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語文滁州西澗教案

  沒有好的語文教案,課堂教學就會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同時如果預設不圓滿,就會影響生成效果,教學質量也會大打折扣。為此,下面小編整理了人教版以供大家閱讀。

  人教版

  教學目標

  品味語言

  1、瞭解詩歌點染的寫法。

  2、體味詩歌的意境美。理解作者在詩歌中寄予的感情 有感情地反覆誦讀並熟練地背誦。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味意境。 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在詩歌中寄予的感情。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我們接觸過許多唐代大詩人的作品,他們都各具風格。 比如:李白的詩——豪放飄逸,杜甫的詩——沉鬱頓挫。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是以“高雅閒淡”著稱的詩人韋應物的傳世佳作《滁州西澗》。

  二、請學生朗讀,再齊讀。

  三、這是一首山水詩,那我們可以用欣賞山水國畫的方法來欣賞它。國畫中有一種技法稱為:點染法,和我們文學中講的“文眼”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這首詩歌中,每一句都有一個文眼。

  1、第一句詩,講的是?***草***那麼這個草是什麼樣的草呢?***幽草***

  這裡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來點染“草”。

  幽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沉靜、安閒***那麼這個“幽”字在這裡就賦予了“草”獨特色彩和意味!作者就獨憐***愛***這幽草。

  那麼請同學們自己來找其餘三句詩中的文眼。***鳥鳴、潮急、舟橫***

  2、鳥鳴——大家還知道哪些詩歌中出現了黃鸝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筆下的黃鸝活潑可愛,生機勃勃,表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懷。那麼韋應物筆下的黃鸝鳴叫也是這樣的含義嗎?

  高高在上的深樹林中的黃鸝傳來清脆的鳴叫,作者對它是什麼態度呢?這就要從第一句詩中去尋找答案了,是什麼?***毫不在意,因為他“獨憐”幽草***至於他為什麼不在意呢我們呆會兒再來分析。

  3、接著來看第三句的文眼——潮急。 這裡首先要提到一個自然現象,在春天桃花盛開的時節,往往會出現多雨的天氣,稱之為桃花汛。這時候山澗裡河水暴漲,形成了“潮急”的景象。

  4、那麼這裡的“急” 除了形容潮水外,還有別的含義嗎?作者來這裡享受清幽的環境,到晚上了,沒想到春雨不斷竟漲起了春潮。此時,作者應該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急於歸航***於是,他慌忙地去找他的舟——舟在河中是什麼樣的呢?***舟自橫***為什麼會橫著呢?***水的力度很大***進一步突出了當時這春潮的急!

  四、、進入詩歌的意境

  請同學們根據前面的賞析和FLASH中的圖景來想象一下這是一幅什麼樣的畫卷呢?請發言。

  五、體會作者的情感

  1、憐——喜愛,憐惜。開篇將幽草、黃鸝並提,用“獨憐”的字眼,很明顯地表露了詩人

  安貧守節,不高居媚時的胸襟。

  2、舟自橫——這裡需要聯絡著作者的身世來理解它的深意了!

  韋應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著世襲特權,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衛隊中的一員,過著驕奢腐化的生活。經歷了安史之亂後,他深受震撼,發奮讀書,27歲中進士,走上了仕途。做過滁州、江州、蘇州等地的刺史。他深為中唐政治腐敗而憂慮,也十分關心民生疾苦,但他無能為力。這首詩就委婉地表達了他的心情。

  詩中的“舟自橫”蘊含著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以及對自己無所作為的***憂傷***。

  七、 背誦詩歌

  八、判斷正誤

  1、獨憐表現了詩人對滁州西澗春景的喜愛。*** ***

  2、幽字表現力詩人心情閒靜。 *** ***

  3、潮急導致舟自橫,有著必然聯絡。 *** ***

  4、舟自橫表現力作者無可奈何的心情。 *** ***

的人

1.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2.六年級下冊語文預習資料

3.六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

4.2016-2017六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5.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複習題

6.小學六年級語文輔導計劃

7.六年級下冊語文總複習

8.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課文複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