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設計及反思

  孩子們對唱歌很感興趣,唱歌本身就能抒發幼兒的情感,《歡樂頌》正好能讓幼兒在唱歌中體驗歡快的情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音樂《歡樂頌》的教案設計以及教學反思,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歡樂頌》教案設計一

  活動目標:

  1.在圖譜的幫助下,自主探索二聲部的進入,初步學會二聲部輪唱。

  2在輪唱中能注意控制音量,與同伴協調的演唱。

  3.體驗與別人合作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能熟練的看第一聲部圖譜演唱歌曲。

  2.圖譜***第一聲部、第二聲部***。

  活動過程:

  1.複習歌曲。

  ***1***觀察圖譜,回憶歌曲名稱。

  師:小朋友們還記得這首歌曲嗎?***歡樂頌***師:一起用歡樂歌聲唱一唱吧。

  ***2***教師指圖譜,幼兒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3***分辨樂句演唱。

  師:這首歌曲一共有幾句?請你演唱時在每一句的開頭用拍手提示我一下。

  幼兒在每句開頭拍手並演唱歌曲第二遍。

  師:除了用拍手還可以用什麼身體動作呢?

  ***4***幼兒再次演唱並用身體動作提示每句的開頭。

  師:你們會用數字來提示我嗎?請你一邊唱一邊用數字表示每一句。

  2.學習輪唱。

  ***1***觀察雙聲部圖譜,在教師的引導下討論二聲部演唱方式,初步瞭解第二聲部的插入時機。

  師:聽到你們的歌聲,我也忍不住想跟著你們唱了。看,我是這樣唱的***教師邊說邊出示二聲部圖譜***。

  師:誰看懂了?我是怎樣唱的?

  ***2***教師引導幼兒發現二聲部的進入及輪唱的方法:你們唱第一句時我呢?你們唱第二句時呢?你們唱第三句呢?我唱最後一句呢?也就是說,我比你們晚唱一句,我是你們的“跟屁蟲”。

  ***3***初步學習與教師一起用兩聲部輪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師:現在我要做你們的跟屁蟲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4***師生合作演唱歌曲,教師邊指圖邊默唱第二聲部。

  師:你覺得我唱的好嗎?

  ***5***幼兒發表自己的建議。***如:聲音太低……***師:那我把音量調高點,看看這次我的表現怎麼樣。

  ***6***師生再次合作演唱歌曲。

  師:這次你們聽到我的歌聲了嗎?

  幼:聽到了一點點。

  師:我已經把音量調高了,怎麼你們還是聽到一點點呢?

  幼:我們的聲音太響,你的聲音太低。

  師:那這次你們把音量稍微調低一點,我再調高一點,好嗎?

  ***7***師生第三次合作演唱。

  ***8***教師小結:合唱時既能聽見自己的歌聲又能聽見別人的歌聲,說明你的音量正合適,給觀眾會帶來美得享受,要不然就是噪音了。

  ***9***幼兒學唱第二聲部,把握第二聲部的進入與演唱。

  師:誰也想來做跟屁蟲?很多小朋友都想做,那這次我們都來做跟屁蟲,請鋼琴先唱,做它的跟屁蟲,好嗎?

  ***10***教師邊指圖邊帶領幼兒演唱第二聲部。

  3.幼兒分組輪唱。

  師:剛才我們是和鋼琴合作演唱的,我們小朋友可以怎樣合作演唱呢?

  幼兒分兩隊合作演唱歌曲,然後交換演唱。

  4.在教師的引導下,討論結束部分的共同結束。

  師:我們一個先唱,一個晚唱,是不一起唱結束的,有沒有辦法讓兩隊一起唱結束呢?

  幼兒回答。

  若幼兒想不出,教師可以這樣建議:我到有一個辦法***出示最後一句話圖譜貼在第一聲部最後***,你能看懂嗎?

  5.分隊進行兩聲部輪唱並交換演唱。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又嘗試了一種新的演唱方式,這種演唱方式叫做“二聲部輪唱”,先唱的是第一聲部,晚唱的是第二聲部。

  幼兒面向老師分兩隊輪唱。

  6.結束。

  師:剛才第一聲部比第二聲部先唱了一句,能不能先唱半句呢?先唱半句又該怎麼演唱呢?下次我們再來探討。

  歡樂頌音樂教案設計二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感知理解歌曲內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歌詞。

  2、探索用兩種表現方式,表現歌曲逐漸熱烈的情緒。

  3、能與同伴一致地歌唱和表演,體驗歌曲歡樂的氛圍。

  活動準備

  1、根據歌曲內容準備相關圖片一幅。

  2、音樂磁帶或CD,錄音機一臺。

  3、幼兒會演奏《歡樂舞曲》。

  4、打擊樂器:碰鈴、鈴鼓、圓舞板等,幼兒人手一件樂器。

  活動過程

  1、歌唱活動:畢業歌。

  教師引導幼兒隨著音樂有表情地演唱《畢業歌》。

  2、看圖欣賞歌曲《歡樂頌》。

  --教師出示圖片,啟發幼兒看圖說說:畫面上有什麼?它們在做什麼?

  --教師:下面,老師把小朋友看見的畫面川、朋友說的內容連起來說一說,請大家仔細聽----教師:你聽到了什麼?帶領幼兒看圖念歌詞。

  --教師隨著音樂帶領幼兒念歌詞。

  --欣賞歌曲錄音《歡樂頌》,鼓勵幼兒 和 老師一起,輕輕地眼唱。

  3、學唱歌曲。

  --引導幼兒隨著鋼琴伴奏的音樂,嘗試著眼唱歌曲。

  --幼兒歌唱,教師退出。

  4、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唱歌,才能表現出歌曲越來越熱烈的氣氛呢?

  --開展討論活動。

  --帶領幼兒根據討論出來的一個或者兩個方案,進行歌唱活動,表現歌曲走越熱烈的氛圍。例如:分聲部逐層累加、加入舞蹈動作、加入襯詞、加入打擊樂器的方式演唱不口表現歌曲。

  5、打擊樂:歡樂舞曲。

  --教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用歌聲和動作表現歡快熱烈的氣氛,下面,我們用樂器,大家一起來演奏《歡樂舞曲》。

  --教師帶領幼兒使用樂器,演奏打擊樂《歡樂舞曲》。

  《歡樂頌》教案反思

  《歡樂頌》是一首名曲,是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寫的。它有著嚴整的形式,每行都用四步揚抑格***一重一輕***詩律寫出,非常有規則的。我班的孩子對唱歌很感興趣,唱歌本身就能抒發幼兒的情感,有的歌曲旋律比較平坦,孩子們演唱時會缺乏唱歌的激情。《歡樂頌》全曲曲調活潑,富有感染力,正好能讓幼兒在唱歌中體驗歡快的情緒。

  一般在歌唱教學中,我們慣有 “三步曲”——練聲、範唱、學唱,這種傳統的教學容易使整個教學過程枯燥單調,幼兒的“三性”受到束縛。如何調動幼兒歌唱的積極性,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呢?在歌曲《歡樂頌》的教學中,我採用了圖譜教學。《歡樂頌》旋律優美,但歌詞四大句的內容無一重複,幼兒不容易記憶。因此我設計跟歌曲相對應的圖譜,把歌詞、音高、節奏融合在圖譜中,既形象又直觀。比如歌曲的第一句我畫了兩個橢圓形表示天空和白雲,第二句畫了一個太陽和一隻小鳥,讓孩子們能更清晰的瞭解歌詞的內容、節奏等。這種一目瞭然的方法幼兒比較容易接受,在學習的過程中打破了以往“注入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較大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三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