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擴張性財政政策

  擴張性財政政策是國家通過財政分配活動刺激和增加社會總需求的一種政策行為。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涵義

  擴張性財政政策是國家通過財政分配活動刺激和增加社會總需求的一種政策行為。又稱膨脹性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 是指主要通過減稅、 增支進而擴大財政赤字的財政分配方式, 增加和刺激社會總需求。緊縮性財政政策, 是指主要通過增稅、 減支進而壓縮赤字或增加盈餘的財政分配方式, 減少和抑制社會總需求。

  最典型的方式是通過財政赤字擴大政府支出的規模。當經濟生活中出現需求不足時,運用膨脹性財政政策可以使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差額縮小以至達到平衡;如果社會總供求原來是平衡的,這一政策會使社會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如果社會總需求已經超過總供給,這一政策將使兩者的差額進一步擴大。

  擴張性財政政策的主要政策措施

  ①減稅

  一般說,減稅會增加個人和企業的可支配收入,相應地減少國家財政收入。在財政支出規模不變的情況下,相應地擴大了社會總需求。減稅的種類和方式不同,所引起的膨脹效應也不同。對流轉稅的減免,在增加需求的同時也會刺激供給的增加,即這種減稅的膨脹效應主要在供給方面。對所得稅的減免,則可以增加社會需求,膨脹效應主要表現在需求方面。

  ②擴大預算支出規模

  由於政府支出直接構成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規模的增大必然相應地增加社會總需求在收入增加和支出擴大不對稱的情況下,就會出現財政赤字。就這個意義說,擴張性財政政策也就是赤字財政政策。

  積極財政政策的適時調整

  既然積極的財政政策並非一種長期的政策選擇,那就必然有一個政策調整或政策轉換的問題,這是我們必須預作準備的。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能否出現或找到替代當前財政政策“拉力”或“推力”的因素和條件。就是說,要逐步改變以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為重點來拉動經濟增長的局面,用其它的推力來加以替代或置換,從而為積極財政政策的“淡出”和轉型創造條件。我以為,從中長期看,這樣的因素或拉力有如下幾個方面:

  1、市場和消費替代。即當前財政、貨幣政策的著力點,應放在有利於進一步開拓市場和刺激最終消費需求方面,逐步減輕經濟增長對擴大政府投資規模的依賴。這方面可供選擇的措施很多,如有序推進銀行的消費信貸;適當增加財政對刺激居民消費需求的支出比重,特別是增加對低收入者的財政轉移性支出數量;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村和農民收入,為開拓巨大的農村市場奠定基礎,等等。

  2、民間和企業投資替代。社會資金是永遠流動和相互轉化的。為實現預定的經濟增長目標,除了某些社會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提供,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投入以外,民間和企業投資的增加,就能為政府基於拉動經濟增長目的而進行投入的適時退出創造條件。在這方面,我國是存在很大潛力的。比如,儘快減輕企業沉重的非稅負擔,改變有些企業存在的費大於稅狀況所能產生的企業投資潛力,就是一個十分可觀的數字。同時,只要引導有方、政策得當,啟用我國鉅額儲蓄存款餘額和遊資的利用機制,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又比如,充分運用財政貼息、財政參股、財政擔保等經濟手段,以充分調動和吸納社會資金參與社會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產業和房地產開發等方面的投入,收到“四兩撥千斤”之效。

  3、出口需求替代。雖然國際經濟形勢動盪不定,不確定的因素較多,但通過深化我國外經貿體制改革,加強結構調整,改善政策激勵措施,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等途徑所能產生的能量,也是不可低估的。在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下,我國去年在引進外資方面所創造的成績,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