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美術課堂繪畫作業圖片

  當前小學美術教育只侷限於課堂教學,單純進行技能訓練,這樣的美術課學習方式的轉變也勢在必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讓學生在生活中自主學習畫及合作學習畫畫。

  









  讓學生在生活中自主學習畫畫

  美術教育要使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就必須開放教室,把社會生活這個廣闊天地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因此,必須讓學生學會在社會生活中自主學習美術。如何才能引導學生樂意在生活中學習美術呢?

  首先要教會學生善於觀察事物。如:人的衣著、活動;植物的花、莖、葉的形狀、顏色特點;動物的頭、眼、耳、嘴、身、四肢、足、爪、毛的特徵及各種生活習性等等。

  讓學生多留意不同時節的動植物的變化以及自然景象的變化,留意物體遠近、大小、高低的視覺變化。

  同時,要多開展一些課外活動。我結合農村的特點,利用放農忙假,親自帶領學生到田野中去觀察農民收割稻穗的場面,回來後讓學生畫《秋收》圖。我主張學生學畫“主求其意,不嚴求其形”,因為“畫什麼”比“怎樣畫”更重要。

  由於小學生能力有限,不可能掌握過高的美術知識和技能,我不要求作品惟妙惟肖。同時,由於小學生喜歡把自己喜愛的東西誇大,如萬明東畫的《做早操》中小朋友的手比較長,外貌也不好看,卻十分有趣。

  讓學生在研究美術小課題中合作學習畫畫

  長期以來,學生的學習似乎與研究無關,因而我們的學生普遍缺乏獨立性和創造性。

  在美術教材中,蘊含著許多可以讓學生進行研究的小課題,如畫《風》、《未來的房子》、《未來的黑板》、《會變的椅子》、《輕便的床》、《漂亮的書包》、《班值日活動的場面》、《學習園地版頭畫》等等。小課題研究在組織形式上要突出靈活性的特點,一般分為年級活動、班級活動、個人活動、課內活動、課外活動等。而讓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適合小學生認識水平的創造性表現;

  第二,要留給小學生想象、創作的空間;

  第三,要讓學生學會一定的研究創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