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大盤和走勢圖

  對於一個炒股高手來說,是必須會的。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股票知識2--如何看大盤和個股走勢圖

  1.前收盤價

  前一天最後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自1996年12月實行漲跌停板制度後,深交所對“收盤價”做了調整,其計算方法為:收盤價=最後1分鐘成交額/最後1分鐘成交量開盤價,是今天第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

  2.最高價、最低價

  分別是今天開盤以來各筆成交價格中最高和最低的成交價格。

  3.最新價

  剛剛成交的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

  4.買入價

  指證券交易系統顯示已申報但尚未成交的買進某種 股票的價格,通常只顯示最高買入價。對投資人來說,這是賣出參考價。

  5.賣出價

  指證券交易系統顯示的已申報但尚未成交的賣出某種股票的價格,通常只顯示最低賣出價。對投資人來說,則是買入參考價。

  6.買盤

  當前申請買股票的總數。

  7.賣盤

  當前申請賣股票的總數。

  8.漲跌

  指現在的最新價和前一天的收盤價相比,是漲還是跌了。它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直接標出漲跌的錢數;一種是給出漲跌幅度的百分數,一般在一個螢幕上只有一種數字,有的公司裡顯示屏上給出的是絕對數,有的公司裡的顯示屏上給出的是相對數,這樣要知道另一個數字時就要通過計算了。

  9.現手

  剛成交的這一筆交易的交易量的大小。因為股票交易的最小單位是手,1手是100股。所以衡量交易量的大小時常用手數代替股數。

  10.買手

  比最新價低3個價位以內的買入手數之和的數量。

  11.賣手

  比最新價高出3個價位以內的賣出手數之和的數量。

  12.成交量

  指今天開盤以來該股交易的所有手數之和,換成股數時就要乘上100。

  13.總額

  今天開盤以來該股交易的所有金額之和,它的單位通常是萬元。

  二、怎樣看走勢圖

  大盤分時走勢,又稱大盤即時走勢,主要由以下幾塊組成:

  1. 紅色柱狀線和綠色柱狀線

  紅色柱狀線和綠色柱狀線是用來反映指數上漲或下跌的強弱程度的。大盤向上執行時,在橫線上方會出現紅色柱狀線,紅色柱狀線出現越多、越高,表示上漲力度越強,若漸漸減少、縮短,表示上漲力度漸漸減弱。大盤向下執行時,在橫線下方會出現綠色柱狀線,綠色柱狀線出現越多、越長,表示下跌力度越強,若綠色柱狀線漸漸減少、縮短,表示下跌力度漸漸減弱。

  2. 粗橫線

  粗橫線表示上一個交易日指數的收盤位置。它是當日大盤上漲與下跌的分界線,它的上方,是大盤的上漲區域;它的下方,是大盤的下跌區域。

  3. 白色曲線和黃色曲線

  白色曲線,表示上證交易所對外公佈的通常意義下的大盤指數,也就是加權數。黃色曲線,是不考慮上市股票發行數量的多少,將所有股票對上證指數的影響等同對待的不含加權數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色曲線和黃色曲線的相對位置關係,可以得到以下資訊:

  當指數上漲,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上時,表示發行數量少***盤小***的股票漲幅較大;而當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下,則表示發行數量多的股票***權重股***漲幅較大。

  當指數下跌時,如果黃色曲線仍然在白色曲線之上,這表示小盤股的跌幅小於大盤股的跌幅;如果白色曲線反居黃色曲線之上,則說明小盤股的跌幅大於權重股的跌幅。

  4. 黃色柱狀線

  黃色柱狀線表示每分鐘的成交量,單位為手。最左邊一根特長的線是集合競價時的交易量,後面是每分鐘出現一根。

  成交量大時,黃色柱狀線就拉長;成交量小時,黃色柱狀線就縮短。

  5. 顯示框

  可顯示數字或字母。如你要查一支股票的走勢,只要在鍵盤上敲擊它的程式碼就可以。

  三、個股分時走勢圖

  1. 分時價位線

  分時價位線***白色曲線***表示該支股票的分時成交價格。

  2. 分時均價線

  分時均價線***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的平均價格。它是從當日開盤到現在平均交易價格畫成的曲線,其作用類似移動平均線。

  3. 賣盤等候顯示欄

  該欄中賣1、賣2、賣3表示依次等候賣出。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誰賣出的報價低誰就排在前面,如賣出的報價相同,誰先報價誰就排在前面,由電腦自動計算。賣1***賣2、賣3***後面的數字為價格,再後面的數字為等候賣出的股票手數。如:“賣1 18.95 50”表示第一排等候賣出的報價是18元9角5分,共有50手股票,即有5000股在這個價位等候賣出。

  4. 買盤等候顯示欄

  該欄中買1、買2、買3表示依次等候買進,與等候賣出相反,誰買進的報價高誰就排在前面,如買進的報價相同,誰先報價誰就排在前面。如:“買1 18.94 2547”,表示在第一排等候買入的報價為18.94元,共有2547手股票,即有254700股在這個價位等候買進。

  5. 成交價格、成交量顯示欄

  該欄目有10個內容,我們在此一一說明。

  均價即開盤到現在買賣雙方成交的平均價格。其計算公式是:均價=成交總額/成交量。

  開盤

  即當日的開盤價。開盤價是每個交易日的第一筆成交價。按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如開市後某隻股票半小時內無成交,則以該股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當日開盤價。

  最高

  即開盤到現在買賣雙方成交的最高價格。收盤時“最高”後面顯示的價格為當日成交的最高價格。

  最低

  即開盤到現在買賣雙方成交的最低價格。收盤時“最低”後面顯示的價格為當日成交的最低價格。

  量比

  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開市後每分鐘平均成交量與過去5個交易日每分鐘平均成交量之比。其計算公式為:

  量比=現在總手÷***5日平均總手/240*** ÷當前已開市多少分鐘。

  其中5日平均總手數/240表示5日來每分鐘成交手數。

  量比是投資者分析行情短期趨勢的重要依據之一。若量比數值大於1,且越來越大時,表示現在這時刻的成交總手數,即成交量在放大;若量比數值小於1,且越來越小時,表示現在這時刻的成交總手數,即成交量在萎縮。

  6. 外盤、內盤顯示欄

  外盤即主動買盤,就是按市價直接買進後成交的籌碼。成交價是賣出價。

  內盤即主動賣盤,就是按市價直接賣出後成交的籌碼。成交價是買入價。

  當外盤累計數量比內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而股價上升,表示很多人在購買股票;當內盤累計數量比外盤累計數量大很多的時候,而股價下跌,表示很多人在拋售股票。

  當外盤數量比內盤數量大出很多,而股價還在跌時,如果股價處於低位,並且成交明細中大買單很多時,表明莊家正在逢低吸貨;如果股價處於高位,則要仔細分析,如果成交明細中大賣單不多,表明該股人氣旺盛,仍有衝高的可能,如果成交明細中大賣單較多,則極有可能是莊家在對倒出貨。

  當內盤數量比外盤數量大得多時,而股價還在漲,則表明莊家在利用大盤跳水之際打壓股價,震倉洗盤。

  如:“外盤142414 內盤107829”,顯然外盤累計數量高於內盤累計數量。這說明當日該股主動性買盤大於主動性拋盤,形勢對多方有利。

  7. 最近幾分鐘成交顯示欄

  該欄可以顯示當時最近幾分鐘連續10筆成交情況,,即幾點幾分以什麼價位成交,每筆成交手數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