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充國(公元前137~前52)

[拼音]:renkou shengwuxue

[英文]:population biology

把人口看作生物群體的一員,單純從生物原理、生物運動規律研究和解釋人口現象以及人口再生產規律的學科。

19世紀初,從經濟學入手研究人口問題的馬爾薩斯人口論,首先在英倫三島傳播開來。英國學者M.T.薩德勒、T.德布代和H.斯賓塞起而反對。他們一面抨擊馬爾薩斯人口論關於人口過剩不可避免的論斷,一面用生物原理論證生育率降低並走向低水平才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斯賓塞提出的理論觀點是:個體生存與群體繁衍成逆相關,認為人類是個體最發達的生物,其群體得以繁衍的基礎──生育率必然最低,並且人類用於發展個體的精力有愈益增強之勢,用於繁育種群的生殖力必然相對降低。1859年C.R.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問世,進化論獲得傳播,從而為人口生物學的興起開啟通途。19世紀晚期,英國學者F.高爾頓在達爾文進化論的基礎上建立優生學,提出“選擇佳偶,繁殖優秀,淘汰劣種,改良人種”的口號,強調遺傳基因對人口素質的絕對重要性。後來他又提出“天才即遺傳”的口號,斷言天才均出自名門望族,完全是優秀的遺傳基因決定的。20世紀初,英國人口學家A.M.卡爾—桑德斯單純從生物運動規律出發,研究人口數量變動和人口素質變動。20年代,美國人口學家R.珀爾提出“人口增殖海綿說”,把人類繁殖與下等動物繁殖等同起來,認為繁育增殖到一定水平後必然停止增長,就象海綿吸水一樣,總有個飽和程度。

人口生物學雖已有長達近一個世紀的成長曆史,迄今仍未形成一門受到人口學界公認的學科體系,活躍在高等院校講壇和書刊上的,只是這門學科的若干側面。從這些側面不難看出,人口生物學側重研究:作為生物一員的人類,人類起源與生命的物質基礎,生命的結構基礎,新陳代謝與生命過程,人類的生殖和發育,人類的遺傳和變異,生長髮育的調節和控制,自然選擇與人類生存的關係,人體對糖類、蛋白質和脂肪三大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以及從生物原理、生物運動規律研究婦女生育率、總死亡率、嬰幼兒死亡率、人口性別結構、生殖力、生育力、發病率、患病率、人口健康素質、遺傳與人口繁殖、人口再生產規律、人口壽命等一類課題。從人口科學的整體角度考慮,這些方面的研究是必要的,有其合理的因素和科學價值。但若把這一人口學分支學科的適用範圍不恰當地擴大,甚至以此解釋人口現象和人口過程的本質,就會得出荒謬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