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高考六遍複習法

  頑固而知新,學習就是在不斷的複習,學習高中歷史也一樣,不斷的重複複習,鞏固知識,為高考準備。啦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歷史複習至少六遍:

   歷史複習第一遍,是高二下學期為歷史會考而準備的。這一次的複習與以前差不多,就是逐字逐句看,一個個知識點的背。記得當時背中國近現代史,看一個小節就得花上一兩個小時,對史料不熟,由此可見一斑了。

   歷史複習第二遍,是在高三開始。這一遍的複習比起第一次無太多變化,只是看的速度快了一些,有時先把一個整章快速瀏覽一遍,有個整體印象,再細背下去。

   歷史複習第三遍,是在高三第一學期末,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接觸了一些高難度的問題,因而決心要將知識整理成體系。

   歷史複習第四遍,是從第二學期開始,主要也是著眼於線索的整理記憶即縱向整理,理清各圍歷史發展脈胳,各個事件之前因後果。又整理不同歷史階段,如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自由資本主義時期,進入壟斷後各國情況之比較,找出各自的特點及產生原因,又如一戰前後民族解放運動之異同等等,這是橫向整理。這樣厚厚的幾本歷史書就被穿連成了一個有經有緯的網路。

  在整理中,為節省時間,並不寫下全部內容,只寫出主要框架、思路、要點。複習時就將沿著框架進行,從而打破了歷史書原有的編輯體系,在整理中,還可鍛鍊幾種能力:概括歸納能力——高考時間有限,為爭取最多的分數,答題要答出要點、提煉出觀點,而不是不加分析的原始史料羅列;分析判斷能力——事件之前因後果,任何事物的背後都有其深厚的政治、經濟、文化、傳統背景;多角度考慮問題的能力——從各個方面分析兩種事物的異同,等等。

   歷史複習第五遍,是在第二學期中期,這次又回到課本上,加深課本在頭腦中的印象,主要過程是:按塊複習,有時包括幾章的內容。先背標題,從章列節到黑體字,再往每個標題下填補內容,背完之後合上書,在腦子裡回憶一下,看是否能記清標題,看是否能記住標題下的要點和大致內容。

   歷史複習最後一遍,是臨高考前,主要將課本逐字逐句一遍,旨在查闕補漏,是屬於收尾工作了。這樣在一年時間裡,平均兩個月,將歷史徹底複習一遍,每一遍複習結束就著手計劃下次的復劃。而在兩個月內,由於要與遺忘作鬥爭,往往是背了的東西隔幾天再溫習一遍。這樣的歷史複習就是經歷從點到塊到面,然後又刪其旁枝,留下一個主幹分明的網路。

  拓展延伸:怎樣用“分段濃縮”的方法學歷史

  如何背歷史?畢業於北師大附屬第二中學,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元培計劃實驗班的易萌同學說: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我慢慢地摸索出了分段濃縮記憶法。這個方法可能有點兒土,但卻非常有用,具體方法是:

  1.分段。先閱讀課本,並按要素進行分段,如將一段段文字分解成背景***遠因***、近因、程序***事件***、內容***措施***、影響等歷史因素。因為歷史一般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書中講述的前一件事情的影響或者結果就是後一件事情的原因或導火線,通過分出各個要素,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條理性,把歷史真正連成一條線了。

  2.濃縮內容。把分成一段段的內容濃縮成簡短的內容。比如隋唐科舉制度的影響就可以濃縮成打破壟斷、提高素質、加強集權和擴大基礎這16個字。“打破壟斷”是指打破的世家大族對官吏選拔的壟斷。“提高素質”是指提高了官員文化素質。通過歸納,用幾句話就可以把這個制度影響說清楚。為了方便記憶,同學們可以把歸納的內容寫在書頁的相應空白處。

  3.瀏覽背記。最後再瀏覽一遍課本,只看歸納的要點,如果看到要點可以回憶出它所指的意思,就說明已經記住這個知識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