範圍,直到傍晚再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歸舍訓導。如此訓練5~7天,雞群就建立起了“吹哨-採食”的條件反射,以後只要吹哨召喚即可。

  5.1.6 放牧場地圍網 放牧林地應根據管理人員的放牧水平決定是否圍網。圍網採用網目為2cm×2cm的魚網即可,網高1.5~2.0m。

  5.2 生長期的飼養管理 此期的特點是雞隻生長速度快,食慾旺盛,採食量不斷增加。此階段以放牧結合補飼方式飼養,使機體得到充分發育,羽毛豐滿,為後期育肥打下基礎。

  土雞市場前景

  由於前幾年大力發展快大型肉雞生產,雞肉總量猛增,雞肉消費處於飽和狀態,使肉雞生產效益下降。而土雞因其特有的風味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目前市場上土雞價格穩定在12~16元/公斤,每羽土雞收益穩定在6元左右, 且土雞生產市場風險比肉雞小,成本低。

  蛋雞的利潤與成本,養蛋雞的利潤與成本長期以來,養殖蛋雞,人們主要關注蛋雞高峰期產蛋率的高低,而產蛋週期***平均日產蛋量55g/羽以上***的長短卻往往被忽視。其實,養殖效益最主要的指標是產蛋週期,在蛋雞品種、飼料原料價格等因素一致的前提下,影響蛋雞養其次是料蛋比,再依次是飼料料單價、產蛋率、蛋重和死淘率,當然,這些指標不是孤立的,都是相關聯的。

  下面我們通過一些資料來幫助分析:假設玉米1.8元/kg,豆粕3.5元/kg,麥麩1.4元/kg,雛雞料2.38元/kg,青年雞前期料2.16元/kg,後期料2.0元/kg,蛋雞料2.2元/kg,雛雞苗3元/羽,雞蛋7.0元/kg,淘汰蛋雞7元/kg。

  為了直觀和分析方便,我們將蛋雞的飼養階段劃分為投入期***培育期***、成本回收期和贏利期3個階段。

  投入期***培育期***——0-165日齡:蛋雞從雛雞養到產蛋率65%以上***這時產蛋的收入與飼料支出基本持平***約需要165天,累計消耗飼料約10kg,成本約22元/羽,雞苗+疫苗+藥品約6元/羽,其它支出約1元/羽,成本合計29元/羽;產蛋約0.4kg/羽,計2.8元,淘汰雞收入14.2元***2.2kg*7元/kg*92%——產蛋期成活率***,合計收入17元/羽;兩者相抵,培育期淨支出12元/羽。

  成本回收期——166-293日齡:這一階段料蛋比平均按2.1:1計算,其它支出按每天0.02元/羽計算,產蛋率94%以上,蛋重58.5g/枚,日平均產蛋量55g/羽以上,日贏利0.1109元/羽***0.055*7-0.1155*2.2-0.02***,回收12元成本需要126天;產蛋率從65%上升到94%一般需要20天,所以,成本回收期為293日齡。

  贏利期——293日齡以後:一般蛋雞在293日齡以後,產蛋高峰已過,產蛋率一般為88-90%,蛋重約63-64g,平均日產蛋量約56.7g/羽,料蛋比平均按2.2:1計算,日贏利0.1026元/羽***0.0567*7-0.1247*2.2-0.02***,平均每月贏利3.08元。

  由此可見,蛋雞贏利是在產蛋高峰以後,如果日產蛋量55g/羽以上維持時間越長,贏利就越多。

  料蛋比、飼料單價:飼料代謝能水平是決定料蛋比的主要因素***前提是營養平衡***,也是影響飼料單價的主要因素。不同代謝能水平的飼料的料蛋比差異比較大,比較理想的可控制在2.05:1以內,高的則為2.5-2.6:1,相差0.4:1以上,根據測算,料蛋比相差0.2:1的不同飼料的單價相差約0.1元/kg,按年產蛋量20kg計算,高能量水平的飼料可節省飼料成本支出約4.2元/羽***20*2.1*2.2-20*2.3*2.1***。

  產蛋率:由於飼料、管理等其它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年平均產蛋率差異一般不會超過5%。按年產蛋20kg計算,產蛋率提高5%相當於多產蛋1kg/羽,同時,也多耗飼料2.2kg/羽,淨收入增加2.16元/羽***1*7-2.2*2.2***。

  蛋重:蛋重相差一般為2-3%,同樣,蛋重增加,同時耗料量也相應增加,所以,由於蛋重增加所增加的淨收入為0.86-1.3元/羽。

  死淘率:排除疫病感染,產蛋期年死淘率一般可控制在5-10%,按淘汰雞8元/羽計算,降低5%的死淘率可增加收入0.4元/羽。

  綜上所述,提高蛋雞養殖效益的最有效途徑是延長日產蛋量55g/羽以上的天數;設計合理的日糧代謝能水平,控制飼料單價和降低料蛋比,也是提高蛋雞養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然而,實際情形是,很多蛋雞在不到400日齡時就不得不淘汰,日產蛋量和料蛋比與上面所述的比較理想的指標相去甚遠。這樣的蛋雞養殖,只不過是白費力氣和浪費社會資源而已!

  其實,蛋雞的產蛋潛力是很大的。排除疫病和飼料營養因素,導致蛋雞產蛋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卵巢衰老和機能減退,其次是脂肪肝和卵巢炎症。

  卵巢機能主要由腦垂體調節和控制。腦垂體是神經組織,代謝旺盛;而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很容易氧化而退化***腦垂體自出生起就處於不斷的退化之中***。所以,只有保護好腦垂體,改善腦垂體機能,減緩腦垂體退化,才能改善卵巢機能,延緩卵巢衰老,進而促進產蛋和延長產蛋週期。


猜你感興趣:

1.散養雞的飼養方法

2.散養雞的養殖方法

3.柴雞養殖方法

4.冬天土雞雛雞的飼養管理

5.柴雞的飼養技術和管理要點

6.肉雞養殖技術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