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述巴尼拔

[拼音]:Bakelai

[英文]:George Berkeley (1685~1753)

18世紀英國哲學家,主教,西方近代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主要代表。

生平和著作

巴克萊1685年3月生於愛爾蘭基爾肯尼郡。1700年入都柏林三一學院讀書,1704年畢業。1707年獲文學碩士學位,並被選為初級研究員,在學院裡擔任過輔導員、希臘語和希伯萊語講師等職。巴克萊曾多次前往歐洲大陸,遊歷巴黎和義大利的許多城市。1721年被授予神學博士,並就任高階研究員。1724年被任命為德利教區的教長。他長期設想要在當時英國的殖民地、現屬美國的百慕大區創辦一所培養傳教士的學院,於1728年9月啟程赴美,翌年1月到達北美羅特島,等了3年,終因議院未能撥款,只得離美返英。1734年被任命為愛爾蘭克羅因教區的主教。1752年移居牛津。1753年1月病逝。

巴克萊的第 1部著作《視覺新論》1709年在都柏林出版。該書通過對視覺與觸覺本質的說明,提出視覺的物件即在觀察者心中,企圖得出否定物質存在的結論。1710年5月他的哲學代表作《人類知識原理》在都柏林出版,該書闡述了他的“非物質主義”哲學思想,提出了著名的“存在即被感知”的唯心主義原理。1713年在倫敦出版了他的《希勒斯和斐洛斯的三篇對話》,這是一本通俗的對話體著作,企圖批駁對“非物質主義”思想的種種責難。巴克萊關於哲學、政治經濟學和數學等方面的著作還有:《論消極服從》(1712)、《論運動》(1720)、《論如何防止大英帝國的毀滅》(1721)、《視覺論辯釋》(1733)、《分析學家》(1734)等。

非物質主義

巴克萊生活在英國資本主義上升的時期。隨著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突飛猛進,自然科學特別是數學、力學和光學也日益發展。唯物主義哲學的發展進一步為自然科學作出新論證,從根本上動搖了宗教神學的基礎。已經執掌政權的英國資產階級,為了自身的利益,既要利用宗教來統治人民,又要藉助自然科學以發展生產。巴克萊力圖建立一種既能維護宗教神學,又能修正科學實質的思想體系。他歪曲利用感覺論、經驗論的形式、創立了一套主觀唯心主義的“非物質主義”哲學,為宗教教條提供“新的”論證。

巴克萊哲學從J.洛克的經驗論出發,承認知識起源於感覺。但他認為知識的物件就是觀念。他把觀念劃分為三種:感覺觀念、反省觀念和想象觀念。所謂想象觀念是藉助於記憶和想象,對感覺和反省所感知的觀念的分解、結合或表象。這三種觀念雖有差別,但最後都歸於感覺。在這個意義上,觀念就是感覺。在關於觀念或感覺的來源這一認識論的基本問題上,巴克萊斷言,觀念只能同觀念相似,不能同別的東西相似;觀念不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因此觀念的產生不需要假設外物的存在。反之,物卻是“一些觀念的集合”,例如,當某種顏色、滋味、氣味、形象和硬度經常在一起出現時,我們便把這些觀念作為一個單獨的物來看待,並用蘋果的名稱來表示它。在巴克萊看來,不是由物派生感覺觀念,而是由感覺觀念派生物。這就是巴克萊修正洛克的經驗論而提出的主觀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

巴克萊還認為,除了作為知識物件的感覺觀念之外,一定還有別的一種東西在認識感知它們,這就是心靈或自我。它是不同於感覺觀念的另一種東西。知識物件即觀念是在心靈或自我中存在併為它所感知的。這就是巴克萊所提出的“存在即是被感知”的著名命題。

巴克萊從主觀唯心主義觀點出發,採用種種詭辯手段,妄圖摧毀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即否定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他利用洛克關於第二性質理論中存在著的混亂,進一步加以唯心主義的歪曲。巴克萊斷言,既然承認第二性質是存在於人心中的,而事物的各種屬性又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聯結在一起的,那麼第一性質就和第二性質一樣也只是存在於人心中的。巴克萊還以誇大感覺的相對性來否定物質屬性的客觀性。他說,所謂廣延、形狀、運動完全是相對的,是隨著感覺器官的結構或位置的變化而相應改變的,因此它們完全依賴於人心,而不是存在於人心之外的任何地方。巴克萊進一步斷言,既然一切可感性質都只是存在於心中,為感知者所感知,它就不能存在於心外那種無思想、無感知能力的所謂的物質實體中,同時也就無需 “假設” 那種獨立於人心之外的物質實體來作為它們存在的“支撐物”。即使把物質實體作為獨立於心外而存在的“假設”,但沒有活力的、純被動的物質實體也無法說明它如何產生心中的觀念。所以,哲學上的所謂物質實體,只不過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抽象概念。物質就是“虛無”。

經過以上的論證,巴克萊最後得出了結論,說物質不能作為產生觀念的原因。他認為既然觀念不是來自外部的物質世界,觀念自身又是被動的、被感知的,一個觀念不能成為其他觀念的原因,那麼觀念產生的唯一原因,就只能是某種精神。精神是能動的、能感知的,但個人精神是有限的,雖說可以產生某些零散的觀念,但不能產生那種穩定的、以有規則的系列出現在人心中的觀念。這種觀念只能是一個全知、全能、全善的無限精神即上帝所產生的。

這樣,巴克萊除了肯定作為知識物件的觀念存在外,還肯定感知者和上帝及其感知的存在。在這個意義上,他關於存在的更完整的表達是:存在即被感知和感知。他在主觀唯心主義的基本前提上,又加上一層客觀唯心主義的思想,從而完成了他的“非物質主義”哲學的論證。

限定科學

巴克萊為了給宗教神學建立新的理論基礎,企圖調和科學和宗教的尖銳矛盾。他採取的辦法是給科學劃定範圍,不允許科學干涉神學,進而篡改科學的實質,把科學放在唯心主義認識論的基礎上。在他看來,一切自然事物和現象都只是各種觀念的集合,觀念之間的關係並不表示客觀存在的因果聯絡,而只表示一個符號同用符號所標誌的事物的關係。他把自然規律說成是上帝的意旨,是上帝把觀念印入人心時所依據的最一般規則。認識了這些規則,人們就能用來規範自己的日常行動,並能作出推測,預言未來,以便趨樂避苦。因此,巴克萊規定,自然科學家的任務在於瞭解上帝所造的那些標記,而不是認識事物本身的客觀規律。

巴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標誌著英國經驗論歷史發展中的一個轉折點,對後來英國和西方的唯心主義流派發生了很大影響。D.休謨的不可知論是巴克萊唯心主義經驗論發展的必然結果,現代西方哲學中的實證主義、馬赫主義、邏輯實證主義等流派,都與巴克萊哲學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