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阿卡普爾科貿易

[拼音]:Zhongguo jindai kuangye

[英文]:mining industry in modern China

中國從清代鴉片戰爭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使用機械和機械動力開採的礦業。

初創階段

19世紀70年代中葉,清政府由於創辦的軍用工業亟需消耗大量煤炭,又有外國勢力對中國煤礦資源的窺伺,迫於這種內外情勢,清政府在1874年批准先在臺灣和直隸磁州(今河北磁縣)試辦新式煤窯。這是中國近代礦業的開始。

1875年,臺灣基隆煤礦開始籌建,磁州因運輸困難及其他原因未能開發,到1894年甲午戰爭前,20年間全國開辦了規模不同的新式煤礦共16座,其中由清政府直接經營的即官辦煤礦六座,官督商辦九座和商辦的一座。到80年代初,又開辦金屬礦24處,其中銅礦八處,金礦六處,銀、鉛礦各四處,鐵礦二處,多數屬於官督商辦企業。

早期煤礦和金屬礦的開發,效果很差。多數礦未及投產,便因為資本不足或技術力量薄弱而告停頓;也有的因運輸困難、經營不善而出現虧蝕,臺灣基隆煤礦、江蘇利國驛煤鐵礦等,便是如此。基隆煤礦更因中法戰爭的破壞,到1883年便呈衰落,1892年完全停頓。早期煤礦中,經營比較得法的是直隸開平煤礦。它的主持者預見到運輸問題對礦山開發的重要性,大力疏浚河道,修築鐵路。1881年開平投產後,產量遞增,1882年產煤3.8萬餘噸,1889年產煤24.7萬噸,1899年又增加到77.8萬餘噸,在天津市場上排除了外國來煤的侵佔。甲午戰爭前,金屬礦的開發,大多規模較小,資力薄弱,只能使用少量機器,收效甚微。其中唯一收到效益的是1887年籌建的黑龍江漠河金礦。它在主持人李金鏞的經營下,歷盡艱難,於1889年投產,當年產金1.8萬餘兩,其後逐年上升,到1894年達2.8萬餘兩。在鐵礦的開發上,較早的是1886年籌辦的貴州青谿鐵廠,但無力克服運輸困難,兼以籌辦資金不足,於1893年停辦。繼之有張之洞在1890年為供應漢陽鐵廠而開採的大冶鐵礦。大冶鐵礦藏量豐富,質量優良,是一個非常有開採價值的鐵礦。這是中國近代礦業初創階段的基本狀況。

外國資本的侵入和民族資本的進展

甲午戰爭後,對中國礦藏資源覬覦已久的外國資本通過各種方式侵佔中國礦業資源。1898年和1899年,英國資本福公司假手貸款,獲得河南煤礦和山西平定州煤礦的開採權。1900年,英國勢力又乘八國聯軍入侵時機,用欺騙、訛詐的手段霸佔了開平煤礦。1904年又以資本侵入安徽銅官山鐵礦,1905年侵入四川江北廳煤鐵礦。為了反對外國經濟侵略,20世紀初,在中國發生了長達數年之久的利權收回運動,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收回被清政府斷送的礦山開發權利。從而民族資本的礦冶業如山西保晉公司、安徽銅官山煤鐵礦區、四川江北廳煤鐵礦區等在這時期中通過各種鬥爭,廣泛地從民間集掖資金,積極籌辦開發,使初步興起的近代礦冶業有了一定的進展。

20世紀初,中國煤礦的開採,大體說來以遼寧、河北、山東三省為最盛,其次為山西、熱河、吉林、河南、四川、湖南、安徽及江蘇等省。但在這些省份的礦區裡,大多數煤礦的開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國資本的滲透和控制。中華民國時期,1913年中國機械開採的煤產量為760餘萬噸,其中為外國資本控制下的煤產量達710餘萬噸,佔全國產量的93%,而分屬於英、日、德、俄、比資本控制的開灤、福公司、撫順、本溪湖、華德、井陘、臨城等七大煤礦的產量就超過 600萬噸。民族資本對煤礦的開發雖然稍有進展,但長期以來未能政變大部分產量為外資控制的基本狀況。一直到1937年,外資控制的煤炭產量仍佔全國總產量的75%左右。

中國鐵礦的開發以東北遼寧及長江下游的安徽、湖北等省為主。主要的鐵礦區分佈在遼寧的鞍山及弓長嶺、廟兒溝,河北龍煙礦區,湖北大冶,安徽繁昌桃衝,河南焦作等處,而以遼寧省的產量為最高。鐵礦的開採數量進入20世紀以後,年有增加,1912年生產22.1萬餘噸,1918年增加到99.9萬餘噸,1919~1925年,年產量都超過100萬噸以上。但長期以來,鐵礦的開採全是在日本資本勢力控制下進行的。大冶鐵礦所產鐵礦石一向是日本八幡制鐵所冶煉原料的重要來源。從1900年到1937年,日本八幡制鐵所從外國輸入礦石3000餘萬噸,從中國輸入的為1300餘萬噸,佔42.9%,其中由漢冶萍公司提供的即達940餘萬噸,佔八幡制鐵所國外輸入礦石的30.7%。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這一地區煤鐵各礦的開採遂全部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日本帝國主義者瘋狂地掠奪中國的礦產資源,因而東北地區煤、鐵產量在30年代呈急劇上升的趨勢。據統計,東北地區煤的產量從1931年的 895萬餘噸增加到1936年的1380萬噸;同期,鐵礦石的開採從67.3萬噸增加到132.5萬噸。

抗日戰爭期間及戰後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關內各大煤礦相繼淪陷,僅處在後方的四川天府煤礦公司尚能繼續開採。戰時,後方各省雖然也開發了一些新的煤礦,但都因交通不便,機器裝置購置十分困難,產量有限。鐵礦情況也是如此。華北及長江沿岸各重要鐵礦均被日本侵略者佔領。後方為了適應需要必須進行新的開發。1939年,在四川綦江和雲南易門先後成立鐵礦局進行開採,1942年綦江鐵礦產量僅5萬餘噸,易門僅5000噸左右。其他如銅、鉛、鋅各礦都曾有所開發,但長期以來,成效不著,產量很低,遠不能滿足需要,賴國外輸入補充。

中國礦產資源中尚有鎢、銻、錫、汞等礦,儲藏量豐富,產量曾在世界上居重要地位。鎢礦開採向以江西省為最盛,每年所產居全國總產量一半以上。1936年,全國鎢砂產量9763噸,江西一省便產6583噸,佔67.4%;廣東、湖南、河北、福建、廣西等省也生產鎢砂,但產量很低。銻礦則以湖南省儲藏量最富,產量亦高;其他如貴州、廣西、雲南、廣東各省亦有開採,但產量十分有限。錫礦向以雲南箇舊在儲藏量和生產量上均負盛名,其次是廣西賀縣和鐘山等處,這兩省共佔全國錫的年產量80%以上;此外,江西、廣東、湖南等省也有錫礦的開採。汞的產地集中在貴州、湖南、四川等省,1937年產量達60噸。1936年,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壟斷了鎢、銻、錫、汞等礦產品的收購和外銷,因執行對外國易貨償債,抑低礦產品收購價格,嚴重損害了礦區生產的積極性。1940年後,生產衰落。戰後直到1949年,生產上均不見改觀。

中國近代礦業的開發歷程表明:19世紀後半期煤礦生產發展較快,在80年代曾經一度出現了興旺景象,但是清政府既未因勢利導,地方封建勢力又經常干擾,以致進一步開發遇到困難。90年代末,帝國主義勢力在更大範圍侵入,使一些非常有發展前途的大礦先後為侵略者控制。進入20世紀,國內機械採煤的產量在形式上雖然一直上升,但絕大部分的產量牢牢地掌握在外國勢力的手中。鐵礦的開發量雖不及煤礦,可是受外國勢力侵略程度之深,比煤礦更甚。而鎢、銻、錫等屬於戰略物資的礦產品,又因國民黨政府的易貨償債政策,幾乎完全聽從外國勢力的擺佈。所以,中國近代礦業的發展歷程充分暴露了落後腐朽的生產關係嚴重束縛著社會生產力發展這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