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古代詩文閱讀

  通過做古代詩文閱讀是有助於我們理解熟識詩文的,那麼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做一下古代詩文閱讀吧。看看你能得多少分。

  

  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崔玄暐,博陵安平人,本名曄,武后時,有所避,改焉。少以學行稱,叔父祕書少監行功器之。舉明經,為高陵主簿。居父喪盡禮。廬有燕,更果共乳。母盧,有賢操,常戒玄暐曰:“吾聞姨兄辛玄馭雲子姓仕宦有言其貧窶不自存此善也若貲貨盈衍惡也吾嘗以為確論。比見親表仕者務多財以奉親,而親不究所從來。必出於祿稟則善,如其不然,何異盜乎?若今為吏,不能忠清,無以戴天履地。宜識吾意。”故玄肆所守以清白名。母亡,哀毀,甘露降庭樹。

  後以庫部員外郎累遷風閣舍人。長安元年,為天官侍郎,當公介然,不受私謁,執政忌之,改文昌左丞。不逾月,武后曰:“卿向改職,乃聞令史設齋相慶,此欲肆其貪耳,卿為朕還舊官。”乃復拜天官侍郎,厚賜彩物。三年,授鸞臺侍郎、同風閣鸞臺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四年,遷風閣侍郎。先是,酷吏誣籍數百家,玄暐開陳其枉,後感悟,皆為原洗。宋璟劾張昌宗不軌事,玄暐頗助璟。及有司正昌宗罪,而玄暐弟昪為司刑少卿,執論大辟。兄弟守正如此。

  後久疾,宰相不召見者累月。及少閒,玄暐奏言:“皇太子、相王皆仁明孝友,宜倚醫藥,不宜引異姓出入禁闥。”後慰納。以誅二張功為中書令、博陵郡公。後遷上陽宮,顧玄暐曰:“諸臣選皆因人,而玄暐我所擢,何至是?”對曰:“此正所以報陛下也。”俄拜博陵郡王,罷政事,冊其妻為妃,賜實封五百戶,檢校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知都督事。會貶,又流古州。道病卒,年六十九,諡曰文獻。

  玄肆三世不異居,家人怡怡如也。貧富郊墅,群從皆自遠會食,無它爨,與昪尤友愛。族人貧孤者,撫養教勵。後雖秉權,而子弟仕進不使逾常資,當時稱重。少頗屬辭,晚以非己長,不復構思,專意經術。

  選自《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列傳第四十五》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吾聞姨兄辛玄馭雲/子姓仕宦有言/其貧窶不自存此/善也/若貲貨盈衍/惡也/吾嘗以為確論

  B. 吾聞姨兄辛玄馭雲/子姓仕宦/有言其貧窶不自存/此善也/若貲貨盈衍/惡也/吾嘗以為確論

  C. 吾聞姨兄辛玄馭雲/子姓仕宦/有言其貧窶/不自存此善也/若貲貨盈衍惡也/吾嘗以為確論

  D. 吾聞姨兄辛玄馭雲/子姓仕宦有言/其貧窶不自存/此善也/若貲貨盈衍/惡也/吾嘗以為確論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文中的“避”是“避諱”的意思。避諱指古人在言談和書寫時要回避君父尊親的名字,一般取同義或同音字以代本字,或用原字而省缺筆畫。

  B. 明經,意為通曉經術。漢代以明經作為選舉官員的科目,隋煬帝始置明經進士二科,唐因隋制,並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科,宋神宗時明經廢除。

  C. “拜”為授予官職之意,表示這種意思的詞語還有除、授、擢、攝等。

  D. 諡號是指古代帝王、貴族、大臣、士大夫死後,依其生前事蹟給予的稱號。諡號有官諡、私諡之分。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崔玄暐年輕時以學行著稱,深受叔父器重。考中明經科,歷任庫部員外郎、鳳閣舍人、天官侍郎等官職,進封博陵郡王,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後被流放古州,在途中病逝。

  B. 原先酷吏登記了幾百家的名字,準備誣陷他們,崔玄暐陳述他們的冤枉,武后有所感悟,都為他們昭雪。

  C. 崔玄暐在擔任天官侍郎一職時,因為他對待公事講原則,不接受私事謁見請託,所以宰相忌恨他,他改任為文昌左丞。

  D. 崔玄暐的家裡人相處得十分和睦,他們住在郊外草房裡,過著清貧的生活,從表親戚們都由遠處會集到這裡就餐,不分灶做飯。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比見親表仕者務多財以奉親,而親不究所從來。必出於祿稟則善,如其不然,何異盜乎?

  2族人貧孤者,撫養教勵。後雖秉權,而子弟仕進不使逾常資,當時稱重。

  【答案】

  10. 【答案】B

  【解析】此題考核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誌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此題注意“有言”陳述物件變化,前面斷開;“惡也”“善也”結構對稱,“此”前面斷開;“惡”前面斷開。

  文言斷句的題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見的標誌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其次注意斷句題大多集中在對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充當的成分的考核,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後結合文意進行分析。

  11.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築的名稱、年號、諡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註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義作答。題中C項,“攝”意為“代理”,不是提拔之意。

  12. 【答案】B

  【解析】這是一道考核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題中B項,不是“準備誣陷他們”,是已經誣陷了這些人家,且“籍”在這裡的意思應理解為“登記、沒收”。

  13. 【參考答案】1近來看見親表中做官的人只求用許多財物侍奉父母,而父母並不追究財物是從哪裡得來的。必定是出於俸祿便是好事,如果不是這樣,又與盜賊有什麼不同呢?

  2親族中的貧窮孤兒,他都撫養、教導和勉勵。後來崔玄暐雖然掌握了大權,他的子弟做官晉升也決不越級破格。

  【解析】這是一道考核理解並翻譯文中句子的題目,答題時注意直譯,重點注意句中重點實詞、虛詞、活用和句式的翻譯。此題注意,比:近來;究:追究;何異:與……有什麼不同;逾:越級;稱重:稱讚並敬重。

  【參考譯文】

  崔玄暐,博陵安平人。本名叫曄,武后時有所避諱,因此改名。年輕時以學問與操行受人稱讚,叔父祕書少監崔行功器重他。考中明經科,任高陵主簿。為父親守喪竭盡禮制。屋頂上有燕子,換巢共乳。母親盧氏,有賢良品行,曾告誡崔玄暐說:“我聽姨兄辛玄馭說‘子孫後輩中做官的人,有人說他貧困不能生存下去,這是好事;如果資財貨物富足,這是壞事。’我常認為這是正確的議論。近來看見親表中做官的人只求用許多財物侍奉父母,而父母並不追究財物是從哪裡得來的。必定是出於俸祿便是好事,如果不是這樣,又與盜賊有什麼不同呢?你今天做了官吏,如果不忠誠清廉,就不能在世上站得住腳。你應當懂得我的意思。”因此崔玄暐的操守因清白著名。母親去世,崔玄暐因悲痛過度損傷身體,甘露降在庭院的樹上。

  崔玄暐後來憑藉庫部員外郎的身份多次升任為鳳閣舍人。長安元年,為天官侍郎,他對待公事講原則,不接受私事謁見請託,宰相忌恨他,改任文昌左丞。不出一個月,武后對他說:“你先前改任官職時,朕便聽說你的屬吏設齋宴相互慶賀,這是要放縱他們的貪心罷了,卿為朕重任舊官。”於是又授任崔玄暐為天官侍郎,賜給豐厚的財物。三年,授任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四年,升任鳳閣侍郎。原先酷吏誣陷登記並沒收數百家入官,崔玄暐陳述他們的冤枉,武后感悟,都為他們昭雪。宋璟彈劾張昌宗的不軌行為,崔玄暐幫助宋璟很盡力。等到有關部門審理張昌宗的罪行時,崔玄暐的弟弟崔昪任司刑少卿,堅持以死刑論處。兄弟倆就是這樣堅守正義的。

  武后長期患病,好幾個月不召見宰相。等病稍有好轉,崔玄暐上奏說:“皇太子、相王都是仁明孝友,應當侍候醫藥,不應讓異姓人出入宮禁。”武后安慰並採納了。崔玄暐因誅殺二張有功升為中書令、博陵郡公。武后遷居上陽宮,對崔玄暐說:“諸臣晉升都依靠別人的推薦,而你崔玄暐是我親自提拔的,怎麼會這樣呢?”崔玄暐回答說:“這正是我要報答陛下的原因。”不久授任博陵郡王,罷免宰相,冊封他的妻子為妃,賜實封五百戶,檢校益州大都督府長史,掌管都督的事務。後來崔玄暐遭到貶官,又流放古州。在路途中病死,終年六十九歲,諡號叫文獻。

  崔玄暐三代人不分居,家裡人相處得十分和睦。他們住在郊外草房裡,過著清貧的生活,從表親戚們都由遠處會集到這裡就餐,不分灶做飯,崔玄暐同崔昪特別友愛。親族中的貧窮孤兒,他都撫養、教導和勉勵。後來崔玄暐雖然掌握了大權,他的子弟做官晉升也決不越級破格,當時的人都稱讚並敬重他。崔玄暐年輕時很喜歡作文章,晚年認為不是自己所擅長,不再構思,專心致意於經術。

  《古詩童韻》系列二雅有新聲 曲盡韻無窮

  《古詩童韻》系列二上線一週多,其朗朗上口的韻轍和優美動聽的旋律獲得了不少大小聽眾的青睞。參與《古詩童韻》系列二創作的青年音樂家們:趙麟、楊帆、張巍、戴曉飛、趙博,他們以豐富的音樂元素和易於當代少年兒童接受的技巧手段,集中展現詩詞中的古風意蘊、悠遠情致;創作出了優美動聽、易於傳唱的古典詩詞歌曲。

  《古詩童韻》系列二辭約義豐,清典可味。

  從“魚戲蓮葉間”的絲竹《江南》到《錢塘湖春行》“淺草沒馬蹄”的春色濃淡;從“種豆南山下”欣享出世之樂的《歸園田居》到“洪波湧起”以歌詠志的《觀滄海》;從天涯斷腸人羈旅望鄉的《天淨沙·秋思》到仗劍遠遊又不捨故鄉的《渡荊門送別》,還有託物言志以清朗高逸自況的《蟬》,七首歌傳唱七種別樣精彩。有林籟結響,泉石激韻,有金石鏗鏘,琴瑟琤崆,總能讓人生髮一股音絕山海,千載心在的共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