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工具對經濟的調控作用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為促進就業水平的提高,減輕經濟波動,防止通貨膨脹,實現經濟穩定增長。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財政政策工具分類的相關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財政政策工具分類

  ①財政措施:主要指稅收、財政支出。

  稅收作為一種經濟槓桿能夠及時、穩定、可靠地籌集財政資金;調節收入,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穩定地發展。

  政府可以通過對財政支出規模的調整,實現對社會總需求的調節。當社會總需求水平低於總供給水平,政府可以通過擴大財政支出規模,相對減少財政收入,刺激總需求的增加,這就是擴張性財政政策;在社會總需求過剩的情況下,政府則採取減少財政支出,相對增加財政收入,從而抑制社會總需求的增加,這就是緊縮性財政政策。

  政府還通過對財政支出結構的調整,影響和改變社會資源配置的狀態,實現政府的財政目標。

  ②財政信用措施。

  財政信用措施指政府運用信用原則所採取的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籌集資金,調節社會經濟的手段。主要有公債、財政貸款***週轉金***。

  公債是財政籌集資金、調節經濟、實現預定的財政目標的手段。

  財政貸款***週轉金***是財政按照信用原則分配財政資金的主要手段。形式上看,財政貸款屬於信用範疇,內容上看,財政貸款不同於一般的銀行貸款。

  ③自動穩定器。

  自動穩定器也稱內在的穩定器,指在經濟中能夠自動地趨向於抵消總需求變化的政策工具與活動。其特徵是對總需求的調節是自動的,不需要人們預先作出判斷和採取措施,它可以自行發揮作用,減輕需求水平的波動,進而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

  自動穩定器主要包括累進的公司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及有明確條件規定的對個人的轉移支付。

  ④相機抉擇的穩定器。

  相機抉擇的穩定器是指為了使經濟達到預定的總需求水平和就業水平,政府根據不同情況所採取的財政措施。其特徵是不能自動地發揮作用,而是靠人們對客觀經濟形勢進行分析判斷,然後再相機決定所要採取的相應財政措施。相機抉擇的穩定器主要包括調整政府購買商品和勞務的水平;調整稅率;調整稅收起徵點和減免稅規定;調整轉移支付條件;調整加速折舊政策規定等。

  財政政策定義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為促進就業水平的提高,減輕經濟波動,防止通貨膨脹,實現經濟穩定增長,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它由國家制定,代表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並受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相應的經濟關係制約。

  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同其他經濟政策有著密切的聯絡。財政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要有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

  政府支出有兩種形式:其一是政府購買,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勞務上的花費——購買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轉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體***如老人或失業者***的收入。

  稅收是財政政策的另一種形式,它通過兩種途徑影響整體經濟。首先,稅收影響人們的收入。此外,稅收還能影響物品和生產要素,因而也能影響激勵機制和行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