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和中國人談判的要素有哪些

  銷售就是介紹商品提供的利益,以滿足客戶特定需求的過程。讓雙方各取所需,彼此感到滿意,形成一種雙贏的局面,就是一種藝術了。所以,"銷售"可以說是一種"雙贏的藝術"。那麼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您能滿意,謝謝。

  外國人和中國人談判八大要素:

  外國人和中國人談判要素1、關係

  中國人很重視朋友、親戚,自己圈子裡的人。中國人做生意把關係放在第一個要素,看來美國人對中國文化研究的很到位。

  外國人和中國人談判要素2、中間人

  中國人對陌生人持有戒備、懷疑的心態,所以在中國進行商務談判,一定要有中間人作為雙方聯絡的鈕釦。

  外國人和中國人談判要素3、社會等級

  對於儒家文化薰陶的中國人來說,級別很重要,談判桌上總是選出對應的職位級別來進行談判。若要中方總經理出席談判,美國企業也要由總經理親自出馬。

  外國人和中國人談判要素4、關係融洽

  中國人做生意的同時,也在交朋友,所以不是把生意和朋友分開,而是放在一起。對於西方人來說,如果不想交朋友,那麼對不起,這個談判可能很難進行下去。

  外國人和中國人談判要素5、整體觀念

  中國人的整體觀念很強,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象形文字成就了中國人的這個特點。MichaelHarrisBond,心理學教授,曾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他曾經發表過一篇關於中國文字的研究文章,文章中講中國人的象形文字就好比圖片,中國孩子小時候就要去識別數千個象形文字,這使得中國人在看圖片時整體感很強。

  外國人和中國人談判要素6、節儉

  中國人有節儉的傳統,這在商務談判上體現的更為明顯,跟中國人討價還價是項艱苦的過程,往往中國人要深思熟慮,討論很久才肯做出價錢方面的讓步。

  外國人和中國人談判要素7、面子

  在中國文化中,一個人的面子代表了他的社會地位和榮譽。如果不尊重中國人的面子心理,讓中方談判代表難堪,即便不是故意的,整個商務談判將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外國人和中國人談判要素8、吃苦耐勞

  中國人以吃苦耐勞聞名於世,他們將吃苦耐勞看的很重要,視為一種榮譽。

  談判的重要性

  商務談判講究的是雙贏,這種雙贏是對方雙方都感覺自己贏了,並不是雙方實得實質利益的雙贏。如果在談判中戰勝了對方,對方很挫敗,感覺肯定是不爽。那麼在談判中,對方也肯定會“以怨抱怨”,如果在談判中非要爭個你輸我贏,處處不讓,勢必導致對方的反擊,即使你通過戰勝對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那麼下一次對方還會讓步嗎?談判講究的是利益之間的交換,用自己的東西交換別人的東西,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對方得到了對方想要的,你感覺自己贏了,對方感覺他贏了,這種情況下,雙方的合作關係才能持續下去,而不是你戰勝了對方,你贏了,對方輸了,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對方失去了本不應該失去的。

  作為社會中的一個個體,你難免和別人發生分歧,比如家人、同事、上司等。如何處理同他人以及社會其他組織之間的關係甚至是衝突,不僅決定你是否能夠摘取成功的桂冠,而且還決定著你能否過上充實、愜意的生活。甚至,國家之間,領土糾紛,環境問題解決,需要外交談判;黨派之間,解決分歧,需要政治談判;企業之間,經濟外來,需要商務談判;生活之中,朋友之間,需要溝通談判;男女朋友之間,初次約會,需要心理談判。我們感覺不到,但是談判無處不在。

  著名談判技巧培訓專家彭傑老師認為,談判,由“談”和“判”兩個字組成,“談”是指雙方或多方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判”就是決定一件事情。著名企管專家彭傑部落格zhiliangguanli老師表示,談判需要你同時具備高階領導人的溝通力與決策力,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人都認為談判很簡單啊,談判嘛,簽約嘛,很瀟灑的;這個就如同明星開餐廳,看人家開餐廳賺錢——就覺得很簡單嘛,請個廚子、請個waiter,擺幾個餐盤,就ok了,結果統統倒閉。可見,眼高手低要不得,談判也是一樣。

  談判是一個通過協商解決問題的溝通過程,只要想從其他人手上得到一些東西,或者其他人想從我們手中得到某些東西,就是談判,所以說人人都是談判者。有的人說:企業如果大到一定程度,比如:壟斷企業就不用談判,國電國家電網、國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國糧中糧、國礦五礦等、國鐵首鋼、鞍鋼等、國信電信、移動、聯通、鐵通等等等等,面對國際大集團,同樣要談判。

  可以說,談判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我們周圍發生,談判——已經成為人們為解決彼此間各種爭議和問題而採取的一種有效行為,所以談判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一項能力。談判對於銷售人員和商務談判人員就更加的重要,因為他們的談判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了企業利潤的高低!

  在國際商務談判中,最難的一點是談判人員對不同文化、思維、習俗、行為、工作方式的理解和認同。所以,對於國際商務談判,前期的準備工作要更加仔細、詳實,並要注重細節。因為在國際商務談判的前期工作中,不僅涉及到談判內容,更要將對方的風俗習慣、文化差異等等進行認真透徹地研究。故此,以談判聞名的美國人,也強調國際商務談判前的準備工作大概要佔去整個商務談判三分之一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