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茨基,K.

[拼音]:Yang Cunbin

中國話劇導演、 劇作家、 戲劇教育家。原名瑞麟。生於北京。1932年畢業於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戲劇系,應熊佛西邀參加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主辦的定縣農民戲劇研究工作。抗戰爆發後,隨該會南下。以後一直在成都、重慶、南京、上海等地從事編劇、導演及戲劇教育工作。曾講授《戲劇概論》、《編劇》、《表演研究》等課程。

楊村彬早年在定縣為農民劇團導演熊佛西的《過渡》時,尊重農民看廟戲的習慣,設計露天劇場,運用臺口大臺階,使臺上臺下連成一氣。後在成都導演熊佛西的《兒童世界》,借鑑民間會戲方式,以兩個公園為圓形劇場,動員小學生30000人蔘加歌舞,構成規模巨大的新型會戲。這些探索在中國話劇史上有開拓性意義。他還編導了《秦良玉》和《清宮外史》1、 2、3部。導演過《岳飛》和田漢的《關漢卿》、王元美的《鑑湖女俠》。1942年中央青年劇社在重慶演出他所著《清宮外史》第1部,轟動山城,而後全國各地紛紛上演。他曾提出寫歷史題材應“處處有根據,句句是虛構”的主張。此外,他還導演了崑劇《牆頭馬上》與《蔡文姬》,融合了戲曲程式與話劇手法,不離傳統又有新意。

楊村彬導演的劇目大部分是現代戲,主題明確,藝術構思獨特,如《上海之歌》、《枯木逢春》、《難忘的1976》等。他在導演藝術上融會古今,巧於運化,並切實把握藝術規律和觀眾心理,賦予話劇以民族氣派。

楊村彬1947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第四、五屆中央委員。曾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是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原任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後任該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