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伊,S.

[拼音]:sixianxi

戲曲劇種。屬絃索聲腔系統。曾以“絃索”(一種形似柳葉琴,但又不盡相同的彈撥樂器)伴奏,從而得名“絃索腔”,簡稱“弦腔”,俗稱“弦子腔”、“絲絃”,也稱“女兒腔”。據清康熙十年(1671)《保定府祁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安國縣)束鹿縣誌》卷8記載,當地每年正月,高搭戲場,演唱弦腔。又據《百戲竹枝詞》記載,康熙、乾隆之際,有絲絃戲在北京演出。

絲絃戲唱腔分“官調”、“越調”兩個系統。官調是由〔耍孩兒〕發展而來;越調是由北方“鼓詞”唱腔發展而來。各包括起板、頭板、二板、三板、趕板、撥子板、垛子板、哭板、甩板等 9種板式,屬板式變化體唱腔結構。此外,尚有〔山坡羊〕、〔黃鶯兒〕、〔黑鶯兒〕、〔鎖南枝〕、〔歌南子〕、〔桂枝香〕、〔青陽〕、〔倒推車〕、〔打棗竿〕等曲牌附於官、越兩調作為插曲運用。官調唱腔,明快清新;越調唱腔,激越悠揚。不論生旦都用真聲吐字,然後旋律向上作 7度、8度或10度大跳,再用假聲拖腔,頗具特色。清咸豐以來,常與老調梆子同臺演出,伴奏樂器改以板胡、笛子、笙三大件為主,絃索退居次要地位。打擊樂器早期用大篩、大鼓、大鐃、小鑼。1910~1915年間,吸取京劇、梆子鑼鼓,為烘托氣氛,有時也使用原來的打擊樂器。

絲絃戲產生、流行於農村,從唱腔到表演,都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當地民間有“紡紗織布唱秧歌,耕田耪地哼絲絃”的說法。流佈地區可分為 4路:河北正定、石家莊一帶為中路;河北邢臺一帶為南路;保定一帶為東路;山西雁北及陽泉為西路。以中路為代表,盛行於石家莊地區。早年都是臨時組班,1937年組成固定班社“玉順班”,後改名“隆順合”,即今石家莊市絲絃劇團的前身。名演員有劉魁顯、王永春、劉硯芳、石連秀、安祿昌;名樂師有奚德義、溫明祥等。代表劇目有《空印盒》、《金鈴記》、《白羅衫》、《趕女婿》、《賣絨花》、《金木魚》、《羅府弔孝》、《羅裙記》、《錦緞記》、《小二姐做夢》、《花燭恨》等。《空印盒》已攝製成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