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勃勃

[拼音]:Daizu wudao

[英文]:dance of Dai nationality

中國雲南省傣族地區的民間舞蹈。傣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和孟連等自治縣。傣族舞蹈歷史悠久,據《後漢書·西南夷傳》記載,永寧元年(120),傣族先民撣人的首領曾向東漢皇帝奉獻過大規模的樂舞、雜技。這說明早在1000多年前,在當地就有了較高水平的歌舞表演藝術。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受到中原文化以及南亞文化的影響,而逐漸形成具有獨特風韻的傣族舞蹈。

傣族舞蹈優美恬靜,感情內在含蓄,手的動作豐富,舞姿富於雕塑性,四肢及軀幹各關節都要求彎曲,形成特有的“三道彎”造型。舞蹈動作與節奏的特點是:重拍向下的均勻顫動,具有南亞舞蹈的特徵。

傣族舞蹈主要有以下種類:

(1)模擬性舞蹈。多模擬動物,如孔雀舞、馬鹿舞、白象舞、蝴蝶舞、魚舞、大鵬鳥舞、鷺鷥舞、竹雀舞、猴子舞等。

(2)生活舞蹈。表現傣族人民勞動生活,如花環舞、篾帽舞、划船舞、撈魚舞、摘花舞等。

(3)自娛性舞蹈。在節日和其他喜慶活動中的集體舞蹈,如戛光舞、象腳鼓舞、依拉恢等。

(4)儀式性舞蹈。如宮廷舞、臘條舞、祭祀舞、扇子舞、兒童舞、戛界等。

(5)歌舞。如十二馬、戛喃燕等。

傣族舞蹈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舞蹈為孔雀舞和戛光舞,它們概括了傣族舞蹈的風格、韻律、舞姿造型和動作的組合規律,是傣族舞蹈的精華,反映了傣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審美特徵。

孔雀舞

傣語稱“戛洛擁”、“戛朗洛”、“煩婻諾”,譯為“跳孔雀”或“跳公主雀”,統稱孔雀舞。西雙版納等傣族地區孔雀很多,被傣族人民視為吉祥的象徵,他們以跳孔雀舞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和理想。此舞多在盛大節日或隆重的集會時跳。在雲南省的瑞麗、孟連、耿馬、孟定等地區,幾乎每個村寨都有很多跳孔雀舞的能手和專職藝人。各地區的孔雀舞既有統一風格,又有不同特色。瑞麗、孟連、孟定的孔雀舞,以跳、轉、翻等動作技巧和優美的舞姿造型,表現孔雀下山、林中窺視、漫步森林、飲泉戲水、追逐嬉戲,以及拖翅、晒翅、開屏、飛翔等。表演時,始終保持屈膝半蹲和顫動,每個動作有相應的鼓點伴奏,並有較完整的鼓譜。潞西縣的孔雀舞通過手的內曲動作和滑翔、旋轉、飛跑等舞姿,以及飛跑中腿部的屈伸,細膩地表現了孔雀的優美形象。西雙版納一直保持雙人孔雀舞的形式,表現雌雄孔雀對舞。基本步法為碎飛步和戛光步,舞步柔和輕盈;手部動作有平擺翻腕、內曲,單手轉腕等。所表現的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召樹屯與楠木婼娜》的故事。景谷、滄源地區為民族雜居區,因受各族文化的影響,孔雀舞別有特色。特別是與漢族文化交流的地區,其形式已演變為載歌載舞的雙人孔雀舞,舞者手持手帕和扇子,腳步以戛光步為基礎,手由外向裡繞8字花。舞蹈內容多為表現民間傳說。

孔雀舞的重要特徵,是它特有的服飾與道具,過去民間表演孔雀舞,舞者頭戴塔盔假面具,身穿繪有孔雀羽毛花紋的衣褲。單人表演時,戴女性假面具,雙人表演時,戴男女假面具,身挎用竹、綢製成的孔雀架子大道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專業舞蹈工作者表演時,一般不戴假面和道具,而著飾有孔雀圖案的衣褲和長裙。現在民間表演孔雀舞時,也有不戴假面和道具的,表演者也不限男女。孔雀舞的伴奏樂器,主要是象腳鼓、鋩鑼、鑔,專業歌舞團體表演時,大多加上了管絃樂器伴奏。

戛光舞

是集中在鼓的周圍跳的自娛性舞蹈。“戛光”即“跳鼓”之意。其伴奏樂器用象腳鼓、鋩鑼、大鑔等。它是傣族舞蹈中流傳最廣、最具有特色的舞蹈形式。每當節日、慶豐收或其他集會的日子,不拘形式,不拘場合,男女老少均可參加。舞者隨鼓聲屈膝半蹲並均勻顫動,手臂為“三道彎”的後輪翻腕、內屈或由後向前掏轉。表演中有時全蹲,有時跳躍,不時發出歡呼聲。德巨集地區青年跳戛光舞,不強調顫動,步法為錯步或點步。舞姿活潑、歡快,瀟灑自如,被稱為“新戛光”。此外,還有的由兩人挑著大鋩鑼,邊舞邊敲;或加上兩人伴唱,群眾持手巾、花束起舞、唱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雙版納和德巨集都建立了專業文藝團體,培養了傣族舞蹈人才,對傣族舞蹈進行了全面的蒐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傣族民間舞蹈資料叢書和傣族舞蹈教材,使傣族舞蹈得到很大的發展。許多廣場上表演的舞蹈,經加工後搬上了舞臺,如《孔雀舞》、《雙人孔雀舞》、《水》、《金色的孔雀》以及一些舞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