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件教案

  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自然角的創設與管理,充分發揮自然角對幼兒的教育作用。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四季自然角

  【活動建議】

  1、教師應根據季節的變化和當地的自然環境條件擴充套件自然角的內容,不要侷限書中舉的例子。

  2、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自然角的創設與管理,充分發揮自然角對幼兒的教育作用。

  【活動目標】

  通過照顧、觀察自然角,使幼兒發現動、植物的生長變化,增進幼兒對飼養和種植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魚缸、花盆、記錄本、放大鏡等。

  【活動過程】

  活動***一***春天的自然角

  1、種子發芽:在盤子裡放一層棉花,用水將其浸溼,然後撒上一些不同的種子。引導幼兒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比較不同的種子發出的嫩芽有什麼不同?

  用一根細鐵絲穿上三粒蠶豆插到瓶子裡。然後往瓶子裡倒些水,使最下面一粒蠶豆完全浸在水中,中間一粒恰巧在水面上,最上面一粒則離開水面。過幾天后,讓幼兒觀察、比較三粒蠶豆發生了什麼變化,並啟發他們想一想,為什麼三粒蠶豆會發生不同的變化?

  2、瓶插:帶領幼兒採集柳樹、桃樹、杏樹的枝條,插在瓶子裡,泡些水。每天讓幼兒觀察它們的變化。

  3、飼養小動物:讓幼兒將蠶、小蝌蚪、小魚、烏龜、小雞、小鴨等小動物帶到幼兒園,放在自然角飼養。鼓勵幼兒注意觀察小動物的變化。

  活動***二***夏天的自然角

  1、養花:將夏季常見的盆花擺放到自然角,供幼兒欣賞。

  2、飼養動物:帶幼兒捕捉並飼養蝸牛、蟬、蚯蚓等小動物。也可製作蝴蝶、蜻蜓標本,將其擺放到自然角,供幼兒觀察。同時要教育幼兒保護益蟲。

  3、天氣日記:在室外建立一個小小氣象觀測站,讓幼兒輪流觀察天氣的變化,並做天氣日記。

  活動***三***秋天的自然角

  1、果實娃娃:讓幼兒蒐集各種成熟的果實,在果實上貼上五官,製成果實娃娃。如蘋果娃娃、南瓜娃娃等。將這些果實娃娃擺放到自然角,供大家欣賞。

  2、種子盒:鼓勵幼兒採集各種種子,放到盒子或瓶子裡,並貼上標記。

  3、樹葉畫:帶領幼兒撿落葉,用各種顏色、形狀的落葉貼上樹葉畫。將樹葉畫擺放到自然角或掛在牆上供大家欣賞。

  4、養菊花:將幾盆菊花放到自然角,讓幼兒輪流照顧菊花,給菊花畫像。

  5、昆蟲標本:帶領幼兒捉蟲子。將活的昆蟲放到籠子或瓶子裡飼養。將死去的昆蟲製成標本***方法見“製作標本”活動***。將昆蟲和標本放到自然角,鼓勵幼兒每天去觀察。

  活動***四***冬天的自然角

  1、蘿蔔白菜花:將蘿蔔的上半截從攔腰處挖成一個小碗,裡面泡上白菜心,掛到太陽能照射到的地方。讓幼兒每天往裡面澆些水,並觀察它的變化。蘿蔔、白菜會同時發芽、長大、開花,出現奇妙的景象。

  2、水仙花:將水仙花頭泡在清水中,用小石子固定,放在陽光下。讓幼兒輪流照顧,並做觀察日記畫。約一個月左右開花。

  3、冰花:寒冷的日子裡,準備一些小容器、小模子等,讓幼兒用水凍冰花。

  可在水中放些顏色或彩紙,放到室外,過一會***或一個夜晚***,會形成五顏六色的冰花。

  4、寵物角:讓幼兒將家中飼養的小動物帶到幼兒園來飼養***金魚、烏龜、小兔、小貓等***,讓幼兒輪流照顧小動物,每天要觀察、撫愛小動物。

  篇二

  《11只貓做苦工》

  【設計意圖】

  社會規則是約束每個人言行的道德準繩,在它的面前望而卻步絕不是懦弱、膽怯,而恰恰是講文明有教養的表現。可是,兒童天生活潑好動,加上缺乏生活經驗,往往不知天高地厚,喜歡莽撞行事,總認為什麼都“沒關係”。《11只貓做苦工》這麼一個輕鬆的故事,所有的人看到都是很開心,而讓孩子輕鬆地認識到了規則的重要。它沒有任何說教意味,不露絲毫訓導痕跡,而是巧妙地將“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社會規則”這個“核”碾得細細的、碎碎的,然後糅進充滿“遊戲精神”的故事之中,讓孩子自己慢慢去咀嚼、玩味。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意識誘惑與禁止的關係。

  2、從分享故事人物的快樂和痛苦,評判得與失。

  3、引導孩子從積極和正面同夥伴攜手向前。

  【活動準備】

  場景、課件、活動前幼兒自制的代表自己的標誌、展示板。

  【活動過程】

  1、邀請幼兒進入情景遊戲,在遊戲中幼兒自己商量解決問題。

  2、請幼兒將旅途中得來的物品放在展示板上。

  3、講述故事:

  第一段今天的天氣真晴朗,11只小貓排著隊一起出門去遊玩。山坡上開滿了鮮花,那裡還插著一塊大牌子——“禁止摘花”。花太美了,11只小貓心裡真癢癢。“喵嗚,喵嗚,只摘一朵沒關係吧?”10只小貓都這麼說。只摘一朵沒關係。只有隊長拼命反對:“不行、不行”最後,每隻小貓還是各摘了一朵插在頭上。花真美,連隊長也忍不住摘了一朵。

  11只小貓走到一座吊橋前面,那裡也豎著一塊大牌子“危險,禁止通行!”“喵嗚,喵嗚,沒關係的,大家一起走,就不害怕啦!”11只小貓一二一一二一走過了吊橋!

  前面是一棵大樹,樹上也有一塊牌子呦——“禁止爬樹”多熟悉的情景“大概也沒關係吧?11只小貓蹭蹭蹭爬上了樹吃起了點心。

  提問:

  A、小貓先來到了哪裡?看見了什麼?他們怎麼說的?***針對摘花的小朋友***看見禁止摘花的標誌了嗎?那你為什麼要摘?***針對沒摘花的小朋友***你為什麼不摘?

  B、旅途中小貓又來到了哪裡?看見了什麼?他們怎麼說的?***針對過橋的小朋友***看見禁止過橋的標誌了嗎?那你為什麼要走?***針對選擇其它路的小朋友***你為什麼不走?

  C、過了橋的小貓又來到了哪裡?看見了什麼?他們怎麼說的?***針對爬樹的小朋友***看見禁止爬樹的標誌了嗎?那你為什麼要爬?***針對不爬樹的小朋友***你為什麼不爬?

  師小結:旅途中小貓看到了禁止標誌卻違反了,摘了花、過了危險的小橋、爬上樹還吃了點心,那不遵守規則到底要不要緊呢?***幼兒自願回答***

  4、講述故事段落二:恩?不遠處有一個好大的袋子呦,旁邊還壓著一張字條,上面寫著“禁止鑽進袋子裡”好奇怪的袋子,比爬上樹吃點心有趣多了呢!“喵嗚,喵嗚,捉迷藏嘍!”11只小貓全都鑽進了大袋子。

  師:和小夥伴商量一下,打算和小貓一同進入袋子裡捉迷藏的小朋友把身上小口袋的標記貼到展示板上。

  5、講述故事段落三:“哈哈哈,笨笨的小貓被我抓到了”原來這是怪獸烏西亞的圈套!他飛快跑過來,紮緊大口袋,抗起就跑。烏西亞住在山上的城堡裡,他要建一個運動場,罰小貓做苦工。可憐的小貓,白天做苦工,晚上還要被關在鐵籠裡。

  選擇進入袋子的幼兒接受懲罰。

  6、你們後悔嗎?小貓後悔極了。講述段落四:哎!用什麼方法才能逃出去呢?

  這天早上,小貓們一邊拉磙子一邊唱起了歌,歌聲引來了烏西亞“快讓我來玩玩!”烏西亞抓過繩子就拉了起來。他拉呀拉,誒小貓們哪去了,他跑到城堡裡去找。奧!這裡有一隻大桶,旁邊有個牌子“禁止進入”

  哈哈!烏西亞得意的說“哼,11只小貓肯定躲在桶裡面!他撲通跳了進去。躲在一旁的小貓們跑出來,把大木桶”骨碌骨碌推下了山谷。

  師提問:

  A小貓用那麼辦法打敗了怪獸?

  B怪獸如果遵守規則,小貓的計劃能成功嗎?

  7、講述故事段落五:打敗了烏西亞,小貓們高高興興回家去。

  走道一條大馬路邊,他們看見那裡豎起一塊牌子——“禁止穿過馬路”

  奧,不遠處有一座過街天橋呦。

  這回小貓會怎麼選呢?一二一,一二一,小貓們從天橋上走過,又安全又神氣。

  師:剛開始怪獸抓住小貓叫他們:笨笨的小貓,現在的小貓用一個什麼詞形容一下好呢?***聰明、能幹、遵守規則***

  師小結:對嘍,不遵守規則笨笨的,遵守規則變聰明嘍!

  8、我們生活中的各種規則標誌可多了呢!

  這些標誌你們認識麼?他們都有什麼樣的特點:禁止

  我們幼兒園有哪些是不能碰的?***插頭、水瓶、……***

  小朋友說的都很好,那麼那些地方有禁止標誌嗎?

  我們回到教室裡可得做一些標誌給貼上,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的小夥伴要遵守它!

  附故事內容:

  今天的天氣真晴朗,11只小貓排著隊一起出門去遊玩。山坡上開滿了鮮花,那裡還插著一塊大牌子——“禁止摘花”。花太美了,11只小貓心裡真癢癢。“喵嗚,喵嗚,只摘一朵沒關係吧?”10只小貓都這麼說。只摘一朵沒關係。只有隊長拼命反對:“不行、不行”最後,每隻小貓還是各摘了一朵插在頭上。花真美,連隊長也忍不住摘了一朵。

  11只小貓走到一座吊橋前面,那裡也豎著一塊大牌子“危險,禁止通行!”“喵嗚,喵嗚,沒關係的,大家一起走,就不害怕啦!”11只小貓一二一一二一走過了吊橋!

  前面是一棵大樹,樹上也有一塊牌子呦——“禁止爬樹”多熟悉的情景“大概也沒關係吧?11只小貓蹭蹭蹭爬上了樹吃起了點心。

  恩?不遠處有一個好大的袋子呦,旁邊還壓著一張字條,上面寫著“禁止鑽進袋子裡”好奇怪的袋子,比爬上樹吃點心有趣多了呢!“喵嗚,喵嗚,捉迷藏嘍!”11只小貓全都鑽進了大袋子。

  “哈哈哈,笨笨的小貓被我抓到了”原來這是怪獸烏西亞的圈套!他飛快跑過來,紮緊大口袋,抗起就跑。烏西亞住在山上的城堡裡,他要建一個運動場,罰小貓做苦工。可憐的小貓,白天做苦工,晚上還要被關在鐵籠裡。

  哎!用什麼方法才能逃出去呢?

  這天早上,小貓們一邊拉磙子一邊唱起了歌,歌聲引來了烏西亞“快讓我來玩玩!”烏西亞抓過繩子就拉了起來。他拉呀拉,誒小貓們哪去了,他跑到城堡裡去找。奧!這裡有一隻大桶,旁邊有個牌子“禁止進入”

  哈哈!烏西亞得意的說“哼,11只小貓肯定躲在桶裡面!他撲通跳了進去。躲在一旁的小貓們跑出來,把大木桶”骨碌骨碌推下了山谷。

  打敗了烏西亞,小貓們高高興興回家去。

  走道一條大馬路邊,他們看見那裡豎起一塊牌子——“禁止穿過馬路”

  奧,不遠處有一座過街天橋呦。

  一二一,一二一,從天橋上走過,又安全又神氣。

  篇三

  聽聲音數糖

  【活動設計】

  按照皮亞傑學派的觀點,對數的認識屬於兒童邏輯—數理經驗,這類經驗來源於動作,而非物體本身,具體來說幼兒對於書概念的認識來源於計數活動。

  我們經常看到在平時幼兒能熟練地唱數,他們會唱:“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等兒歌,但會唱數並不等於他們已經理解數量,如數到“5”,報出的總數常常會是“6”,其實這是幼兒不明白數數時最後一個數詞所代表的是集合的總數,不理解數字表示的實際意義。

  幼兒學習某些概念是在反覆練習的過程中逐步領悟和理解的,而不是靠老師教會的。所以我依據班級孩子的實際情況結合正在開展的“好吃的食物”主題,設計了“聽聲音數糖”的活動。為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我採用的默數的方法,同時通過反覆練習讓孩子明白數數時最後一個數詞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在活動中更添加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環節——“多一”或“少一”,並根據幼兒在活動中的實際表現進行開展。這也是此活動中的一個創新點。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提高幼兒對數的實際意義的認識,知道最後一個數詞代表集合的總數。

  2、通過“聽聲音”默數10以內的數,並能找出相應的數字,嘗試著瞭解“多一”或“少一”的數概念。

  3、鼓勵幼兒積極、大膽的參與遊戲活動。

  重點:讓幼兒在遊戲中反覆感知最後一個數詞代表集合的總數。並能在遊戲中嘗試著瞭解“多一”或“少一”的數概念。

  難點:對於孩子來說,第二個遊戲是有難度的,因為要把默數的結果記在心裡然後再去站闆闆是有一個過程的,老師要注意觀察是否有孩子錯了,如果遇到有錯誤可以當場驗證,幫助孩子理解站闆闆的意思。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1、闆闆6—8塊,上面寫有數字;

  2、糖罐子一隻***最好是鐵罐***;糖果若干。

  經驗準備:

  在此次活動前孩子們要知道什麼是默數,並有過練習作為基礎。

  【活動過程】

  玩法一: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糖罐和許多糖果,我們一起來玩“聽聲音數糖果”的遊戲。小朋友分成兩組:南南組和西西組,我們要比比看哪組的孩子最棒。

  小朋友必須用手矇住眼睛,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裡放了幾顆糖,聽完後不能馬上說出答案,待老師請到才能大聲站起來大聲告訴大家。***聽到放進的是幾顆糖,並要及時驗證***

  遊戲規則:

  1、一定要矇住眼睛,不能看的哦。

  2、聽完後不能馬上說出答案,待老師請到後才能大聲站起來回答

  ***此遊戲主要是讓孩子熟悉遊戲玩法和規則,學習默數,並在遊戲中通過檢驗,反覆感知和理解最後一個數詞是代表一個集合的總數***

  玩法二: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的闆闆,上面有數字哦,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幾呀?”

  ***老師一邊放闆闆,一邊讓孩子認認闆闆上的數字***

  “這次遊戲和剛才的不一樣了,小朋友矇住眼睛,豎起耳朵仔細聽聽,老師往糖罐裡放了幾顆糖果。聽完後不能馬上說出答案,等老師說開始,小朋友就去踩有這個數字的闆闆。

  遊戲規則:

  1、一定要矇住眼睛,不能看的。

  2、老師說“開始”,幼兒才能離開座位去踩闆闆。

  3、踩闆闆時不能擁擠,用腳碰到就可以了。

  ***默數是中班上期孩子不常用的數數方法,但因為其具有“神祕性”,所以幼兒非常喜歡這樣的方式。聽完數字後不能馬上報出答案,而是要捂住嘴巴等到命令後才能去踩相應數字的闆闆,小小的一個動作既幫助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又讓他們沉浸在遊戲情節中。***

  玩法三:

  接下來我們再來玩一個更加有難度的遊戲,也要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裡扔了幾顆糖,聽完後等老師說開始,小朋友要跑道比這個數字多一的闆闆上,站對的孩子老師要來抱一抱她哦。還有好吃的糖果獎勵。

  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玩“少一”的遊戲。

  遊戲規則:

  1、一定要矇住眼睛,不能看的,用耳朵仔細聽聲音。

  2、老師說“開始”,小朋友才能離開座位去踩闆闆。

  ***第一則玩法讓孩子熟悉了規則和玩法,第二則玩法讓孩子進一步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那是否可以在第三種玩法中讓孩子嘗試體驗“多一”或“少一”的概念。整個活動貫穿著“形式不變內容變”的設計原則,讓孩子反覆練習卻不感到枯燥乏味。***

  【活動反思】

  這則數遊戲活動我非常喜歡,其一是遊戲中教師所需準備的教具少,便於操作;其二是規則簡單,便於教師交代清楚,同時也能讓幼兒理解,在遊戲中遵守規則;其三是整個活動層層遞進,幼兒在遊戲中練習了默數、手口一致點數、嘗試著理解“多一”或“少一”的數概念等。整個活動貫穿著“形式不變內容變”的設計原則,讓幼兒反覆練習卻不感到枯燥乏味。

  整個活動實施過程中我覺得教師一定要交代清楚遊戲規則,遊戲後要有驗證環節,因為驗證就是手口一致點數的過程,也是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和體驗數數時最後一個數詞代表集合的總數這一數概念。

  點評:

  這則數遊戲是一則非常好的遊戲,整個遊戲活動中幼兒積極投入其中,高潮迭起,分析原因:其一是遊戲中的規則簡單,幼兒非常容易掌握和執行;其二是遊戲具有趣味性,默數是中班上期不常用的一種數數方法,所以幼兒非常喜歡。聽完聲音後不能馬上回答,而是要捂住嘴巴聽到命令後才能報出答案或去踩相應的闆闆,小小的一個動作既幫助幼兒遵守了規則,又讓他們沉浸在遊戲的情節中。

  在遊戲過程中教師的規則交代以及遊戲過程都拿捏得很好,看似簡單的一則遊戲,其實層層遞進,環環緊扣,幼兒在一次一次的遊戲中充分理解和認識了數的實際意義,並在遊戲中輕鬆理解了“多一”和“少一”的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