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

  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是基礎性教學,識字是閱讀以及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工具。對於識字教學來說,方法很多,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

  一、以生為本,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興趣是人積極認識事物的心理傾向。有句名言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的老師。課堂教學是師生相互交流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以快樂的情緒進行識字學習是提高學習成效的關鍵。低年級兒童意志力薄弱,注意力只能維持十幾分鍾。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識字教學中極為重要。

  “玩”是低年級學生的天性,而將“玩”引進課堂使學生把“玩”的興趣逐漸遷移到識字學習上來,卻是一種好方法。他們喜歡遊戲,在識字學習中,教師運用各種遊戲,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使識字教學高效完成任務是極有可能的。我們可以運用的識字遊戲有:

  猜字謎:抓住字的特點,老師出字謎請學生猜字謎進行記憶。例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麼字?***告***學生有興趣地猜謎語,猜出來後,寫字也大功告成。

  爭當郵遞員:班長說:“小小郵遞員誰來當?”學生積極舉手後,把生字卡片當成信送到中上層同學的手中,接到信的同學上臺把信投入不同的“信箱”,進行字形的歸類練習。然後,請本節課學會識字的學生當郵遞員,把生字卡片當成信送到後進同學的手中。送完信後,請拿到信的後進同學一個個到各學習小組來領讀,鞏固生字。

  對口令:把筆畫多的生字卡片貼上黑板,班長上臺問:這是什麼字?其他學生應答。通過一問一答,鞏固難寫的字。

  火眼金睛:要求中下學生把字形結構相同的字排列在一起,瞭解他們對字形結構的掌握情況。

  找好朋友:***1***聽讀音舉卡片。班長上臺問:“我的朋友在哪裡?耳朵的耳。”學生在桌面字卡上找到 “耳”舉起答:“我的朋友在這裡,耳朵的耳。”***2***配對。把“禾”和“火”合成“秋”,把“日”和“月”合成“明”,把“土”和“也”合成“地”等等。

  一字開花法:畫一朵花,在花中間寫上獨體字,讓學生加偏旁組成新字,寫在花瓣上,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

  “大家猜”:把字的一部分遮住,學生根據露出的部分猜是什麼字。在猜的情趣中,認識不少的漢字。

  衝關:每課生字闖三關,在家過預習、複習關,家長檢查。早上回校在小組長處過檢測關。

  教師要經常變換識字方法,喚起學生識字興趣,讓課堂變為學園。

  二、以生為本,教會學生主動學習

  “學習的內在動機比外在動機表現更持久而強有力,因而內在動機在語文教學中更具有意義。”教師只有教會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喚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學生才能真正學到知識。

  一年級學生從學前班進入小學學習,由玩過渡到學習知識,反差極大。教師切忌剝奪學生玩的權利,而應一步步引導學生玩中求知,知玩結合,知識與小組學習競賽結合,讓他們運用無意注意愛上學習知識。那麼,我們要注意學習方法的傳授,以期學生課內課外都有一個共同的學習目標。

  1、記字方法注意新奇有趣

  一年級的識字量大,如何高效率掌握漢字,我們以為下列一些方法較實用。

  加一加:偏旁加字。如:口+巴=吧。

  減一減:漢字減偏旁。如:城-土=成。

  換一換:熟字換偏旁。如:晴-日+目=睛。

  編一編:發揮豐富的想象編成一個故事幫助記憶生字。如:洗:學生講第一次洗衣服的故事。

  分一分:學生自己進行分析比較,找出規律。如:學一課,就請學生利用偏旁分一分類。口字旁:吧、嗎。

  辨一辨:尋找形近的字進行比較辨認。如:棵、顆、課。

  比一比:由一字想多字,辨字義記字形。如:馬、媽、嗎、罵。

  動一動:學習表示動作的詞,讓學生用動作記字。如:跳、跑。

  訓練多了,學生自然會掌握這些識字方法和識字規律,從而在樂趣中高效率掌握漢字,減輕識字難度。

  2、課前預習常檢查

  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自覺地動口、動手,主動學習的習慣。

  學生在課前通過查字典和請教家長等方式,運用上述識字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容易的字在預習中解決了,大大減少了課堂識字量大的壓力。

  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實踐證明,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無形中愛上了語文。我們的功夫應花在鼓勵學生儘可能多地識字上,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中才會切實提高聽、說、讀、寫能力。但是,教師要時常檢查,讓學生在及時反饋中牢固掌握常用漢字。

  三、小組合作,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

  小組學習是生本教學中最重要的一環。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可讓每個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共同快樂地學習。

  1、分組中的合理搭配

  四人合作學習小組較適合,選出能力強的當組長。運用能力強中弱結合原則來分。這樣,小組內部相互幫助,各小組間的競爭也不相上下。

  2、識字活動應不拘一格

  在識字教學中,利用生字卡片,讓四人小組自主學習,互相教,解決不認識的字。四人小組開展識字擂臺賽。四人小組編識字遊戲。形式多樣的識字活動,學生識字熱情高漲,在小組活動中盡情地享受識字的樂趣。

  3、小組互助優勢互補

  各小組掌握生字的速度有快也有慢。對於識字速度較慢的小組,教師要發揮優勢小組的力量,幫助他們,真正地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整體的語文學習質量。

  4、組間評價常態化

  為促使小組學習合作、高效、創新,我在課堂教學中經常開展識字活動,及時鼓勵:或鼓掌,或講故事,或上臺亮相,然後小組長傳授識字方法,使全體學生靈活運用識字方法。

  四、課內外齊抓共管,提高學習能力

  語文的學習單靠課堂有限的四十分鐘,是無濟於事的。我們要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多開展語文實踐活動,使兒童在更廣闊的環境裡吸收各種資訊,擴大識字面。

  1、識字途徑生活化

  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於識字後,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鞏固已學的生字。新授生字時,可以從報紙、廣告、標語牌、物品名稱中找字,充分體現在生活中認字,在生活中鞏固這一思想。為了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開展一分鐘背古詩、一分鐘背詞語,一分鐘讀課文等活動,體現隨文識字的思想。

  2、學會閱讀,積累漢字

  學生在積累了一定的漢字後,產生了閱讀的渴望,我們將課外閱讀取代繁重的家庭作業。利用《小學生導刊》,在課外閱讀時,限定每天的最少閱讀字數,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閱讀,而不把閱讀當成是一種負擔。但要求他們碰到不認識的字通過拼讀和查字典解決,積累更多的生字。

  小學生愛看童話,但由於其中有些字詞不認識,使得他們不能順利地閱讀,這時候來教他們認字識詞,就有了一種強烈的興趣,從而大大提高識字的效率。同時,在看書的過程中把學過的生字進行了複習鞏固。

  3、鼓勵學生寫日記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還處於形象思維為主的時期,利用課文插圖讓學生先說出圖上的內容,然後開始寫。對他們寫的內容、字數不作要求,無論是一句話,還是一段話,都是優秀的作業。但要求他們在組內讀自己的日記。這樣來鞏固生字,比硬性壓著學生抄寫生字更為有效,也為以後的我手寫我心進行習作奠定了基礎。

  總之,識字的方法多種多樣,當我們與孩子們共同商量時,我們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們的潛能是無限的。一年級的語文教學是學習的起步時期,生本教育給語文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只有相信學生,為他們營造更多的自由時間,相信他們會自動化識字,語文能力進而迅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