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美術學生繪畫作品有哪些

  現在的兒童美術課堂教學繪畫強調技能、技巧訓練,小學生按成人的範畫臨摹,結果學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和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得不到重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兒童美術學生繪畫作品和獨立探究創新及取長補短地學習畫畫。

  兒童美術學生繪畫作品









  兒童美術:獨立探究創新學習畫畫

  沒有競爭就沒有動力,因而在美術教學中,必須適當開展美術創作競賽活動。競賽的內容儘量是開放性的素材,留有足夠的美術創作時間,讓學生獨立研究,常言道“急不得好貨”嘛。

  同學們為了使自己的作品在比賽中獲獎,必定會千方百計蒐集理想的素材,有的主動尋找畫畫參考書刊,有的藉助電腦搜尋素材,有的進行多次設計,有的主動尋找老師指導,有的請同學出謀劃策……當學生們迫切需要我指導時,我會適當地引導學生求新求變的技巧。

  如改變以前的作品,大變小,高變低,紅變綠,往相反方向試試,看能否達到滿意的效果;或用移植法試一試能否達到滿意的願望。如畫《太陽》時,我指導某學生:“太陽都是紅色的嗎?”

  當學生獨立探索時,我不會將圖案、顏色、步驟講得很詳細,而是留給學生更多的創作餘地,以顯示他們的才華,讓他們的作品在參賽中賽出水平,激其奮進。

  兒童美術:取長補短地學習畫畫

  評價學生作品是一個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要讓學生人人蔘與,積極發表看法。

  每次畫完畫後,我就把全班的作品放在學習園地裡,讓學生介紹自己是怎樣畫的、想表達什麼願望,然後讓大家各抒己見,並做好記錄。我從不給學生打分,不會造成他們不安的心理。

  同學們經過審視,互相觀摩,合作學習,心裡明白了誰的畫搭配得好、誰的畫構圖有主次、誰的畫構思新穎有趣、自己的畫有什麼地方不足……通過大家評價,同學們的自信心逐步增長,他們的創造性會更強,畫畫更有動力,從而更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美術水平。

  這些學習形式的共同特點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提問或者學習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供正確的指導方向和建議,引導學生大膽聯想、移植、改變創新。

  學習的過程不是學生被動吸收課本上的現成作品,而是來自一個自主參與的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因此,有效的指導學生學習的方式,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要構建旨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畫畫水平。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