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說課教案

  上課都要有新的教案,孩子們才會用心去學。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教案,老師們快來欣賞學習吧!

  範文一

  有趣的影子

  一、教材分析***設計意圖***

  班上有一位孩子帶來了一張碟片,上面都是一些皮影戲,孩子們對此很感興趣。於是,我緊緊抓住了幼兒感興趣的這一事情設計了本次活動,以玩手影為匯入,在循序漸進地深入,從而讓幼兒全面系統地掌握了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即:光線照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了影子。而且《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因此,這是我選擇了“影子”這一現象作為科學教育的內容的又一依據。在活動中,我利用實驗比較、探索發現影子的形成原因,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

  二、目標確定

  大班幼兒對事物表面特徵的觀察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尋找探索發現影子的奧祕,激發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興趣,科學教育活動是引導幼兒親自探索和發展獲得有關經驗的過程。《綱要》指出:科學教育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針對本班幼兒科學教育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影子的特徵,知道影子的存在。

  2、探索發現影子的形成原因。即:光線照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了影子,並發現光源位置與影子的位置的關係。

  3、萌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及求知慾望,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合作、判斷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1、難點: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係

  2、重點: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影子。

  四、教學準備:

  根據教學目標和《綱要》中指出的,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與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我做了以下準備:

  1、選擇陽光燦爛的日子進行教學活動

  2、把多功能廳佈置成一個光影實驗室、投影儀

  五、教法與學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根據教學目標,我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在教學過程我主要運用了:

  1、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自主建構過程,教師通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2、探索式教學法: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願望,充分做到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幼兒探索科學時間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讓幼兒從小就養成主動探索科學的習慣,體驗成功的喜悅,並且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悅感。

  六、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1、玩手影遊戲引起幼兒的興趣。2、引導幼兒尋找影子、瞭解影子的特徵。3、探索發現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係。4、延伸活動。

  ***一***、玩手影遊戲激發幼兒的興趣

  首先我設計了玩手影遊戲,如:孔雀、小鳥、狐狸、小狗等手影。

  ***讓幼兒也自由操作玩玩感受樂趣,將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願望激發出來***

  這時我可以這樣的指導語:為什麼會產生影子呢?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幼兒自由玩自由發言,體現幼兒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原則,引出本次課題***

  ***二***、尋找影子、瞭解影子的特徵

  帶領孩子到室外去,你能找到你的影子嗎?幼兒尋找影子。看一看影子是怎麼來的呢?通過實驗觀察讓幼兒瞭解:太陽光照在自己的身體上,身體擋住了太陽光就產生了影子。

  ***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為幼兒提供了一個陽光燦爛的自然環境,引導幼兒進行探究,提高了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為後面的探索積累了經驗,也為後面的活動提供了依據。***

  ***三***、探索發現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係

  為什麼會有影子的呢?教師帶領幼兒回教室做另一個實驗:發現沒有光,影子就不存在了,有了光才會有影子。

  這時我就可以用這樣的指導語:看一看,光和影子在一起嗎?影子在光的哪一面?引導幼兒帶著另外兩個問題回到草場上,你發現你的影子的光源是什麼?你的影子是在太陽的另一邊嗎?***幼兒自由交流講述***得到:影子總在光的另一邊。

  ***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環境,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探索發現影子與光源的位置關係,啟發幼兒開動腦筋知道影子總在光的另一邊,幼兒可以盡情表達,不僅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拓寬了幼兒的思維。在此環節中,我更多的是採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方法。***

  ***四***、活動的延伸

  1、在玩踩影子的遊戲中,孩子們能充分體驗到其中的樂趣,真的是其樂無窮。讓幼兒帶著有趣的問題在意猶未盡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這一環節調動了幼兒身體的各個部分,充分滿足了幼兒好動的天性***

  2、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察“光和影子”的有趣現象,除了太陽光能產生影子以外,還有什麼也會產生影子?

  ***在這裡,其實活動還沒結束,我讓幼兒帶著問題繼續探索,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進一步探索影子的有趣現象。***

  範文二

  小心陌生人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在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去年陝西,淄博等地連續發生造成幼兒傷亡的重大事件。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教育部要求全國幼兒園教職工要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顯然保護幼兒的安全與健康已成為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班幼兒年齡小,辨別是非能力差,往往聽信別人的謊話或受物質的引誘而造成走失、被拐騙等重大事故。分析其原因,孩子們自我保護意識的淡薄和缺乏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關注孩子、保護孩子的同時,也應教給幼兒必要的安全知識,提高其自我保護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周圍環境。為此我設計和組織了《小心陌生人》這個活動。

  2、目標定位:

  ①樹立幼兒初步的防範意識

  ②引導幼兒瞭解如何與陌生人交往,如何保護自己。

  ③培養幼兒思考能力和應變能力。

  3、重難點分析:

  ①重點:初步樹立防範意識,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②難點: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活動準備:

  ①多媒體課件

  ②“×”和“√”號的標記牌

  ③.故事《小明和陌生人》

  二、說教法

  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三種:

  1、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引導幼兒在觀賞過程中體驗如何與陌生人交往,知道遇到緊急情況時應該怎樣做,懂得動腦思考問題。

  2、演示法:通過錄像、課件的播放演示,讓幼兒對陌生人有全新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電教媒體生動有趣,可變靜為動,充分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3、操作法:創設情境、提供材料,引導幼兒親手操作,親身感受。

  三、說學法:

  在活動中幼兒是主體,教師將創造條件創設環境,引導幼兒參加探究活動,提高能力,昇華情感,本次活動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法讓幼兒教育學習:

  1、多通道參與法:看看、說說、做做、想想,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參與活動。

  2、交流討論法:通過教師提出的多個問題,引發幼兒進行討論,勇敢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充分體現了師幼互動、幼幼互動。

  3、角色扮演法:模擬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情境進行角色扮演,可以更好地讓幼兒從中獲得快樂和自信,獲得成就感。

  四、說過程

  《小心陌生人》是一個綜合活動,它貫穿於語言領域和社會領域,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我的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分為以下幾個環節:歌曲匯入——故事進入——觀看課件及情境表演——遊戲進入——兒歌結束。

  1、首先歌曲匯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吸引幼兒,我播放幼兒熟悉的《小兔乖乖》的音樂,這樣匯入在於①歌曲內容與主題密切聯絡,起到了開門見山的作用;②幼兒對歌曲比較熟悉,可以喚起幼兒共鳴。

  2、故事進入,有感情的講故事《小明和陌生人》

  師:小兔為什麼不給大灰狼開門呀?現實生活中也有像大灰狼一樣的壞人,他們是怎麼哄騙小朋友呢?小朋友請聽故事《小明和陌生人》。

  組織幼兒討論:①小明跟誰走了?②什麼是陌生人?③他為什麼跟陌生人走的呢?④結果怎麼樣?⑤小朋友能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小結:陌生人裡面有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回不了自己的家了,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看課件,情境表演,展開討論

  ①不亂吃陌生人給的冰淇淋

  ②一個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門怎麼辦?

  ③在商場走失怎麼辦?

  通過三個情景的展示,逐步讓幼兒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深入其中直接引導,使幼兒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訓練,並在觀賞過程中讓幼兒懂得與陌生人交往以及保護自己的方法,使目標2得到更好體現。

  4、巧虎超人教你怎麼做:以幼兒喜歡的卡通人物巧虎超人,帶幼兒再次走進情境的體驗當中,巧虎超人以俏皮的口吻迅速地作出正確與錯誤的行動判斷,讓幼兒在寬鬆、愉悅的氣氛中鞏固學習了應對陌生人的方法,提高了整個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

  5、遊戲——小小裁判員:通過故事與情境表演幼兒已具備了一定的判別是非能力,教師創設幾個情境,組織幼兒運用角色扮演去體驗,並在觀賞的過程中讓幼兒舉出對錯牌,判斷哪種行為是對的、哪種行為是錯的,這樣做不僅增添了活動的樂趣,而且真正做到了將幼兒習得的經驗轉化為內心行為,是實現本次活動重難點的關鍵環節

  6、結束——欣賞兒歌《小心陌生人》

  不能跟陌生人走,陌生人的東西我不吃,陌生人的禮物我不要,陌生人敲門我不開。

  範文三

  快樂的魚兒

  一、教材分析: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作為教師要儘量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從而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並培養幼兒一種運用科學的態度、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綱要》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魚兒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兒童的世界裡魚兒是他們熟悉和喜歡錶現的物件,通過看一看動畫片、做一做遊戲、動一動手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發現水有浮力。通過觀察、探索、比較而建構起關於浮力的概念,使他們浮力有個初步的認識,並且通過本次活動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學會細心觀察周圍的食物,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二、說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

  一般來說,中班的孩子對浮力這一理論知識較難明白,但如果經過自己動手操作得出的結論往往比老師的講述要深刻得多,因此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

  1、通過讓幼兒動手操作從而知道水有浮力。

  2、在操作交流的過程中,讓幼兒學會主動利用語言向人表達。

  3、培養幼兒積極探索事物的奧妙及時發現問題並尋求答案。

  三、說準備:

  1、音樂、課件。

  2、臉盆每組一個,,木塊、泡沫、鐵釘、玻璃球、氣球等

  四、說教學方法:

  這一活動的物件是中班的幼兒,他們的年齡小,好玩,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以情景式教學方法為主,努力給幼兒創造一個可以供探究的環境,如課前的音樂遊戲《魚兒水中游》給幼兒創造溫馨、快樂的環境,讓幼兒在這一環境中自由去探索,同時我還採用了參與法,討論法,自主探索法等教學方法。為了更好地達到以幼兒為主體這一目標,我在這一活動中還通過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試一試等多種形式,讓幼兒自己在實際操作中去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的辦法。

  五、教學過程的設計:

  1、動畫引入,激發審美期待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見過大海呀?是啊,蔚藍的大海一望無邊,當海面上波濤滾滾的時候,海底卻是另外一番景緻。想不想跟隨老師一起去美麗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遊一番呢?”教師充滿誘惑的語言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適時播放音樂《魚兒水中游》,使他們進入情境,讓學生留戀、嚮往。同時也把幼兒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了。

  2、觀察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魚兒外觀和遊動形態

  師:小魚兒長得怎麼樣?大家給他起個名字吧?

  你看見小魚兒遊動時哪些部位在動呀?

  啟發式提問:魚兒為什麼能在水裡游來游去?幼兒開動腦筋,表達各自的看法。

  3、師幼嘗試活動,探索浮力的作用。

  幼兒分組自由試一試,將各種材料***樹葉、木頭等***放入水中

  ***1***教師引導性問題:你發現了什麼?

  ***2***教師請幼兒嘗試討論***為什麼?***

  ***3***集體得出結論:水有浮力

  教師試一試

  ***1***教師出示各種材料***鐵釘、石頭等***

  引導性問題:老師來試一試,看看水的浮力讓我手中的這些東西能浮起來嗎?

  ***2***教師嘗試,出現爭議——引導性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呢?

  ***3***集體討論得出結論:木塊、樹葉比水輕,所以能浮起來;可是鐵釘、石頭等比水重,所以它們要下沉。

  4、探究為何能魚兒自由上下浮動

  ***1***出示課件

  師:小魚兒之所以可以在海水裡自由的遊戲來遊戲去,一方面是因為水有浮力,另一方面因為小魚兒肚子裡有個神奇的器官寶貝可以改變魚兒在水中的相對重量呀?知道它是什麼嗎?

  ***2***認識魚膘

  師:這個魚膘一會大一會小,可是會產生神奇的力量的,小朋友們你們相信嗎?不信我們來做個科學小實驗吧!

  ***3***氣球裝珠子集體實驗

  問題1:沒有吹氣的口袋裝上珠子一放入水中就會怎麼樣?

  問題2:將口袋裡吹滿氣你又發現了什麼?

  問題3:放了氣之後口袋又會怎麼樣?

  ***4***結論

  教師引導:我們人是靠肺呼吸,而魚兒是靠腮呼吸,當小魚兒身上的腮用力呼吸空氣時,它的魚膘象小氣球一樣漲氣,魚兒就會升到水面,而當魚兒想下游時,它就用力的將魚膘中的空氣排出,這時,魚兒的體重就會加重而沉到下面。

  5、擴散思維

  生活中你還會看哪些浮沉的東西?引導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看法。總之,在這一活動中,我們努力為幼兒營造一種寬鬆的氛圍,讓孩子能輕鬆、自主的學習。同時,關注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參與到觀察、試驗、操作的活動中,支援、鼓勵孩子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活動的五個環節環環相扣,連線緊湊,相信在快樂、寬鬆的環境中,孩子們不僅能夠獲得一定的知識、同時也能增強觀察、操作的能力以及愉悅地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