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適合桃樹種植的基本方法

  桃樹適合在我國大江南北種植,那桃樹是怎麼種植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桃樹種植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桃樹種植的方法

  一、新梢摘心。 在夏季當桃樹新梢長到30—50釐米時候,進行第一次摘心,選擇在正確方向、位置、角度,適當的副悄或芽的上方摘去頂心,控制外圍延長枝生長。對樹冠空間有利用價值的徒長枝,進行早摘心,或在角度較大的分枝處短截,使其從直立生長轉為斜向生長,形成良好的結果枝,達到穩產的目的。

  二、開張角度疏除徒長枝對生長旺盛,分枝角度 小的主枝,側枝在未充分木質化前,採取吊、拉、撐的方法,開張角度,分枝均勻,樹冠開張,生長緩和,結果能力提高,樹體抗病蟲能力增強。在抽梢期,及時剪除叢生蜜枝。剪除影響樹冠通風透光的弱密枝、徒長枝、病蟲枝、苦枝等,節省養分,改善光照,增強內膛枝抽梢、結果能力,促進果實著色成熟,增強含糖量,改善果實品質,增強樹體抗病能力,延緩衰老。延長結果期,增加經濟效益。

  三、按時拿枝、正確扭枝 在夏季生長期,將直立半木質化的徒長枝,用手從基部到頂端向下慢慢彎曲,重複2—3次,或將枝梢基部扭轉19—180度,使之下垂或成水平狀態,緩和樹勢生長,促進花芽形成,增加結果枝,擴大結果面,達到穩產高產的目的。

  四、抹芽定位 抹芽定位也叫掰芽子,在桃樹葉芽萌發,抽出3—5釐米長的嫩枝時,對位置生長不當,數量過多的嫩芽,可及時用手抹去。抹芽是新栽幼樹高接換頭,和老樹更新枝處理的重要手術。抹芽宜早不宜晚,太晚了不僅不容易抹去而且容易留下傷疤,導致流膠病的發生,並增加防治費用,影響果品質量。

  毛桃育苗技術

  落葉喬木,樹皮黑色,為常見的果樹及觀賞花木。桃樹喜光,喜溫暖,稍耐寒,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鹼性土、粘重土均不適宜。不耐水溼,忌窪地積水處栽培。根系較淺,但須根多,發達。壽命較短。嫁接繁殖一般用毛桃作砧木。可嫁接各種品種桃***如油桃、壽桃***、紫葉李、李子等。 桃樹花期4—5月,果熟期7—11月,因品種而異。毛桃種子千粒重4200克,每公斤約240粒,發芽率95%,種子幹藏。

  育苗:播種前種子一般要進行低溫層積處理。層積處理的方法是:在晚秋選擇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處挖坑,坑深在地下水位以上,大小視種子多少而定。坑底放石子,上面加些粗沙,再鋪3—4釐米的溼沙。坑中放草把以利通氣。在層積前要進行種子消毒,然後將種子與溼沙混合,放入坑內,種子與沙體積比為 1:3—5,或一層種子一層沙交錯層積。沙子溼度以手握成團不出水,鬆手觸之即散開為宜。種子堆到離地面10—20釐米時,上覆5釐米河沙和10—20釐米厚的秸稈。四周挖好排水溝。層積期間定期檢查溫度、溼度及通氣狀況,並及時調節。

  播種繁殖。一是用冷水浸種催芽。適於進行過低溫層積處理60—80天的種子,如果在播種前仍未萌動的種子,可在播前用冷水浸種3—5天,每天換水一次,浸種後每天在向陽處曝晒 2—3小時後堆起來加覆蓋物保溫保溼,直到種子萌動後即可播種。二是溫水浸種。適於未層積處理的種子,可在播前1個月左右用“兩開一涼”的溫水浸種,不斷攪拌至冷涼,隨即用冷水浸種2—3天***每天換一次水***再混溼沙進行短期層積處理,播前再在20—25 ℃的環境中進行催芽,直到芽萌動時即可進行播種。播種多采用點播,株距在10—15釐米,行距25—30釐米,也可採用寬窄行,寬行40—60釐米,窄行20釐米,便於嫁接。每畝播種量40—80公斤,覆土厚度3—5釐米。播種前整地方法、苗期管理與其它育苗方法同。當苗子地徑長到1公分粗時,於7—8月進行芽接,也可第二年春季進行切接。

  桃樹種植的技巧

  1、定植前施肥:根據桃樹早期豐產技術總結,在建園前,每畝施用農家肥5噸與50kg過磷酸鈣和30kg硫酸鉀混合,分施於定植穴中,然後填入表土,並與肥料混勻,準備定植。 定植時,用50kg水加1.5kg過磷酸鈣及土調成泥漿,將桃苗的根系蘸滿泥漿,而後定植,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成活率,而且幼苗生長健壯,為開花結果打好基礎。

  2、基肥:桃樹基肥以農家肥為主,每株成齡桃樹施農家肥30—50kg,並應結合深翻改土,採用溝施或環狀溝施的方法,溝深40—50釐米,寬50釐米,溝長以樹體大小和肥料多少而定。施入農家肥後填入表土,將表土與肥料混合,再將底土覆蓋其上,略壓實。施肥後最好結合灌水,施肥時期以深秋或初冬為好,如早春施基肥應儘量提早。土壤溫度穩定在4—5時,桃樹根系即開始活動,土溫上升,根系活動加快,如果挖施肥溝時不注意保護根系,大量傷根會影響根系的吸收能力。

  一般一株桃樹施氮肥0.23—0.45kg,相當於尿素0.5—1kg,幼樹施用量宜減少,然後每年遞增0.056kg,相當於尿素0.12kg,直至增加到施氮肥量為0.45kg以後不再增加。用全生育期的氮肥用量的1/2與農家肥混合後做基肥,另1/2做追肥。磷、鉀化肥均與農家肥混合後做基肥。磷、鉀化肥的用量以氮肥為基礎,按氮、磷、鉀養分比1:0.6:1的比例計算可得出,即每株施磷0.14—0.27kg,相當於16%的過磷酸鈣0.9—1.7kg,每株施鉀0.23—0.45kg,相當於硫酸鉀0.46—0.9kg。如果不用單元素化肥用復混肥***必須是三元復混肥***,則將用量的1/3做基肥,另2/3做追肥。3、追肥:在施基肥的基礎上,將氮肥總量的1/2做追肥。花前和生理性落果後各施一次,每次施肥量各佔氮肥總量的1/4,即每株施氮0.058—0.112kg,相當於尿素0.13—0.25kg。用復混肥也應在花前和生理落果後各施一次,每次施肥量為總用量的1/3。

  根外追肥是土壤施肥的必要補充,由於桃樹對微量元素比較敏感,容易出現暫時的相對缺乏,因此,就更顯出根外追肥的重要。據資料報道,在初花期噴施0.2%硼酸水溶液,可使座果率達到88.73%,8月下旬至9月初噴施0.4%磷酸二氫鉀一次,枝凍害指數比噴清水的對照減少12.9%。在果實膨大期施0.2%—0.3%硝酸鈣,可以提高果實的硬度,減少果實及果實皮縫合線軟化果的數量,提高果實等級。

  桃樹種植知識

  一、育苗

  1、砧木種類:上海地區桃樹的砧木大多用毛桃,北方的山毛桃不適於在南方作砧木。

  2、育苗方法

  先選擇地勢平坦、排灌良好、微酸性的疏鬆土壤作為苗圃地。在春、秋兩季以行距20~40釐米,株距5~10釐米條狀單粒點播,播種深度5~10釐米,每667平方米用種量為200~250千克。

  桃樹常用芽接的方法育苗,一般嫁接期為8月下旬至9月初,如要當年成苗出圃,則嫁接期提前至5月中旬~6月中旬。

  二、種植

  必須選用品種正確、根系發達、細根多、樹幹粗壯、在整形帶有5~7個飽滿芽、無病蟲害的苗木種植。同時要注意品種搭配。定植時間以1月下旬~2月上旬最為理想。栽植密度多在每667平方米30~40株之間,也可根據具體情況安排距離。目前較多采用5×3米或5×4米的種植密度。

  栽植前3~4周挖好定植穴,定植穴深60~80釐米,寬100~120釐米,挖穴時注意表土和心土分別放置,穴挖好後把表土的一半放入穴底,再施入充分腐熟的基肥25~50千克,然後放入全部底土,與基肥充分拌和,最後放入另一半表土,待其沉實後定植。定植時要注意栽植深度,以根頸部略高於地表為標準。

  三、土肥水管理

  1、秋季深翻施基肥:最好在9月~10月間完成,一般採用行間開溝深翻的方法。溝內壓草,並施放有機肥,同時混入複合肥。

  2、追肥:花前追肥量佔全年的40%;花後追肥量佔全年的20%;果實膨大期追肥佔全年的20%;此外,結合早秋施基肥來追肥佔全年的20%。前期追肥以氮肥為主,中後期以磷、鉀肥為主,按2∶1∶1的比例追施氮、磷、鉀肥或果樹專用肥,並結合追肥及時澆水以儘快發揮肥效。

  3、葉面肥:萌芽前噴30倍~50倍尿素,花前噴2次250倍硼砂和300倍尿素,幼果期噴2~3次300倍氨基酸鈣或其它微量元素肥料。另外,結合每次噴藥,葉面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一般6月份以前以尿素為主,6月份以後以磷、鉀肥為主。

  4、合理排、灌:由於桃樹不耐溼,根據本地區的氣候情況,桃園排水的工作是極其重要的,特別是梅雨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