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水瓜種植的基本方法

  水瓜的種植需要知道水瓜的種植方法,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水瓜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水瓜種植方法

  選用優質、豐產、商品性佳、適合市場的品種。冬春栽培要選擇長棒形,市場面向港澳及華南地區的品種,如碧綠、雙青、綠旺等;夏秋栽培宜選擇面向本島市場的短棒形品種,如泰國絲瓜等。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直播法:3-4月,整地作畦,寬約3m。種子經浸種催芽,於畦面兩邊播種2行。株距35cm,開穴,每穴播3粒種子,1hm2約需種子300-450g。育苗移栽法:2-3月,在保溫苗床上,用營養缽育苗當瓜苗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移植。栽植密度同直播。

  整地栽種

  生產用地要選擇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排灌方便、PH值中性略酸的沙壤為宜。海南的土壤一般都偏酸,而且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偏低。整地時,一般每畝要撒施石灰50-100公斤,調節土壤的酸鹼度;基肥以腐熟農家肥為主,輔以NPK複合肥、尿素、過磷酸鈣、餅肥,一般每畝施農家肥2000-3000公斤,NPK複合肥50公斤,尿素30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餅肥30公斤。最好是一起混合腐熟後再做基肥施放。一般基肥的施放量佔絲瓜總生產期用量的2/3。起畦一般寬為1.40米***包溝***,畦寬為30-35釐米,長度以實際大田為準。絲瓜不耐熱,最好實行地膜覆蓋栽培。覆膜時,儘可能選晴天無風的天氣,地膜要緊貼土面,四周要封嚴蓋實。地膜的選擇有:白色地膜對土壤增溫效果較好;黑色地膜對抑制雜草生長效果顯著;銀灰色地膜能有效避免蚜蟲危害。

  播種種期

  1.播種期:根據栽培季節、氣溫條件和市場需求選擇適宜播種期。

  2.種子質量:必須符合GB16715.1-1996中2級以上要求。種子純度不低於95%,淨度不低於99%、發芽率不低於90%,水分不高於8%。

  3.播種量:根據絲瓜的種植密度,一般每畝大田種植800-1200株,每穴播種2粒,用種量約350-500克。

  4.播種方法:

  絲瓜移栽成活率較低,一般採用直播方式。單行種植,株距為30-50釐米,每穴播種2粒,深度為1-2釐米,種粒平放,土壤田間持水量75%為宜,如過幹可澆水少許,播後蓋乾草,以保溫保溼。

  播種宜選擇晴天進行,覆膜栽培,破孔儘可能小些,以免風大時掀膜。

  田間管理

  苗期,每星期追肥1次。結果期,每採收1-2次,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糞尿和複合肥為主。整個生長期,經常進行中耕除草、培壟。適時進行人工引蔓、綁蔓,以輔助其上架或上棚,棚架高2m。上棚前的側蔓均摘除,上棚後的側蔓一般不再摘除。盛果期,摘除過密的老黃葉和多餘的雄花,把擱在架上或被卷鬚纏繞的邊幼瓜調整垂掛在棚內生長,摘除畸形瓜。

  適時採收

  絲瓜從開花至商品成熟約10-12天,採收標準 ,瓜身飽滿、勻稱,果柄光滑,瓜身稍硬,果皮有柔軟感而無光滑感,手握瓜尾部搖動有震動感。採摘時果實要保持完整。

  養護莖蔓

  在深冬絲瓜管理中務必要注意調節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養好莖蔓。在管理絲瓜時,不要過於促花促瓜。若為追求產量,強行促花促瓜,勢必造成營養分配失衡,莖蔓會因得不到充足的營養而細弱、生長緩慢,導致植株早衰,產量降低。

  合理留瓜深冬時節,絲瓜植株生長緩慢,可改高溫季節“2~3片葉留一個瓜”的留瓜方式為“5~6片葉留一個瓜”。

  適時澆水施肥 傷根或根系不發達,植株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供應不足也是造成莖蔓細弱的重要原因。絲瓜為喜高溫作物,儘管其根系發達,但是在冬季地溫偏低時,根系生長速度也會變慢。特別是一次性水肥過大,很容易大幅度降低地溫而造成傷根,進而導致莖蔓細弱、生長緩慢。因而應本著“膜下澆小水,重施養根肥”的原則進行澆水施肥。衝肥時應以促根養根的優質生物菌肥為主,每畝每次衝施50~60公斤即可,並配合適量的優質複合肥。同時,澆水施肥後要注意閉棚升溫,提高地溫。

  病害防治

  花腐病、綿疫病

  在高溫高溼的情況下,花腐病或綿疫病均可導致爛花現象的發生。菜農朋友可以選擇克露、安克、雷多米爾等藥劑進行葉面噴施,或在蘸花葯中加入部分藥劑防治病害。另外,不妨嘗試以下蘸花葯方:以4斤水為例,冬天時應加入3包坐瓜靈,2支奈乙酸,10毫升2,4—D,1支花蕾保,12毫升絲瓜

  順直保花素,15毫升綠之源,1瓶腐爛靈。

  白粉病

  實行輪作,合理密植,清溝排漬,增施磷鉀肥,不偏施氮肥,病初期摘除病葉集中燒燬;

  藥劑防治: 以預防為主,於生長初期、開花盛期、座果期各噴一次25%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倍液; 也可採用27%高脂膜乳劑80-100倍液,於發病初期噴灑葉片,形成保護膜防病。或發現葉片有零星小粉斑時應立即施藥防治,可噴施10%世高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40%滅病威懸浮劑500倍液、20%粉鏽寧乳油1000倍液、粉鏽立克600-800倍液、25%百科乳油2000倍液、百里通2000倍液,交替使用,隔5-7天一次, 連續2-3次

  煙粉蝨

  1、清除田邊雜草,消滅其中間寄主及滋生基地;

  2、藥劑防治:噴施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7500倍液,或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敵蚜蝨500-1500倍液、速撲殺1500倍液,交替使用, 隔7-10天一次,連續2-3次。相鄰田塊最好能同時噴藥。

  瓜絹螟

  幼蟲從5月開始危害,7-9月發生量大,危害最重。

  水瓜種植時間

  絲瓜直播的最早時期以當地溫度穩定在18℃為標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播期應選擇相應的品種。早春、晚秋選較遲熟品種,夏季選耐熱、早熟、雌性強、對短日照要求不嚴格的品種。春秋季最適絲瓜生長,大多品種均有較好表現,應種植優質、豐產品種。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直播法:3-4月,整地作畦,寬約3m。種子經浸種催芽,於畦面兩邊播種2行。株距35cm,開穴,每穴播3粒種子,1hm2約需種子300-450g。育苗移栽法:2-3月,在保溫苗床上,用營養缽育苗當瓜苗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移植。

  絲瓜分佈於世界溫、熱帶地區。中國各地均有栽培。性喜溫暖環境,宜選土壤溼潤及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栽種。種子繁殖。苗高1尺左右,應搭架以利攀援生長。

  絲瓜應選有機質豐富,前作不是瓜類的田塊種植,春、秋植應施足基肥。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每畝可施腐熟豬糞1500公斤,毛肥20公斤,花生麩50公斤。

  有稜絲瓜每畝1700-2200株。秋植或主蔓結果為主的品種可適當密植。夏季由於日照長,生勢旺,可適當疏些。

  防治方法:幼蟲發生期及時摘除卷葉,消滅藏匿在其中的幼蟲和蛹;

  幼蟲左盛發期及時噴藥防治,可噴施5%美除乳油1500倍液, 或52.25%農地樂乳油1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000-2000倍液、50%殺螟鬆乳油1000倍液。交替使用。

  水瓜的栽培技術

  選地與基肥

  絲瓜應選有機質豐富,前作不是瓜類的田塊種植,春、秋植應施足基肥。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每畝可施腐熟豬糞1500公斤,毛肥20公斤,花生麩50公斤。

  栽培密度

  有稜絲瓜每畝1700-2200株。秋植或主蔓結果為主的品種可適當密植。夏季由於日照長,生勢旺,可適當疏些。

  田間管理

  水肥管理

  早春種植早熟品種,苗期應施肥促苗,並打瓜仔,勤施追肥,促進植株生長。夏秋季栽培,苗期應控肥控水,出現雌蕾才開始追肥。初花期應施重肥,每畝可培複合肥50公斤,毛肥50公斤,開花結果期需水量大,特別是炎熱的夏季,要早、晚澆水,水分不足,絲瓜易纖維化,品質下降。初收期每畝追施毛肥50公斤,豬糞750公斤,採收期應及時追肥,一般每採收2-3次,追肥一次,每次每畝培進口複合肥20公斤,鉀肥10公斤,盛收期每隔一天淋一次複合肥水,用量為每畝2公斤。整個生長期,經常進行中耕除草、培壟。

  植株調整

  第一個瓜座果前,只保留主枝蔓,側蔓全部摘除。座第一個瓜後,保留3-4條強壯、有雌花的側枝,任其生長,摘除部分瘦弱、過密或染病的側枝。並及時摘除病、老、黃、密的葉片和過多的雄花以及畸形瓜、僵化瓜、病瓜、蟲蛀瓜、過密瓜等。人工輔助授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可提高座果率,增加產量。適時進行人工引蔓、綁蔓,以輔助其上架或上棚,棚架高2m。上棚前的側蔓均摘除,上棚後的側蔓一般不再摘除。當絲瓜幼瓜被竹、葉、蔓阻礙或卷鬚纏繞,不能自然下垂正常生長,容易變彎或畸形,要進行吊瓜和理瓜,一般吊瓜在成瓜後2-3天進行。盛果期,摘除過密的老黃葉和多餘的雄花,把擱在架上或被卷鬚纏繞的邊幼瓜調整垂掛在棚內生長,摘除畸形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