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日地探險者衛星

[拼音]:tuotai qiqi

[英文]:bodiless lacquer

用生漆將絲綢、麻布等織物糊貼在泥、木或石膏製成的內胎上,裱貼若干層後,形成外胎;然後脫去內胎,以中心空虛的外胎作為胎骨,經過上灰、塗漆、打磨、裝飾等工序製成的漆器。中國傳統漆器品種之一。

中國脫胎漆器古稱夾紵。戰國時有以紵麻為胎骨的漆器,如湖南長沙左家塘三號墓出土的黑漆杯和彩繪耳杯(酒器)。在歷史上,夾紵這一名稱的形式,經歷較長的過程。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的西漢夾紵上刻有“褚”字,據考證,它是“紵”的借用字。西漢後期夾紵的銘文中才出現“紵”字。東漢有“俠紵”、“紵”、“夾紵”等名稱。東漢佛教盛行,佛像既要高大,又要體輕,便於車載遊行於街上,供市民禮拜,於是出現了夾紵佛像。東晉傑出的雕塑家戴逵(字安道),曾為洛陽招隱寺造王尊夾紵佛像。這時,夾紵由造型簡單的器物發展成為體態複雜的神佛造像,是漆器工藝史上的一大進步。南北朝至隋唐,夾紵佛像更為流行。傳世實物有現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博物館的唐代坐佛像。五代畫家滕昌祐兼作夾紵的玩物,隨類傅色,宛有生意。元代夾紵造像的技法又稱脫活、搏換,並以雕塑家劉元為最著名。約在清代中葉,脫胎漆器的名稱流行,而夾紵、搏換等名稱已不再被使用了。清代製作脫胎漆器以福州沈紹安最著名。他改革傳統技法,糊貼胎骨不用粗厚的麻布,而用極細的絲綢或夏布,由於質薄,所以能不失內胎原形,作品生動。人物則眉目秀朗,衣帶飄舉,顧盼有神;花果則萼妍實碩,枝葉掩映,鮮美動人。沈紹安採用前所未有的以金箔或銀箔粉末調漆,製出鮮豔明亮的漆色,使作品取得良好的藝術效果。沈氏漆器世家從沈紹安開始,到20世紀80年代已有7代,從業人數達20多人;近200年來,技法也有不少改進。

現代脫胎漆器主要產於福州。髹飾技法主要有彩繪、描金、暈金、勾填、印錦、嵌錫貼花、雕填、鑲嵌、針刻等。其中嵌錫貼花(俗稱臺花)是繼承金銀平脫的傳統技法,將錫箔貼在漆器表面,用刀參照紋飾刻鏤,剔去餘箔,再塗上退光漆,經打磨,顯出原刻鏤的錫箔紋樣。它是李芝卿創制的。印錦是在生漆、白土等製成的錦料上,用錦模印出錦地紋樣,加以修飾後,貼在漆器上,再以金色或彩色髹漆,成為金錦、彩錦,是福州脫胎漆器的獨特技法。

脫胎漆器品種繁多,有裝飾品,也有日常生活用品,如仙佛、人物、花瓶、果盤、盒、酒具、茶具、餐具、傢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