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冶場

[拼音]:chengxu jiaoxueji

[英文]:programmed teaching machine

裝有程式教材,能夠顯示問題,分析反應,指出正誤,並提示下一步如何學習的機器。它的特點主要是:

(1)成敗取決於為它所編寫的程式;

(2)要求學習者積極地參與每一步程式。

程式教學機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B.F.斯金納把操作性的條件反射原理應用於教學,而設計出來的。所以一般又稱之為斯金納型教學機。這種教學機的構造,通常包含輸入、輸出、儲存和控制 4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

(1)儲存與呈現教材,並向學生提出問題。

(2)接受學生的反應或答案,並立即指出反應或答案的正誤。

(3)根據學生的反應或答案,調整與改變教學程式。當學生一直答得很對,成績優良時,它可以跳過一些同類型的題目,提出更難更深的題目;當學生答錯時,它就反覆給以類似題目,直到答對以後再呈現新的教學內容。

(4)控制學生的學習行為,如在顯示一個問題時,學生看不到前後的問題或陳述,在學生未作出答案以前,不顯示答案。

(5)進行計分、計時、報出成績。應用程式教學機可以把教師從批改作業、指導練習等繁重的負擔中解脫出來,使他們有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備課、科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工作的質量。由於程式教學機能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此它也適用於學生的個人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