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詩歌

[拼音]:daotongshuo

中國儒家關於傳道系統的學說。唐代韓愈為了抬高儒家在歷史上的正統地位,與佛教“法統”傳法世系相抗衡,乃仿照佛教諸宗的法統,在《原道》中首先提出儒學之“道”的傳授系統,認為“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韓愈以孟子繼承者自居,宣稱“使其道由愈而粗傳,雖滅死萬萬無恨”,表示要象孟子闢楊墨那樣,決心肩負起衛道重任,與佛老進行堅決鬥爭。

宋代朱熹進一步將韓愈儒道傳授系統的思想,概括為“道統”,而把韓愈本人排除在外,認為上繼孟子的是二程。他說:“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這個道統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依次相傳,至程顥、程頤才“實繼孔孟不傳之統”。朱熹自詡為二程的私淑弟子。朱熹門人黃幹明確提出朱熹嗣二程的嫡統。爾後《宋史·道學傳》充分肯定朱熹繼承儒家“道統”的地位。儒家“道統”說受到了反道學思想家的猛烈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