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辦民辦學校均不得考試選拔小升初學生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要求,健全科學、明晰、便利的小學升入初中制度,規範招生入學行為,促進教育公平。

《意見》提出,各地要加大查處力度,重點糾正違規考試招生、不按就近原則安排入學、隨意接收擇校生及亂收費行為。國家開展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認定、相關考評與各地小升初工作情況掛鉤。

小升初工作掛鉤義教均衡縣區考評

《意見》提出,教育行政部門“一把手”要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明確崗位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建立科學有序、運轉高效、公正透明的小升初工作機制。

各地要加大查處力度,重點糾正違規考試招生、不按就近原則安排入學、隨意接收擇校生及亂收費行為。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對政策實施情況進行專項督導。國家開展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認定、相關考評與各地小升初工作情況掛鉤。

片區調整須進行審慎論證

《意見》要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指導統籌下,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佈、所在學區、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學原則依街道、路段、門牌號、村組等,為每一所初中合理劃定對口小學(單校劃片)。對於城市老城區暫時難以實行單校劃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數和小學畢業生基本相當的原則為多所初中劃定同一招生範圍(多校劃片)。優質初中要納入多校劃片範圍。

片區劃定後要相對穩定,確需調整時要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邀請相關單位和家長代表參與,進行審慎論證。意見還指出,要將不低於50%的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並完善操作辦法。

公辦民辦學校均不得考試選拔學生

《意見》指出,單校劃片學校採用對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對口片區內所有小學畢業生入學。多校劃片學校,先徵求入學志願,對報名人數少於招生人數的初中,學生直接入學;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初中,以隨機派位的方式確定學生。隨機派位工作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邀請相關單位和家長代表參與。

未在戶籍所在片區小學就讀的學生,如申請升入戶籍所在片區初中,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受理、稽核,統籌安排就學。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公辦、民辦學校均不得采取考試方式選拔學生。公辦學校不得以各類競賽證書或考級證明作為招生入學依據。

到2016年特長生比例低於5%

《意見》指出,要逐步減少特長生招生學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招收特長生的學校所招收的特長生比例應降到5%以內。沒有特長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設該方式。特長生招生具體辦法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妥善解決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小升初

《意見》要求妥善解決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小升初問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依法制定隨遷子女初中入學的政策措施,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做好實施工作。各地要依法合理確定隨遷子女入學條件,積極接收隨遷子女就學,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融入城市生活。

隨遷子女特別集中的地方,要擴大公辦學校容量,鼓勵社會力量辦學,購買民辦學校服務,加大對接收隨遷子女學校的支援力度,滿足隨遷子女入學需求。特大城市要結合城市發展規劃、人口控制目標和教育承載能力,穩步有序地安排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就學。

大力推進均衡發展 鼓勵學校聯盟或集團化辦學模式

《意見》提出,各地要統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開展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整體提升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辦好每一所初中,為小升初工作夯實良好基礎。實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大力推進學校聯盟或集團化辦學模式。將不低於50%的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並完善操作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