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代數

[拼音]:fangxiang

擊奏體鳴樂器。中國古代的打擊樂器,是一種金屬板琴。約始於南北朝的樑代(502~557)。《舊唐書·音樂志》載:“樑有銅磬,蓋今方響之類。方響,以鐵為之,修八寸,廣二寸,圓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設業(業指架子橫木上的大版)。倚於架上,以代鐘磬。”唐代,方響用於宮廷燕樂。

宋陳暘《樂書》繪有方響影象,系由16塊大小相同的長方形銅板(或鐵板)組成,分上下兩排以繩懸垂於特製木架上,以小鐵錘敲擊。其音律編次為:下排自左至右為黃鐘、太簇、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南呂、無射;上排自右至左為應鐘、黃鐘之清、太簇之清、姑洗之清、仲呂之清、大呂、夷則、夾鍾,十二律俱備,並附四清聲(四個高八度音)。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載,方響曾有獨奏樂曲《惜春》、《玉京春慢》和與箏、琵琶合奏的《令神曲》等。唐宋詩文中多有關於方響及其演奏技藝的描述,說明方響在唐宋時期曾盛行一時。宋以後使用漸少。明清時期仍用於宮廷雅樂中,在民間已失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樂器研製部門試製新型方響,用43塊長方形鋼板作發音板,背面有突出的三角形出音點。每塊音板對應一根共鳴管,分為兩排,按鋼琴鍵盤式排列。音響豐滿悅耳,已在中國民族樂隊中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