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法帖

[拼音]:Aibei'er

[英文]:Anne Hébert (1916~)

加拿大法語女詩人、小說家。生於魁北克市附近的聖卡特琳娜-德波爾訥夫。父親是著名文學批評家莫里斯·埃貝爾。她在表兄聖德尼·加爾諾的影響下開始創作,著有詩集《中午的方舟》、《平衡的幻夢》(1942)、《國王的墳墓》(1953)、《語言的奧妙》(1960)和詩劇《野蠻時代》(1963)。她的詩充滿憂傷和煩惱:“不得不在這美麗的世界上生活”,而“一切幻夢又變成了泡影”,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和家庭生活中的孤獨感和壓抑感。語言風格嚴峻、平實,評論家稱她的詩歌“好似用刀尖刻在骨頭上的線條”。

她還曾寫過不少散文作品,如短篇小說集《激流》(1950),長篇小說《木屋》(1958)。根據魁北克歷史上一件情殺案創作的長篇小說《卡穆拉斯卡》(1970),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善良溫順、渴望愛情、不甘心忍受荒淫殘暴的丈夫──一個封建領主壓迫的婦女形象,獲得1971年法國書商獎和比利時皇家學院文學大獎,並改編為電影。1975年發表第三部長篇小說《安息日的孩子們》。1976年她的全部作品獲得摩納哥文學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