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殷仲容的評價是怎樣的

  殷仲容,字元凱,是如今的河南西華縣人。殷仲容是初唐書法家,畫家,當過祕書丞,工部閬中,申州刺史,特別擅長篆書,隸書。如此輝煌的成就,後人是怎麼評價殷仲容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對殷仲容的評價

  ‍‍殷仲容在歷史上的評價還是很高的。張彥遠曾經在《歷代名畫記》中寫道:聽說殷仲容擔任了祕書丞,工部郎中,申州刺史。擅長書寫和畫畫,畫的花鳥和真的一樣。竇臮在《述書賦》裡寫道:只有殷仲容的墨畫能夠進入上流作品中。顏真卿在《顏元孫碑》中寫道:殷仲容的書作是天下的大宗。

  他是初唐書法家,畫家,當過祕書丞,工部閬中,申州刺史。特別擅長篆書,隸書。

  殷仲容的家族自從曾祖父那一輩就來到了關中,全家人一直住在長安,家庭的各代人都在朝廷當官,是個名副其實的書香門第、官宦人家。他的曾祖父是北周御正中大夫。祖父曾經與封德彝、顏師古這些人一起主修歷史。而他的父親又是初唐時期的書法家,代表作有《裴鏡民碑》。

  殷仲容17歲開始,就以唐太宗“挽郎”名號起家。曾經擔任過祕書郎、左領軍倉曹的職位。38歲的時候,承襲了他父親的爵位“建安縣開國男”,在他52歲時進為子爵。

  在685年時,因為他的親戚犯罪,所以被牽涉,被髮配到了四川閬中做隆州刺史。也是在這一年,殷仲容的晚年就是在貶謫,升遷,再繼續貶謫的過程中度過。6***,被宣召進入京城,擔任工部郎中。也是在6***,被授予檢校申州刺史,申州在當今的河南信陽。但在684年,又被貶為施州司馬,施州地處如今的湖北恩施。到他67歲的時候,又被召回到了長安。‍‍

  殷仲容簡介

  殷仲容是唐代人,字元凱,是如今的河南西華縣人。殷仲容是初唐書法家,畫家,當過祕書丞,工部閬中,申州刺史,特別擅長篆書,隸書。

  殷仲容的家族自從曾祖父那一輩就來到了關中,全家人一直住在長安,家庭的各代人都在朝廷當官,是個名副其實的書香門第、官宦人家。他的曾祖父是北周御正中大夫。祖父曾經與封德彝、顏師古這些人一起主修歷史。而他的父親又是初唐時期的書法家,代表作有《裴鏡民碑》。

  殷仲容17歲開始,就以唐太宗“挽郎”名號起家。曾經擔任過祕書郎、左領軍倉曹的職位。38歲的時候,承襲了他父親的爵位“建安縣開國男”,在他52歲時進為子爵。

  在685年時,因為他的親戚犯罪,所以被牽涉,被髮配到了四川閬中做隆州刺史。也是從這一年,殷仲容的晚年就是在貶謫、升遷、再貶謫的過程中度過。6***,被宣召進入京城,擔任工部郎中。也是在6***,被授予檢校申州刺史,申州在當今的河南信陽。但在684年,又被貶為施州司馬,施州地處如今的湖北恩施。到他67歲的時候,又被召回到了長安。

  殷仲容學識淵博,是唐高宗、武則天那時候的著名書法家。武則天特別欣賞他。他非常擅長隸書,工篆,畫畫等,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顏真卿也曾經在《顏元孫碑》中誇獎過他。但令人遺憾的是,他並沒有留下明確提名的書法作品在這個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