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姆迪亞·阿南達·杜爾

[拼音]:Aodaliya xiju

[英文]:Australian Drama

澳大利亞第一次有文字記載的戲劇演出是 1789年6月在悉尼上演英國劇作家G.法夸爾的《募兵官》,1796年始在悉尼建立了一所劇院,直至19世紀30年代,澳大利亞的戲劇主要由犯人演出。1832年,澳大利亞第一個正規的職業性劇院在悉尼建立,上演了傑羅爾德的情節劇《黑眼睛的蘇珊》,1844年上演了由犯人愛德華·蓋根編寫的《愛爾蘭父親》,同年上演的蓋根的小歌劇《我的土著姑娘》,是第一部以澳大利亞本土風光為背景的戲劇。1837~1842年間,霍巴特、阿德雷德和墨爾本也先後建立了正規的職業劇院。

1842年,英國演員喬治·塞爾思·柯平來到澳大利亞,不久定居墨爾本,並由他開始從海外邀聘演員進行巡迴演出。1871年,美國演員詹姆斯·卡修斯·威廉森夫婦應聘到澳大利亞進行演出,後威廉森在墨爾本定居,不久建立威廉森演劇有限公司,其規模在當時的南半球居於首位。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雜耍藝術登上澳大利亞舞臺,大獲成功,許多英國音樂廳的著名歌星、演員到澳大利亞進行演出。這一時期,澳大利亞也出現了本國的歌星和演員,最負盛名的是奈莉·斯圖爾特。還有格拉迪斯·蒙克里夫,他演出的音樂喜劇和小歌劇,深得觀眾喜愛。

20世紀初,一些小劇院和輪換上演劇目的劇院隨著商業戲劇的發展湧現出來,最早出現的是建於1908年的阿德雷德演出劇團。當時的劇團,多數屬於業餘性質。20世紀30年代起,在悉尼有獨立劇院、大主教劇院和密涅瓦劇院,都曾經活躍一時。在墨爾本,有小劇院、箭劇院和綠寶石山劇院,後都已不復存在。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英國的阿倫·威爾基曾以他的妻子弗雷德斯威德·亨利-瓦茨為首席演員,到澳大利亞上演一批莎士比亞戲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經常有英國劇團到澳大利亞演出莎士比亞戲劇。

有許多年,澳大利亞的劇院大量引進英、美戲劇,演員也大多來自這兩個國家。澳大利亞本國的很多演員不得不到海外謀求出路,而且很少有人回來。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澳大利亞劇作家編寫的戲劇,只有貝蒂·羅蘭的《鄉思的悲劇》較有影響。L.埃森作為一位在20年代致力於開創澳大利亞民族戲劇的先驅,在很長一個時期裡曾被忽視,他的作品如《時機尚未成熟》、《趕牲口的人》等在70年代以後才重新引起注意,他被認為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現實主義劇作家之一。40年代末,曾經引起轟動的戲劇是S.L.艾略特的另一劇作《生鏽的喇叭》。但真正具有國際影響的劃時代之作則產生於50年代,即由新成立的伊麗莎白戲劇托拉斯推薦上演的R.勞勒的《第十七個玩偶的夏天》,此劇在國內演出後又赴倫敦和紐約演出,並被譯成多種語言在許多國家演出,獲得廣泛國際聲譽。它的成功顯示了澳大利亞現實主義戲劇的成熟。繼《第十七個玩偶的夏天》之後,又有一批優秀劇作如理查德·貝尼昂的《移民的心》、彼得·肯納的《聖特麗薩日大屠殺》、A.西摩爾的《安扎剋日》等在國內外演出亦獲好評。蜚聲國際的小說作家帕特里克·懷特,也是一位重要的劇作家,他的戲劇代表作《蹩腳的葬禮》曾在60年代轟動一時。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又有一批新的劇作家脫穎而出,其中如A.布佐的《被殘害的人》、D.威廉森的《俱樂部》、D.休維特的《危險的教堂》、J.希貝德的《想象的延伸》、J.羅莫利爾的《飄浮的世界》、J.基尼利的《希拉姆比爾之家》以及演員作家約翰·麥卡勒姆的《如在眼前》、史蒂史·斯皮爾的獨角戲《富蘭克林的演說術》等都是這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20世紀70年代,伊麗莎白戲劇托拉斯的工作大部分為1968年成立的澳大利亞藝術委員會(後改名為澳大利亞委員會)所替代。澳大利亞的戲劇長期劃分為商業性和“非商業性”現又改為“資助性”和“非資助性”兩個部分。非資助性部分所演戲劇主要為外國的成功之作,資助性部分則集中上演內容更加嚴肅的帶有實驗性質的戲劇和澳大利亞劇作家的新作。各聯邦的首府地區皆有政府資助的演出團體,如先後在悉尼歌劇院演出的老托特劇院和悉尼劇團,墨爾本的墨爾本劇團,布里斯班的昆士蘭劇院。此外還有一些接受資助的小型職業演出團體,如在悉尼的澳大利亞最優秀的尼姆羅德劇院。

隨著英國移民法的不斷嚴緊和赴美簽證的日益困難,更多的澳大利亞演員不得不留在本國。70年代中期,澳大利亞演員協會為了給本國演員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開始對邀聘國外演員增加種種限制。但演員迫於生計又紛紛投向電影、電視事業,使得戲劇演出大受影響。自1980年以來,戲劇又通過伊麗莎白戲劇演出公司和阿德雷德藝術中心等組織朝著聯合演出的方向發展,從而使得澳大利亞70年代出現的戲劇復興能夠延續下來。

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新生的民族,在自己的戲劇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從引進外來戲劇,到逐漸擺脫外來戲劇的控制,披荊斬棘,慘淡經營,終於創立了表現自己的鄉土生活,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嶄新戲劇。

參考書目

Phyllis Harthall,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Theatre, 1983.

Kapharine Brisbane, Australian Drama,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