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常山

藥材名稱:大芒萁

名稱出處:植物分類學報

概況

基源:為裡白科芒萁屬植物大芒萁的嫩苗(株)及髓心。芒萁屬全世界約10種,中國約6種。

原植物:大芒萁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et Chiu,又名大羽芒萁(《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

形態:植株高1~1.5cm。根狀莖紅棕色,細長而橫走,木質,被成簇棕色伏生的長毛。葉革質,遠生,相距8~10cm;葉柄長達80cm;葉軸3~4次兩叉分枝;分叉處的休眠芽卵形,長17~22mm,邊緣具規則粗牙齒;除末回葉軸外,在各回分枝兩側均有1對托葉狀的長圓狀披針形的羽片,長14~23cm,寬4.4~13cm羽狀深裂;末回羽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0~40cm,寬8~12cm,羽狀深裂幾達羽軸,裂片披針形,長4~10cm,寬8~10cm,邊緣全緣波狀;側脈每組有小脈5~7條。孢子囊群生於中脈兩側,排列成2~3列。(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130頁.圖260)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600~1400m的疏林下或灌叢中。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南部、雲南南部。

藥性

性味:微甘,平。

功效:解毒,止血。

主治:蜈蚣咬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中國藥用孢子植物》:“治蜈蚣咬傷:大芒萁30g煎服,並取適量鮮苗搗敷患處。” ②《中國藥用孢子植物》:“治外傷出血:大芒萁晒乾研末外敷,或取鮮苗搗敷傷口。” ③《中國藥用孢子植物》:“治鼻出血,大芒萁髓心15g,煎服。”